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榮
在金菊飄香、秋風送爽的十月,在美麗的“綠城”南寧,參加第二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很有意義。
我們?yōu)槭裁匆x書?
大家想過沒有,我們?yōu)槭裁匆x書?這個問題既很簡單,又很復雜。只有想清楚了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才能從讀書中找到樂趣、實現(xiàn)成長,享受閱讀、享受成長。
古人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到用時方恨少。古人還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浸染著書香的民族。半部《論語》治天下,更是一個形象的比喻。
在我看來,讀書就是為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利用人類已有的知識,豐富自己,突破自己,超越小我,實現(xiàn)大我,說白了,也就是一個人完成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重要歷程。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是基本依據。
閱讀是個人成長的終南捷徑,也是社會發(fā)展的羅馬大道,更是人類進步不可或缺的文明古道?!案褂性姇鴼庾匀A”,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千年不變的通用準則。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從閱讀中掌握了修身之道,在閱讀中立下了平生之志,又在閱讀中找到了發(fā)展良方。
習近平總書記是愛好閱讀的典范和表率。他治國理政的思想、觀點、論斷,視野高遠、內涵豐富、思想精深,他的講話引經據典、出口成章,這與他熱愛閱讀是密不可分的。他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
總之,閱讀不僅可以長知識、知榮辱、明善惡、通心靈、增信心,實現(xiàn)個人的進步,還可以發(fā)育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推動社會進步。中華民族依靠學習走到今天,我們還要繼續(xù)依靠學習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全民閱讀,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中國全民閱讀年會以“推進全民閱讀,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為宗旨,以“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為主題,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重要舉措。
全民閱讀的目的就是要宣傳、帶動、引領全社會重視閱讀、參與閱讀、享受閱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興盛,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家軟實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從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到 2019年3月,“倡導全民閱讀”連續(xù)6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工作開展10多年來,閱讀活動蔚然成風,閱讀率逐年提高,閱讀成效日益顯著。
全民閱讀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其中,出版單位在全民閱讀中發(fā)揮著尤其重要的作用。內容是閱讀的根本,出版單位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全社會提供更多在文化傳承上有新的突破、學術水平上有新的超越的精品力作。
柳斌杰同志在回顧總結改革開放40年出版歷程時說,這幾年,國際出版業(yè)兼并重組的主導力量是中國,撼動了國際出版界。國際出版界都認為這個世紀是中國的出版世紀。參加北京國際書展的國家將近100個,中國的圖書進入了世界200多個國家的大學和公共圖書館,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走向世界。
聶震寧同志近日在光明日報發(fā)表的題為《書香飄過70年》的文章中指出:“全民閱讀已經使得十多年前圖書閱讀率跌破50%的國民閱讀狀況得到重要改善。更重要的是,新時代的國民閱讀能力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出版界也舉辦了豐富多樣的慶?;顒?。有關部門主辦的新中國部分優(yōu)秀圖書版本展亮相國家博物館,振奮人心。在今年8月的上海書展和北京書展上,中國外文局分別舉辦新中國對外出版70年精品展,展出了一大批展現(xiàn)中國風采、反映中國國際出版成就、影響國際閱讀的圖書精品,如英文版的“四大名著”,多語種的“大中華文庫”,英文版的中美經典合作出版項目“中國文化與文明”,以及多語種的《毛澤東選集》和更多語種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等。
70年的出版歷程,豐富多彩?;仡櫺轮袊?0年的出版史和閱讀史,我們感慨萬千,偉大的祖國造就了輝煌的出版事業(yè),出版又為偉大祖國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央視紀錄頻道拍攝了反映新中國圖書期刊國際傳播歷程的兩集紀錄片《中國封面》,用大量鮮活、生動的故事講述了中國出版人為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所做的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中文片已經連續(xù)兩次播放。外文版也將在月底對國際社會播送。
在國際書展上“閱讀”中國,成為當下國際出版界的新熱點。10月20日剛剛落下帷幕的第71屆法蘭克福書展,共有來自全球10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400多家參展商參展,為期5天的書展吸引觀眾超過30萬人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托馬斯·明庫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參加法蘭克福書展的中國出版商數量逐年增加,實力越來越強,與國際出版商的合作也日益加深。
中國在過去70年的發(fā)展成就,成為本屆法蘭克福書展上的亮點。中國出版物不僅數量更多,質量也更加上乘,中國出版行業(yè)也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新華社報道說,出席書展的國際專業(yè)人士表示,隨著中國從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邁進,中國文化正越發(fā)自信地走向國際舞臺。
讓數字閱讀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閱讀沒有國界。
2015年9月22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出席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lián)合舉行的歡迎宴會時,習近平主席講述自己的讀書故事:“我青年時代就讀過《聯(lián)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等著作,也喜歡了解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美國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還讀過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杰克·倫敦等人的作品。海明威《老人與海》對狂風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鯊魚的描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
如果說,紙質圖書為既往千年人類文明提供了強大的知識儲備和智力支持的話,那么,電子圖書則為人類走向更加光輝的未來提供著全新的閱讀體驗與閱讀支撐。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閱讀對象、閱讀方式、閱讀習慣也不斷演進,從圖文到音視頻、從紙到電、從系統(tǒng)化閱讀到碎片化閱讀。數字閱讀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加速推進了“全民閱讀”的深入發(fā)展。
