吳冀蜀
摘 要:通過執(zhí)教人教版《太陽是大家的》一課,體會到樹立“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最好方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語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如何的學,教是為了更好地不教。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耙詫W定教”是對這一理念進行了最好的詮釋。那如何做到在課堂教學中“以學定教”呢?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此分享我執(zhí)教《太陽是大家的》一課,經(jīng)歷了成功與失敗的課堂體驗之后,我對“以學定教”有了更深的感悟。
《太陽是大家的》是一篇兒童詩,詩歌描寫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鮮花上灑滿了金色的陽光,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小朋友在陽光下歡快地玩耍?!短柺谴蠹业摹吩⒁狻笆澜缡谴蠹业摹保挥腥澜缛嗣窦訌娎斫夂托湃?,各國人民才能和平共處,人類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安寧?!墩n標》強調(diào):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節(jié)課我致力于通過有感情的、個性化的朗讀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體會“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的情景,從而感受語言的精美。
本詩第二節(jié)一天中太陽做了多少好事:她金光往鮮花上灑,她把小樹往高處拔;她陪著小朋友在海邊戲水,看他們揚起歡樂的浪花……采用了擬人化的寫法,描寫了“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的情景。在教學這一小節(jié)時,我讓學生先通過表演,感受“灑”“拔”等擬人化動詞的準確,然后師相機引導: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陽陪著小朋友們玩了,誰去過海邊,你去海邊干什么了?一雙雙小手紛紛舉起:我去海邊撿貝殼、去海邊磊城堡、去海邊打戲水……孩子們越說越興奮,一張張小臉洋溢著開心的微笑,眼睛里閃著智慧的光芒。我相機提問:你到海邊玩耍時心情怎樣?那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這種快樂的心情嗎?相機指導學生面帶笑容地讀。接下來,讀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學生讀得真可以說是入情入境。此處抓住詩中的省略號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一天當中太陽還會做哪些好事,當當小詩人,來試著說一說:有的說她給大地帶來光明,給大地帶來溫暖;她把金光灑向草地,讓小草更加鮮嫩;她把金光灑向池塘,讓荷花開得更加艷麗;她陪著小鳥在天空飛翔,聽它們歡快地歌唱;她陪著小朋友在操場上嬉戲,看他們那開心的笑臉;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學生說到,她給大地帶來光和熱,讓人們發(fā)明太陽能汽車呢……孩子們越說越高興,越說越興奮,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覺得孩子們學得輕松愉快,學得興趣盎然。整個課堂學生讀得充分,讀得富有情感。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說得也是非常的精彩。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課堂中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老師們也紛紛為孩子的表現(xiàn)點贊,都覺得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這節(jié)課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充分地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等先進的教學理念。我苦苦追求的詩一樣的語文課堂也不過如此呀!我沉浸在一種成功的喜悅里。
然而,幾天后在另一個班教學這節(jié)課時卻是另一番情景:我先通過創(chuàng)設夕陽落山這幅美麗的畫面入手,想讓學生通過感受夕陽落山的美景,讀出所感受到的美景,再通過老師的范讀,以及生動的語言的描述,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美,感悟美,從而讓學生走進文本。然而,整個課堂學生讀不出情感,無論怎么引導始終走不進文本。特別是在第二小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原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她陪著小朋友在海邊戲水,看他們揚起歡樂的浪花。我問到:你們?nèi)ミ^海邊嗎?整個課堂寂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一兩個同學慢慢地舉起了手。當然接下來讓學生談到海邊的感受這個環(huán)節(jié)可想而知了,整課堂學生顯得死氣沉沉,教學的最終目標也沒有達成,真是一節(jié)失敗的課!
我非常困惑:為什么同樣的一個教學設計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相反的課堂效果,是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出現(xiàn)了問題,還是我在課堂中的情感投入不夠,沒能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是……我思索著,疑惑著。后來,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原來,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在教學時只做到了“以案定教”,教學時心中只有教案,教學是為教案服務,而沒有顧及學生的基礎、情感和生命發(fā)展。而新課標倡導的是“以學定教”,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采用合理、靈活、高效的教學手段,組織多樣、綜合、有效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達到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只要學生得以發(fā)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只有我們真正落實“以學定教,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并且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才能真正迎來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春天。
參考文獻:
[1]許萬山.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7(23)
[2]周少容.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良好的氣氛[J]. 學周刊.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