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東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素質、陶冶情操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具有定向和動力作用,是整個素質結構的核心和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美術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小學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學,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效果顯著。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如何與品德教育相結合呢?下面我就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
教師是培養(yǎng)人的特殊職業(yè),教師形象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成長。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的師德,嚴謹求實的師風去影響教育學生。
(1)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隨時隨地給學生作榜樣。例如我們搞藝術的男教師都喜歡留長發(fā),而我們平時要求男生不留長發(fā),所以我們自己應先起表率作用。
(2)加強師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習慣。美術教師要有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頑強的進取精神,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服飾情態(tài),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習慣。學生隨時都在學習模仿、評價老師,小到語言說話,衣著頭飾,大到思想觀念、性格氣質都打下烙印。例如當美術老師在作畫時,缺少靈感(特別是在課堂上)時,往往會點起一支香煙,這樣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3)提高教學水平,講究教學效果。教學能力強,水平高、效果好的美術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高,有信任感,說話學生愿意聽,教學效果自然也會提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平時要多多鉆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有豐富的課外知識。
(4)愛好廣泛,發(fā)展特長。我們美術教師應廣泛的學習,掌握淵博的知識,除了繪畫好之外,還應掌握篆刻、書法、手工、版畫、寫寫文章等等,這對教育影響學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育學生的主要形式,在傳授知識、啟發(fā)智慧、發(fā)展能力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進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中是我們美術教師的責任。
(1)因地制宜,隨時隨地進行德育教育。在課堂上,我們要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隨時隨地進行德育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例如同學小A平時在老師同學眼里是個有名的“小氣鬼”,他從不愿主動幫助別人,在班里也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同學老師都不喜歡他。有一次上美術由于我的疏忽——忘記提前通知學生帶水彩筆,而小A正好是帶水彩筆為數不多中的一位,我當及表揚了小A,并對小A說:“今天你的表現特別好,很自覺的帶了水彩筆老師非常滿意,沒帶的同學要好好向你學習,大家要以你為榜樣。”小A聽了偷偷的笑了。突然我想到平時小A有個不樂意幫助人的壞習慣,我何不借機發(fā)揮一下,于是我馬上說:“老師今天有個要求,請你把水彩筆借給你的周圍同學用,否則他們將無法完成作業(yè),你來幫助他們好嗎?”平時一直“小氣”的小A聽了我的話微笑的點了點頭。從那以后我一直注意他的動向,我發(fā)現他每次都會帶全作畫工具,而且有時候還多帶一份呢,他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沒帶材料的同學。我再到班主任那兒了解小A的情況,班主任告訴我小A變的開朗了、“大氣了”,變的樂于助人。
(2)利用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我們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F在的美術教材幾乎每一冊都增添了畫情緒、畫感受。針對這個特點我緊緊抓住這幾堂課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我在上六年級畫情緒時,我先講解了怎樣用色彩表現自己的心情之后,學生作業(yè),我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心情舞臺。我要求學生畫完之后上講臺說說,而且可以無所顧忌得說出自己的心情(平時不允許學生在課堂“放肆”,課堂氣氛不活躍,所以學生也不喜歡我的美術課)。學生上臺果真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有委屈的、有高興的、有煩燥的、有灰心的等等,在課上我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不能解決的課后在找他面談盡量幫助他們。等到第二課時的時候,我還沒講完,學生就一致要求今天還要登上心情舞臺。以后學生變的開朗,個個充滿了信心,而且喜歡上我的美術課。
總之,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松和削弱。作為美術教育者,應該不放過任何一次德育滲透的機會,把德育與美術教學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美術教育的教育功能,通過美術特有的形式、手段,通過循序漸進的教育和影響,達到陶冶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人格的目的。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