青少年讀者正在成為閱讀電子書長大的新一代。他們的閱讀體驗、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將直接影響出版業(yè)的未來。作為出版人,我們既要更加重視紙質圖書策劃、出版,也要加大力度,研發(fā)生產適應新興讀者需要的優(yōu)秀精神食糧。用高質量、更舒適閱讀體驗的電子讀物滿足青少年讀者日益增長的對美好圖書的需求。這是我們出版人共同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媒體融合發(fā)展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勢,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全民閱讀工作要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加快數字化建設,加大數字出版物供給,讓閱讀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為此,我們要加倍努力,不懈奮斗,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發(fā)憤讀書。
讓“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讀懂中國”
我在中國外文局工作。外文局與共和國同年同月同日誕生,是新中國面向世界創(chuàng)立的綜合性對外傳播機構,用事實說話,讓世界聽到新中國的聲音,知道新中國在干什么,就是外文局人最初的使命與擔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讓“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讀懂中國”。
自從1949年10月1日建局伊始,外文局就一直承擔著黨和國家書、刊、網絡對外傳播的重要任務。目前,外文局每年以40余種文字出版4000余種圖書、以14個文種編輯34本多語種期刊,書刊發(fā)行到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在70年的對外傳播實踐中,中國外文局一直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說明中國,通過多種語言、多種載體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當代中國風貌和改革發(fā)展成就,報道了新中國每一個歷史時刻,講述了大量親切質樸、鮮活真實的中國故事,在中國文化走出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70年來,外文局出版人致力于以書為媒,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外文局翻譯出版的領袖著作、黨和政府重要文獻、中國優(yōu)秀文化典籍、當代中國文學、當代中國國情等圖書在國內外有著廣泛影響。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外翻譯出版了《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著作。翻譯出版的《紅樓夢》等“四大名著”、《本草綱目》《中國針灸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以及“大中華文庫”“學術中國”叢書、“熊貓叢書”、“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精品書系”、對外漢語教材《環(huán)球漢語》等多語種圖書在國際社會影響廣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在中宣部直接領導和指揮下,外文局緊緊抓住“中國想對世界說什么”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重大關注是什么”,舉全局之力,集全國和行業(yè)英才,從2014年9月起,先后出版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第二卷多語種圖書,同時,還與福建、浙江出版界通力合作,對外翻譯出版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等,為滿足國際社會對現(xiàn)實中國的了解需求做了積極努力,并得到了國際社會包括國際出版界的歡迎。
外文局充分利用多年來與海外數百家發(fā)行機構、專業(yè)書店、圖書館、科研院校等建立的業(yè)務合作關系,加大與國外主流發(fā)行渠道的對接,使該書進入相關國家的主流閱讀和銷售渠道。目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已出版28個語種33個文版,已經成為我們對外出版和對外宣傳的第一品牌,大大增強了我們對外宣傳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信心。
外文局與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策劃推出大型現(xiàn)代中國國情讀物“讀懂中國”叢書,一大批權威專家學者如鄭必堅、王蒙、李君如、陳錫文、白春禮、解振華等參與寫作,已出版中英文圖書共38種,向世界全面介紹現(xiàn)代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生活。
為展示“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淵源,集中了國內外專家學者智慧,策劃推出大型系列叢書“絲路百城傳”,已出版《上海傳》《珠海傳》《連云港傳》《圣彼得堡傳》等第一批十多種中外城市傳記,后續(xù)出版工作正在“一帶一路”沿線展開。
與此同時,還策劃出版了一批對外介紹中國共產黨、中國基本國情、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中國當代發(fā)展成就和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主題圖書,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系列、“中國共產黨精神”系列、“中國夢”系列、“一帶一路”系列、“中國關鍵詞”系列、《大中華文庫》等。
為了提高對外出版針對性、有效性、可讀性,外文局在立足國內策劃中國主題圖書的同時,還十分注重讓外國人講中國故事,重點策劃推出了新時代中國主題系列圖書“老外看中國”,其中《我不見外—老潘的中國來信》一書出版后,習近平總書記給作者、廈門大學美國籍教授潘維廉回信表示祝賀,相信他筆下的中國故事一定會更精彩。這是對全體外宣出版工作者的祝賀,更是對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殷切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賀信中強調:新形勢下,中國同世界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希望中國外文局以建局70周年為新的起點,把握時代大勢,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加快融合發(fā)展,不斷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具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際傳播機構,更好向世界介紹新時代的中國,更好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讀懂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外文局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主題圖書,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時,加快推動媒體融合,促進傳統(tǒng)出版產業(yè)與新媒體業(yè)態(tài)的結合,加快推進與國際出版界的合作,聯(lián)合建立了50多個中國主題圖書編輯部,并在波蘭、瑞士、泰國、秘魯、墨西哥等國家合作建立了10家中國圖書中心,為國外讀者閱讀中國圖書打開了方便之門。在此基礎上,外文局還深度挖掘圖書產品價值,讓優(yōu)秀的出版物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橋梁和紐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苯裉?,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我們奮進偉大征程。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建書香中國,享受閱讀、享受成長,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作者系中國外文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