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目的:對延伸護理應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颊叩呐R床療效進行研究與探討。方法:選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分為對比組與觀察組,每組43例。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延伸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期前后的各項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比組,以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進行延伸護理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延伸護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19-0048-02
心臟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會導致患者心臟出現(xiàn)異常狀況,最終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力衰竭狀況。心力衰竭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悸、心跳加速、心顫等癥狀,并且會因此造成一些其他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甚至可能引發(fā)患者的死亡。臨床上對于其防治、護理等方面都十分重視。有研究指出,對與此類患者可通過各種科學的護理方式進行有效的緩解與改善,使患者的生命得到顯著延續(xù)。本次研究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部分患者進行分組研究,以探討延伸護理對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颊叩呐R床效果,并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均選自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颊?,共86例。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次研究已取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其中對比組患者包含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為56~73歲,平均(63.2±2.7)歲;觀察組患者包含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齡為56~73歲,平均(63.2±2.7)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未發(fā)現(xiàn)顯著差異,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參與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臨床診斷標準,且以排除其他可能會對研究結果造成干擾的因素。
1.2方法 對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措施如下: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面罩或者鼻導管吸氧,并合理控制氧流量,囑咐患者及其家屬不得私自調整氧流量,對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檢測?;颊叱鲈簳r要囑咐患者忌食來醫(yī)院進行復診。
對于觀察組患者,在對比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延伸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所述:首先,建立一個延伸護理干預專項小組,其成員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包括若干主治醫(yī)師和護士。進行護理前要對小組成員明確各自任務,并進行針對性培訓;其次,患者住院期間應當告知患者疾病各方面的相關注意事項與出院后的康復知識,以提高其對疾病的了解,使患者配合治療與護理工作,并舉辦相關講座或會議,使患者及其家屬盡可能參加,并在結束時提供答疑環(huán)節(jié),幫助患者解惑,同時應注意鼓勵和引導患者提問,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提問事宜進行針對性指導,并注意和患者及其家屬保持出院后的聯(lián)絡;第三,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家庭護理,可以通過建立網絡交流的平臺的方式幫助所有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并可以通過此類平臺對患者進行相關的知識教育與護理等方面的指導。家庭護理指導。
1.3觀察指標觀察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負面情緒改善狀況(以SAS評分進行評分)、疾病認知度、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對社會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環(huán)境適應四方面評分,總分100)與護理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兩組患者的統(tǒng)計所得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校驗,計數(shù)資料以[n(%))進行表示,并作x校驗,若P<0.05則視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負面秦緒改善狀況與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兩組患者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負面情緒狀況與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疾病認知度與護理滿意度對比兩組患者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疾病認知度、治療依從性與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有與對比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2所示。
3 討論
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病機在于心肌收縮力降低導致供血不足,進而導致心機缺氧而產生的一種癥狀;而心律失常指的是患者心室顫動、室性心律失常等癥狀,常伴隨心力衰竭發(fā)生。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病情護理難度較大,并且在出院后患者仍需進行藥物口服治療,然而出院以后患者因為缺乏專業(yè)指導與監(jiān)督,患者往往治療依從性有所下降,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分不利。近幾年來,我國的醫(yī)療事業(yè)發(fā)展迅速,臨床上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的護理模式與理念,使得護理水平大有提升。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延伸護理是一種較為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該模式下醫(yī)護人員將對患者進行出院后的護理服務,該護理模式最重要的一點是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護理指導與護理服務,以維持患者的治理依從性,對于患者的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與身體健康十分有利。此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狀況、疾病認知度、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與對比組患者相比均顯著更優(yōu),以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與該護理模式下以患者為中心以及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做出的針對性指導等關系密切。此外,延伸護理為患者提供了網絡交流平臺,能夠隨時對患者進行指導與監(jiān)督,并能指導其家屬對患者進行家庭護理。
總而言之,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進行延伸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疾病認知度、生活質量,并且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價值較高,應當?shù)靡酝茝V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