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芹
課堂永遠是教師的主戰(zhàn)場,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永遠是衡量學科水平的試金石。新時期倡導歷史課堂的精神含量和個人風格,打造有品味的歷史課堂,值得每個人思考、實踐。歷史課堂品位因課例的不同有所差異,提升復習課的品味也是主要任務之一。
一、確立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案,加強復習的計劃性和針對性
一堂課只有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才能保證復習的方向,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確定一定要根據評價目標,從歷史認知,歷史敘述,歷史闡釋等方面加以考慮確定。確立了合理的教學目標,就可以制定教學方案,也就是進行教學設計。市教研室譚秀東老師指出教學設計一般有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一是提煉主題、歸納結構、完成重復。二是劃分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著意提升。三是檢測鞏固、實現(xiàn)內化、達成目標。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把握時空觀念,構建知識體系,注意復習內容的系統(tǒng)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tǒng)進行歸類比較,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歷史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它擴大了學生看問題的視野,加強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解答問題的實踐能力。推進過程先根據要復習的內容和復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詳細地寫出復習課教案,并注意復習內容的系統(tǒng)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tǒng)進行歸類比較。例如在復習近代化的探索這一單元時,引領學生認識什么是近代化?中國近代化探索有什么特點?哪些人起來探索,探索的結果又是如何?最后學生得到啟示:資產階級、地主階級不能挽救中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救中國。在此基礎上學生進一步打開視野,探究中國近代化與西方近代化有什么區(qū)別?加強了中外歷史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能夠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近代化探索問題,復習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突破了重點問題。
二、語言激勵,讓學生樂在其中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痹谡n堂中采用評價機制,通過贊賞性的語言,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復習課課堂學生大多感覺枯燥無味,很難投入其中。如果再缺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為學生的學習適時的鼓勁指明方向,課堂效率會大大打折扣。因此在復習課課堂上對學生一點點思維的火花,好的解題思路,任何有閃光點的表現(xiàn),都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支持。尤其是進入復習階段,課堂容量大節(jié)奏快,會有一部分學生很有可能跟不上進度,老師在關鍵時刻給與適時的鼓勵,會點燃他們學習歷史的信心與勇氣,不管遇到任何的挫折與困難,都能一路前行。所以盡可能的采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就會感覺學習歷史,其實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探究學習,及時彌補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有效鞏固新舊知識。歷史課堂的育人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彰顯。
當然,打造有品味的歷史課堂方式多種多樣,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的進行研究與思考。讓歷史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落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不同的收獲與發(fā)展,是我們不懈的追求目標。打造有品位的歷史課堂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