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松
摘要:時事政治在當前高中政治中非常重要,能夠提高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能力。由于我國高中政治教育沒有很貼近現(xiàn)實的案例,所以中國在當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中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因此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和探討高中政治中時事政治的重要作用。本文論述怎么讓時事政治和高中政治教學相互聯(lián)系起來,并探討在高中教學中時事政治的相關實施促使。
關鍵詞:高中政治;時事政治;應用
引言:
時事政治簡稱“市政”,指的是一段時間內國際發(fā)生的各種新聞,包括各國政黨和社會集團、各階層的社會勢力主要對國內外的大事所采取的各種政策、方針和社會活動。伴隨著持續(xù)推廣的新課程,要使得高中政治成為教育高中生價值觀的重要學科,就必須對高中政治教育開始進行素質培養(yǎng)。由于現(xiàn)在的高中教育偏向理論知識,缺少時事政治的教育,要采用有利的辦法才能對政治教育的負面影響有所改觀。
一、如何把高中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相聯(lián)系
(一)時事政治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影響
提高學生高中政治素養(yǎng)的知識體系和理論基礎是高中政治教學的兩大方面。能夠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探討和研究,是老師在教學高中政治的必要方法,這樣對學生學習相關能力也會起到很好的幫助,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理論知識在現(xiàn)實當中的完美應用。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國內外的政治情況通過時事政治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也是對傳統(tǒng)課堂的一種轉變,可以更好的提高政治教育的實用性。
(二)時事政治與政治教學的互相關系
只用單一的教材來學習理論知識在高中政治中會顯得過于無趣和空洞。如果老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時事政治的話不止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更好的提高了課堂的聽課質量,同時時事政治也對教學內容起到豐富的作用,實現(xiàn)老師的教育目標。
二、時事政治在高中教學中實施的有效方法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
由于在高中政治課堂上理論知識比較多,學生比較難理解,所以對政治相對來說缺少興趣。要選擇比較好的教育方法才能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比如,用一些相對可以帶動學生理解概念的談話;有的教學內容和實際聯(lián)系相對密切,這時候就需要用合適的辦法來進行調查和理解。
例如對《多變的價格》的學習時,老師問:“為何到年底的時候很多水果和蔬菜價格會上漲?”老師提問后,會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想出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再通過小組的討論把問題進行分析得出最后的答案,由于年底人們對水果和蔬菜的需求相對來說的比平時要大,因此會形成價格的上調。所以許多學生就會對多變的價格產生很強的興趣,這時再回歸教材,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這對學生理解和總結知識點有很大的幫助。
(二)合理插入時政講解和分析
老師需要思考教學的內容和特點來進行課堂的設計,使得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十分巧妙。老師首先需要把學生帶入要學習的內容,在講課的同時讓學生自發(fā)的察覺到重要知識點,當然還是要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為基本。把二者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能讓學生獲得新知識,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對《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的學習時,重點是了解價值和價值觀,因為這些理論概念相對比較抽象,所以老師應該與時事政治互相關聯(lián),這才能讓學生更深入和直觀的理解。比如,在汶川地震中不斷涌出的一批批抗震英雄,他們?yōu)榱司热擞谖kU當中,不惜以身殉職,得到了群眾的尊重與敬仰。而一些人靠著權利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從而受到了群眾的批評和指責。這是由于每個人觀念的不同讓他們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經(jīng)過這些真實的案例能夠讓學生懂得價值觀的不同所對人們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為學生建立準確的價值觀。
(三)通過信息技術拓展知識面
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提高學生的主觀想法,還要充分的發(fā)揮老師在課堂當中的中心作用。由于老師只是一味的向學生講解,受到的教學反饋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需要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強化感觸,也可以通過搜索新聞、閱讀各類書籍,來拓展學習的視野。
例如在對《價格變動的影響》的學習時,老師可以通過播放羅斯福的紀錄片來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羅斯福要將大量牛奶倒掉,動物活埋。通過學生的自主分析可得出,是由于美國當時的經(jīng)濟危機,農產品過于多才導致價錢的快速下降。所以可以通過減少農產品來提升價觀。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來提升課堂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時候要把時事政治的應用當做重點,將它和教材進行很好的融合,讓學生對政治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完成教育目的。借于這一點老師需要經(jīng)常關注社會上的熱點新聞,并且對新聞進行分析、理解和概括。按照教材的知識點和教材內容進行分類,這兩種方法是時事內容的主要分類手法。如果沒有特大熱點問題和相關社會新聞的話,盡可能根據(jù)教材,以教材為基礎編輯課題,課題的編輯要對學生起到啟發(fā)的作用,同時也要考慮題目的可靠性,方便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參考文獻:
[1]楊昭.淺談時事新聞視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刊,2018(27):48-49.
[2]顏貴林.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12):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