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自然是神奇的,長有各種各樣的小草和五顏六色的花朵,還有許許多多的瓜果蔬菜。當孩子們在草地上打滾玩耍的時候,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沾染上了小草的顏色;每次吃完楊梅或是草莓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牙齒和手上被染紅,或是在吃完桑葚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嘴巴里全部變成了紫色。這些現(xiàn)象告訴我們孩子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接觸到了自然界中的色素,只是他們自己還不了解這種可以染色的東西叫做什么?!爸参锷亍边@個詞對于孩子來講很書面也很陌生,但卻在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文章對幼兒園階段科學活動中有關于植物色素的授課內(nèi)容及授課方式進行講解,目的在于讓小朋友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各樣的色素并初步了解有關色素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活動;植物色素
幼兒階段的教學大綱中指出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生活,從生活中選擇素材,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對“植物中出現(xiàn)顏色”這一問題所產(chǎn)生的疑惑與好奇出發(fā),根據(jù)幼兒階段的年齡特征,教師應當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觀察、實踐和體驗,使學生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植物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色素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孩子們從探究身邊的事物開始,培養(yǎng)其主動關注生活的意識,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一、活動準備
(一)學生準備材料
學生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以及花瓣;小積木和白色棉布每人兩份;各種食物如饅頭、面粉或是糖果等;小黑板一塊、ppt以及做彩色面的視頻;最后要在每個人的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二)教師準備材料
白布和綠葉即可。
二、活動過程
(一)教師進行魔術表演,從魔術表演中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活動開始前教師可對幼兒進行詢問,如“你們有沒有看過魔術?”或是“你們想不想看魔術?”,有的學生會回答“沒有”,有的會回答“看過”等等,以此引起學生的興趣。隨后教師告知學生現(xiàn)在要開始一場神奇的魔術表演,請大家仔細觀看。教師拿出白布和葉子并提問大家這是什么東西,看看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fā)什么神奇的事情。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二)魔術結束,觀察白布變化
教師將葉子和白布放在一起,并對白布進行適當?shù)臄D壓,使葉子對白布進行染色,隨后請學生觀察白布的變化,并適時提問學生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引發(fā)學生思考。
(三)學生嘗試操作
學生模仿教師操作過程,使用葉子對白布進行染色,不會操作的幼兒教師給予幫助,使全部學生都能夠體驗到葉子對白布進行染色的過程。操作結束后觀察自己手中的白布。教師再此時再次提問白布為什么會變成綠色并對此問題作出解答,是葉子里的綠色跑到白布上使白布也變成了綠色。
小結:原來葉子里有一種東西叫做葉綠素,它是葉子能夠呈現(xiàn)出綠色的根本原因,同時也能對其他物體進行染色。
(四)學生預測猜想
葉子對白布進行染色的試驗做完之后,教師適當給予提醒,引出下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葉子當中含有葉綠素,可以使白布變成綠色,那么其它植物中是否含有其他顏色?比如紅色?黃色?隨后進入下一個試驗。
(五)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學生拿出之前準備好的材料,如花瓣、果實等,教師引導學生熟悉材料,對于學生不了解的材料進行講解,并提問學生這些材料中可能含有哪些顏色的色素,引發(fā)學生猜想,活躍課堂氣氛。
2、二次操作
教師引導學生重復上次葉子染綠白布的操作,先將白布鋪平放在課桌上,然后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試驗,將果實或花瓣進行擠壓,使其對白布進行染色,對于無法單獨完成操作的學生教師應給予幫助。多選幾個材料進行試驗,使白布染上不同的顏色。試驗結束后將白布整齊排列在課桌上。
3、交流分享
教師對學生課桌上的白布進行提問,詢問學生是用哪種材料對白布進行染色的,在染色過程中有什么體會。也可以請旁邊的學生猜測是用什么進行染色的。
小結:提問結束后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原來植物的身體內(nèi)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比如黃色、紅色、紫色以及綠色等等,這些顏色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偨Y結束后請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積極發(fā)言,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植物可以對白布進行染色,又可以染成哪些顏色等。
(六)聯(lián)系生活,提升經(jīng)驗
1、生活應用
教師引導學生,植物中色素的用途非常廣泛,比如可以添加到我們吃的食物當中,大家一起來瞧一瞧。此時播放ppt,可以選擇常見的菠菜面,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個面條和我們常見的面條有什么區(qū)別?你們知道它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隨后播放菠菜面的制作過程,請學生尋找菠菜面是綠色的原因。隨后教師對綠色的來源進行解釋,使學生明白它是來源于菠菜中的一種植物色素。
該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可以播放一些植物色素添加在其他食物中的視頻,告訴學生植物色素是完全天然的、對身體安全無害的一種色素,添加在食物中不僅可以平衡營養(yǎng),還可以使食物的顏色更加鮮艷好看,引起人們的食欲[1]。
三、活動反思
“植物色素”這個詞雖然對于幼兒園的學生來說感覺十分遙遠,也十分陌生,但“植物色素”是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存在于我們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在開展活動的同時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用魔術的方式引入,此教學方式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操作,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非常有利于低學齡階段學生教育工作的開展[2]。
結束語:
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不僅可以體現(xiàn)科學的本質,使學生明白科學是什么,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在學會思考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的方式。科學思維就是實證的思維,是建立在事實和邏輯基礎上的理性思考。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活動,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這種正確的思維方式,使學生以后再遇到任何問題時,都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所在,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植物色素活動同樣如此,葉子可以染綠白布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么會染綠?這種綠色是從哪里來的?同時這也是教師展開這堂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董娜,曹玉萍.淺析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中的活動準備[J].文教資料,2017(16):231-232.
[2]李偉,宋濟明."案"說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的問題與對策[J].長江叢刊,2017(12):2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