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雄山
【摘 ?要】互動探究式學習是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前沿趨勢,如何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展開有效、優(yōu)質的互動探究式學習是研究重點。通過小學語文課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學示范,基于“天喻慧教云”互動平臺,借助移動終端——平板電腦和手機的交互性、便捷性和時效性,凸顯翻轉課堂和互動融合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觀察生活、辨別方向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借助移動終端進行學習的能力。實踐證明,互動探究式學習在小學低年級完全有條件展開,并實現(xiàn)“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自然轉變,且通過在線互動學習平臺,實現(xiàn)家校之間、課內外之間的深度融合。
【關鍵詞】互動探究式學習;語文課堂;應用
一、問題提出及分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四冊第5組課文中的一篇。本組課文是圍繞自然現(xiàn)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麗,同時包含豐富自然知識的兒童詩,它以詩歌的形式,用假設的語氣,向我們介紹了四種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這一切對于小學生來講是生動有趣的。這首詩歌在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自然科學知識,符合二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課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于讓學生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仿寫詩歌,積累語言。那么如何基于“天喻慧教云”平臺,借助移動終端,實現(xiàn)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呢?
措施一:
以“先學后教,自主高效”的教學理念融合信息化指導教學,依托“天喻慧教云”平臺設計“教學助手——課前導學”?;凇罢n前導學”可視化技術,清晰展示學習導航,在線指導學生學習;基于“課前導學”資源推送功能,教師推送自學微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自學辨別方向的方法,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自學課文,熟練上傳文字、圖片、錄音和視頻;在“家校幫”平臺上互相點評,實現(xiàn)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把課堂內外融合,學校和家庭融合,形成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凸顯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和云端一體化互動課堂模式。
措施二:
基于“慧教云”學習平臺在線診斷技術開展在線檢測學習,依托“天喻慧教云”平臺設計“教學助手——在線檢測”中的課后字詞檢測和課堂知識檢測。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完成檢測試題、提交試卷,即時鞏固并掌握課文生字詞和辨別方向的方法,實現(xiàn)課堂知識的有效內化和課內外融合與互動?;凇霸诰€檢測”可視診斷學情技術,即時呈現(xiàn)學生答題的進度和對錯,反饋并分析學生的錯誤,教與學有的放矢,及時調整與糾正,使低年級語文課堂依據真實數(shù)據實現(xiàn)實證化,使教師輕松教學、學生高效學習。
措施三:
基于“天喻慧教云”平臺推動互動學習模式。
1.基于“互動課堂——作品觀摩”可視化技術,學生通過完成教師發(fā)送的課堂板書作業(yè),在平板上直接答題,即時呈現(xiàn)答案,教師查看作答結果,并分析反饋學生上傳的作品,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及時講解,做到有的放矢。
2.基于“互動課堂”的即時拍照傳輸功能,學生將完成好的仿寫作品拍照并提交,教師可即時查看答題情況,利用“作品觀摩”功能,將學生的作品一一呈現(xiàn),逐一講解。
3.基于“家校幫”中可點贊可評論的互動學習功能,學生上傳的課前導學作業(yè)或課后作業(yè)都可在作業(yè)欄內進行查看,教師可對學生上傳的作業(yè)進行及時批閱,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點贊、互相評論。課堂上的作業(yè)即時呈現(xiàn)與分享,課后作業(yè)的相互點贊評論,讓低年級語文課堂真正實現(xiàn)課堂內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高效互動。
二、互動探究式學習課堂設計
二年級學生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在認知活動中離不開直觀、形象的支持,且兒童的感知觀察比較片面,兒童語言雖然形象、生動,而在抽象思維方面就表現(xiàn)得相對薄弱,同時喜歡得到教師的認可。為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xiàn)互動探究式學習成效,我設計了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自主,互動學習
教師通過“慧教云”平臺,推送“課前導學”任務,學生通過平板、手機進行課前自主學習,觀看微課,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導學”任務,與同學進行在線分享交流。教師對學生上傳的作業(yè)及時進行批注、整理、制作課件,以“先學后教、自主高效”為理念指導教學,凸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節(jié)奏,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xiàn)信息化與語文課堂的有效融合,培養(yǎng)學生利用智能終端進行自學的能力。教師推送在線檢測試題“字詞檢測”,學生利用智能終端完成檢測,針對錯誤及時進行再學習,及時鞏固本課生字詞。
(二)檢查作業(yè),反饋評析
1.教師通過“字詞檢測”查閱學生檢測情況,診斷學情,針對錯誤及時反饋評析,力求及時掌握鞏固本課生字詞。學生與教師共同查閱字詞檢測情況,交流反饋錯誤題型,及時掌握本課生字詞。
2.教師通過“課前導學”查閱學生導學作業(yè)完成情況,播放學生上傳的圖片、音頻和視頻作業(yè),與學生分享交流,針對教師的批注,學生課后進行相應作業(yè)的補充與完善。
(三)闖關情境,趣味學文
1.教師設置闖關情境,講述故事《懶羊羊迷路記》,導入闖關游戲,幫助懶羊羊回羊村。以學生所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設計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闖關游戲第一關:檢測自學,快樂闖關。出示課文問題,學生回答教師提出有關課文內容的闖關問題,觀看課件,掌握在不同天氣下如何辨別方向的方法。設置闖關游戲,通過提問、分析課文內容的方式檢測學生的課前自學情況,在闖關游戲中趣味學文,鞏固知識。
3.闖關游戲第二關:內化知識,闖關答題。出示課文小結填空,發(fā)送板書作業(yè),啟發(fā)學生回答,收取學生提交的答題,展示交流答題情況。學生思考并解答教師發(fā)送的板書作業(yè),在平板上直接書寫答題,及時提交答案,與教師同學共同交流分享同學的答題情況。
4.闖關游戲第三關:在線檢測,百分闖關。推送“知識檢測”,巡視指導學生答題,收取試題,反饋檢測情況,針對學生的錯誤分析講解。以在線檢測的形式,將課文知識和課前拓展延伸的問題融入試題當中,檢測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和自學情況,達到及時鞏固課堂知識的效果。
5.完美闖關:播放歌曲,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別看我只是一只羊》,教育學生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以歌曲的形式歡慶闖關的成功,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與競技闖關的精神,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專注力。
(四)拓展延伸,仿寫創(chuàng)作
1.教師提問:除課外中介紹的天然的指南針外,大自然中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總結學生發(fā)言,出示相應課件,講解分析。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回家的自學情況,進行課外知識延伸,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
2.教師尋求學生的幫助,共同完成詩歌仿寫,進行仿寫范文的解析。布置仿寫任務:選擇喜歡的仿寫章節(jié)和辨別方向的方法,仿寫詩歌,拍照上傳仿寫作品。通過學生的仿寫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仿寫創(chuàng)作能力。
3.教師收取并展示學生仿寫作品,觀摩作品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通過分享交流學生作品,鑒別作品優(yōu)劣,完善學生作品。
(五)暢談收獲,共享心得
教師引導學生暢談本堂課中的學習心得與收獲,通過暢談學習心得與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
(六)課后作業(yè),互動分享
教師在“教學助手——課后作業(yè)”中布置課后作業(yè)。學生將課堂上未完成的或需修改的作品完成后,上傳至“課后作業(yè)”交流分享,實現(xiàn)師生、生生互動,鞏固課堂知識。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