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社會經(jīng)濟在不斷進步,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屬于一個體育大國,在很多體育項目上都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績。運動員想要在體育比賽中取得良好的體育成績,則必須要有一個較好的身體素質(zhì),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前提基礎(chǔ),一些體育項目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有著極高的要求,例如舉重運動。本文對舉重力量訓練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提高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策略。
關(guān)鍵詞:舉重;運動;力量;訓練;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1-148-01
舉重運動一直都廣受人們的關(guān)注,舉重運動屬于一種力量型的運動,在開展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員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力量基礎(chǔ),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日常訓練,并且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舉重運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一定要針對運動員進行一些專項的力量強化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與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進行有效地結(jié)合,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爆發(fā)力,從而達到良好的力量訓練效果。
1舉重運動中力量訓練的特點概述
舉重之所以受到人們廣泛的關(guān)注,是因為舉重極富挑戰(zhàn)力,而且富有觀賞性。運動員在進行舉重的過程中,將力學和美學進行了充分融合。在進行舉重訓練的過程中,教練應該針對力量進行集中性的訓練。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整個舉重訓練的效率,舉重運動具有力量型的特點,在舉重過程中主要考驗的是運動員的爆發(fā)能力,如果運動員不具備良好的爆發(fā)能力,則很難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因此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需要對運動員展開具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在舉重過程中運動員能夠連貫且準確地完成相應動作。運動員在參加舉重比賽的過程中,如果瞬間爆發(fā)的力量越大,那么舉重成績則會越好,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持,那么很可能會完不成原先預定的一些舉重項目,這樣對于運動員的心理以及身體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舉重運動還具有速度的特點,在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過程中,速度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訓練內(nèi)容,速度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瞬間爆發(fā)能力,讓運動員更好完成舉重項目,如果運動員的速度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運動員在進行舉重過程中,動作也會變得更加流暢。舉重運動還具有生理特點,舉重運動員在進行舉重過程中,肌肉承載了極大的重量,舉重運動的生理特點主要靠內(nèi)部的能量進行提供,舉重運動員在進行舉重的過程中是一個瞬間的動作,在短時間內(nèi)需要肌肉來進行支撐,因此舉重運動屬于一種無氧運動。如果運動員的肌肉猛烈收縮,則會導致體內(nèi)的供氧不足,這樣會造成肌肉酸痛的情況,在進行舉重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員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身體酸痛的情況,這就是因為舉重運動員平時進行了大量的無氧代謝。面對這樣的問題,教練可以讓運動員進行一些長跑等有氧訓練,這樣能夠有效平衡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從而減輕運動員肌肉酸痛的情況,不斷提高運動員的日常訓練效率。
2提高舉重運動員力量訓練效果的方式
在對舉重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想要不斷提高力量訓練的效率,則需要對運動員開展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力量訓練,不斷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在此基礎(chǔ)上,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爆發(fā)能力以及協(xié)調(diào)能力,這樣才能避免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訓練意外,在進行舉重運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一定要深入了解舉重運動的內(nèi)涵以及主要內(nèi)容,掌握力量訓練的核心內(nèi)容,在訓練過程中,遵循相應的訓練原則,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訓練效率,并且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能力。運動員的瞬間爆發(fā)力以及速度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更好地完成日常訓練。
2.1靜力性的訓練模式
在進行舉重運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可以采用靜力性的訓練模式,靜力性的訓練在力量訓練過程中并不是一種主要的訓練方式,而是一種輔助訓練方式,靜力性的訓練特點是在力量訓練的基礎(chǔ)上,來讓運動員的肌肉伸縮度不發(fā)生改變,這樣也叫長性訓練,運動員平時在接受力量訓練的過程中,肌肉會分泌大量的乳酸,如果不進行后續(xù)的輔助訓練則會導致肌肉酸痛的情況,這樣會影響運動員第二天的訓練情況,因此,靜力性的訓練是在力量訓練基礎(chǔ)上的一種訓練,能夠幫助運動員有效進行體力恢復,減少肌肉出現(xiàn)酸痛的情況,從而更好地投入第二天的日常訓練。
2.2動力性的訓練模式
除了靜力性訓練模式以外還可以采用動力性訓練模式,運動員在進行舉重運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動力性的訓練模式主要是利用運動員肌肉不規(guī)則收縮,加強運動員對力量的控制以及速度。當前動力性訓練是最為主要的一種訓練模式,動力性訓練模式包含很多不同種類的訓練,教練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訓練種類,目前最為常見的訓練方式有離心收縮訓練以及等長收縮訓練。通過有效的動力性訓練能夠很好刺激運動員的肌肉潛力,并且讓運動員的肌肉能夠負荷更大的重量,從而更好地完成一些舉重項目。
2.3超等長力量訓練模式
在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超等長力量訓練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運動員肌肉的瞬間爆發(fā)能力,該種訓練模式是最為直接且有效提高運動員肌肉力量爆發(fā)力的一種訓練模式,該種訓練模式貫穿于舉重運動員的整個力量訓練過程中,對于舉重運動的訓練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以及作用。
3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舉重運動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想要不斷提高訓練效率,則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模式,教練可以根據(jù)當前運動員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訓練模式來不斷提高訓練效率。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zhì)能力,進而對運動員的力量進行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宋洋.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策略探究——關(guān)注力量的決定性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20-21.
[2]印坤.談如何有效提高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效果[J].才智.2019(02):55.
[3]陸云霞.如何提高舉重運動的力量訓練效果[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18(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