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
摘 要:群文教學雖然提出時間不長,但是卻受到了社會極大的關注。根據現代學生和國家的需求,筆者對群文閱讀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做出研究性策略,旨在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高效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群文閱讀的根本方式是教師自主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章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群文閱讀是通過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不斷更新閱讀內容,不斷改善閱讀的思維方式來完善學生的閱讀技巧。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編寫文章時具有開拓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閱讀時能有主觀思維方式。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群文閱讀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概念
群文閱讀教學是近兩年來我國悄然興起的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圍繞一個議題尋找多篇文章,然后對每篇文章進行篩選,最后整合出一組文章供學生閱讀的形式,能夠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學生的自我閱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給學生講述教材內容,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閱讀能力,了解更多的知識。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對自己整理出的一組文章進行簡單的講解,將學生疑惑的地方講解清楚。同時,可以恰當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調動他們的積極能動性,豐富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農村寄宿制學校群文閱讀教學研究策略
(一)進行合理的引導,開展群文閱讀
想要更好地在農村寄宿制學校中開展群文閱讀模式,那么就要提高老師引導學生們群文閱讀的意識。另外老師自身也要注重提高使用群文閱讀模式來進行相關教學的意識,比如老師在寫教案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們進行群文閱讀,漸漸地讓群文閱讀成為學生的閱讀習慣,以此來更好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二)求同存異,發(fā)展思維
在農村寄宿制群文閱讀教學中,尋求共同思想是基于文章的基本相似性,并且有相關性和擴展性。它有效地從單篇文章擴展到多篇文章,從課堂內到課外,并比較文章的橫向和縱向。它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擴大學生的視野。通過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和理解,學生應善于根據文章相同點的研究發(fā)現文章之間的差異,并進行比較分析,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多地掌握知識。
(三)抓關聯點,以點帶面
群文閱讀的文章通常是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每篇文章的重點怎么掌握,中心思想是什么,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發(fā)揮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優(yōu)勢,在文章中找到相關聯的內容,在文章中鋪出一條新的道路,并閱讀和分析許多文章,以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目的。
群文閱讀中的文章大致可分為:第一,具有相同主題的文章。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文章的技巧和方法。第二,是同一類型的文章。這種群體閱讀方式通常是流派、詩歌、小說和其他類似流派的組合。教師讓學生以其中一篇文章為出發(fā)點閱讀這類文體,掌握同一類型的結構特征和規(guī)律,并進行有效閱讀。第三,語言風格類似。通過閱讀,了解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思維方式,讓學生在文章中抓住重點,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第四,具有相同或相似寫作方法的文章。在實際的小組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文章的特點,開展靈活的小組合作,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強化指導方法
群文閱讀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是鍛煉學生閱讀理解的一種重要方式。如今的考試大綱中多次強調閱讀的重要性,而且閱讀題目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所以學生的理解能力必須有所提高,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這種教育環(huán)境的背景之中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提高理解能力。
例如在某一課題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如何去理解整篇文章,如何快速找到文章主題,如何對文章進行分層次簡析,同時也要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同學們相互之間進行交流,他們會更加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想什么,他們的思想碰撞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蛘呓處熆梢酝ㄟ^游戲方式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可以找到錯誤,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己生活各方面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當然對教育的要求也是如此。所以人們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群文閱讀的教學要求也是如此,對學生們的閱讀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老師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可以進行更好的閱讀,那么老師就要注重在農村寄宿制小學群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模式,以此來不斷促進我國教育的更好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萬曉燕.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散 文百家旬刊,2016(11):121.
[2]張彥霞.快樂閱讀綻放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6(9).
[3]田文娟.西部農村小學開展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J].課外語文,2015(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