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小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差,語音問題也多。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字母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在詞匯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在句型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吳錦明(1978.11-),男,漢族,廣東云浮人,廣東省云浮市六都鎮(zhèn)中心小學,本科 ,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農村小學英語語音教育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一問題著重表現在師資、教學環(huán)境、教材內容等方面。也讓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農村小學學生學習英語語音的重要性,但在許多農村英語教學中語音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加上英語并不是我們的母語,小學生對新生語種感到陌生,農村英語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相對城市的學習環(huán)境較差,所以他們只能依靠著錄音機和老師的簡單教學方式開始。由于小學生對新生語種的吸收能力相對的較差,所以他們只能夠依靠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與錄音機播放的記憶進行學習,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學生對于在一些音標和字母的發(fā)音上出錯,學習效率下降。
一、農村小學語音教學的困難
1.學生在語音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本人所在的地區(qū)小學階段用的是新PEP版本。新教材改革有一個新的亮點就是將語音教學放在了必學部分,并且要求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要學習簡單的音標。但據對本鎮(zhèn)學生的調查,雖然學生學過音標,但對音標的掌握不準確,不扎實。同時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習慣用漢語式的發(fā)音方式來處理英語音素的發(fā)音。例如,用“喔”代替[w],用“日”代替[r],發(fā)[θ]是舌尖不用力,諸如此類現象,還有很多。
很多學生在發(fā)音過程中不會正確運用學過的發(fā)音方法和規(guī)則,在學習時靠的是鸚鵡學舌,單詞記憶不是根據發(fā)音,而是靠一個一個字母地死記硬背。剛剛背過的單詞很快就忘了,索性就不背了,對英語逐漸失去了興趣。
2.教師在教學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于英語教學的目的認識還不夠,只是孤零零地教語音而忽略了語音的交際性功能。
(2)對發(fā)音的到位與否把關不嚴。如長元音發(fā)成短元音(如[i:]和[i]部分),閉唇音發(fā)成開唇音(如[m]讀成[n])。
農村小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自然條件相對較差,語音問題也多,如用漢字或拼音為詞句注音,詞組“make the bed”,學生會為其注上“沒可著別得”;又如拖音、字字重音、讀不出升降調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性呢?
二、在字母教學中滲透語音教學
字母教學中在讓學生看到字母的同時,必須讓學生多次聽到字母的讀音。聽音是學習發(fā)音的第一步,是模仿的基礎。特別是在學習五個元音字母時,要強調元音音素的發(fā)音特點。如:長音要發(fā)得足夠長,雙元音的前一個元音要發(fā)得清晰,后一個元音要模糊些。第一個元音到第二個元音的滑動要自然到位。
在實踐中,農村的小學生通常給單詞注音。例如:用“阿”代替[a:]、用“衣”代替[i]、用“日”代替[r]、用“摸”代替[m]、用“喔”代替[w]、用“烏列”代替friend。通過旁聽,筆者還發(fā)現學生普遍發(fā)音不到位,朗讀單詞時,他們甚至不分清濁、長短、前鼻、后鼻、舌尖、舌面等音,毫無發(fā)音技巧可言。筆者認為教學中可通過夸張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之后可讓學生反復練習達到熟練。這時應當采用直呼式語音教學法進行小學低年級的英語語音教學。直呼式語音教學法是馬承英語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簡稱直呼法。直呼法是指直接呼出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它的特點是強化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淡化字母名稱音。在拼讀單詞時,繞開音標,直呼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而不讀字母名稱音。學習認讀的順序為:先輔后元,先音后詞,先詞后句,再形成“音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章)”的多維空間。即:先學習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后學習元音字母的讀音(只學短音);先辨別字母的讀音,后拼單詞,再由詞到句。再如學字母f,l,m,n,s,x時,就讓學生識別出六個字母的名稱音都含有一個共同音素/e/;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得到字母b,c,d,p,t,v的名稱音都含有一個共同音素/;字母a,k,j,h也可如法進行。
三、語音教學與游戲相結合
在游戲中進行外語語音學習,游戲最能喚起參與者的興趣,是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同時也被認為是很好習得活動。所以組織兒童英語活動應盡量游戲化。通過平時的觀察發(fā)現,學生們對自己和同伴的英文名字特別感興趣,于是我就圍繞他們的名字來設計游戲活動,例如游戲找朋友,讓幾名學生戴上面具,站在前面,我指著其中一個學生問:Is this Andy/Linda ……? 此時被指到的學生摘掉面具,如果答案 是肯定的,孩子們會跟著教師說:Yes, he/she is Andy/Linda.……Is Andy/Linda a boy/girl ?……./反之,則回答說:No, he/she isn’t. 在同伴摘掉面具的瞬間,學生們熱情很高,搶著回答問題。經過幾次游戲后,請學生象老師一樣進行提問,這樣師幼互動自然過渡到孩子間的互動,游戲中的對話,有些學生的語音語調模仿老師的惟妙惟肖,就這樣以學生的英文名字為中心,不斷變化游戲內容和語音語調,孩子的興趣是越來越濃,語音語調的練習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學生們也熟練地掌握了這類一般疑問句的提問及回答。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好壞直接關系著英語教學的成敗。因此,我們英語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駕馭教材,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積極的情況中記憶,從而使語音教學真正從枯燥中擺脫出來。
參考文獻:
[1]王電建,賴紅玲.小學英語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李興玲.小學英語音標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J].教學與管理,2011 (10).
[3]孟琴.農村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分析有效性策略的探索[J].教師,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