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
摘要: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應用,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中職學生也不例外。一方面,他們不僅需要承受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們也面臨著成長、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導致很多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本文主要就新媒體背景下中職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應用;探索
一、新媒體背景下中職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和問題
(一)新媒體依賴心理明顯
從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學習情況看,或多或少地存在學習能力不足、學習習慣不佳、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等問題,進而導致中職學生對學習逐步喪失了信心和興趣,造成學習成績波動較大。而互聯網和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讓原本就對學習興趣不大的中職生,重新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網絡游戲、網絡聊天交友上,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會產生破罐破摔的心理。
(二)受新媒體影響存在自卑心理
需要看到的是,中職學生與同齡的中學生相比,在未來發(fā)展前景方面十分不明朗,中職學生無法從學習中獲得信心,而且社會對職業(yè)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偏見和誤解,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才會進入職業(yè)學校讀書,導致中職學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在互聯網和手機等新媒體上,個別網絡文章大肆宣揚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負面思想,這或多或少會加重學生的攀比心理和自卑心理,甚至會導致學生心理失衡,走上歧途。
(三)受新媒體影響存在逆反心理
中職學生的年齡較小,大多都是00后,正處在個人成長的青春期,性格比較敏感,對外界給予他們的壓力,常常無法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反而更愿意采取對抗、消極等方式來解決,導致存在較強的逆反心理。同時,新媒體上一些不良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比如一些宣揚悲觀、厭世思想的論調,會對中職學生的負面情緒進行推波助瀾,導致中職生的心理狀況進一步惡化,有的學生甚至會出現自殺或自殘的行為。
二、新媒體背景下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重視新媒體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新媒體背景下,中職生獲得資訊的方式更加多樣化、多渠道,很容易受到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對此,中職院校的廣大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將學生的心理健康與人才培養(yǎng)和人才輸出有機結合起來。要圍繞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和傳播媒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有針對性地制定凈化校園媒體環(huán)境,加強校園媒體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從根本上凈化校園媒體環(huán)境,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保持一方凈土。
(二)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正面的心理引導
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加強日常心理疏導和引導。針對學生不愿意向教師訴說心理困擾的現狀,教師要通過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載體,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溝通,鼓勵學生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便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和引導,有效防止心理疾病的發(fā)生。要積極構建中職生心理健康咨詢防治新媒體網絡體系,努力打造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手機APP、互聯網網站等各種新媒體載體,充分依托新媒體對學生們實施積極的心理干預和治療。
(三)不斷加強中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
當前,很多中職院校并沒有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常常采取由其他專業(yè)教師代課等方式,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對此,一定要加大對專業(yè)心理健康教師的培養(yǎng)和引入,通過學校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fā)布招聘信息和優(yōu)惠政策,吸引外來優(yōu)秀人才的加入。同時,要加強對現有心理健康教師的培訓和提升,通過開展定期培訓、專業(yè)考試等方式,有效提升現有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素質,為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才支撐。
(四)努力營造適合學生成長的新媒體環(huán)境
一要建立和完善校內新媒體平臺,通過建立校園官方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學生宣傳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通過身邊的人和事,影響和引導學生正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二要通過新媒體舉辦各種征文、比賽等活動,不斷提升學生對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進而培養(yǎng)中職生對校園建立歸屬感,努力為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