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芳
文本解讀
在以“愛”為主題的單元內,這篇記敘文因兼具說明性和思想性而顯得很獨特。全文以對話為主,敘述了“嘗糕”“聊糕”“悟理”的過程,既讓我們清楚地了解了糕點的材料來源、制作方法和物流銷售的系列流程,又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份獲得和享受都離不開許多人背后的默默勞動付出,自然生出珍惜和感恩之情。在敘事過程中,還隱伏著孩子的情感變化線索:開頭設置懸念,孩子對爸爸提到的“千人糕”心生好奇;在品嘗過“千人糕”后,孩子又覺得平常;待爸爸解釋過“千人糕”名字的由來,孩子經(jīng)過仔細思考后終于恍然大悟。在對話過程中,孩子和爸爸的問題起著推動情節(jié)、引起下文的重要作用,將爸爸的語言前后聯(lián)系起來就能讀出“千人糕”的來歷和爸爸對孩子“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
課文的插圖極為形象,用一條蜿蜒的曲線連接了從顆顆種子變成在售米糕的全過程。既繪出了種子、秧苗、甜菜、鍋灶、蒸籠、箱子、貨車、柜臺等一系列與“千人糕”有關的事物,又相機繪出了農民插秧、師傅拌料、工人運輸、售貨員和顧客買賣的情景。形象生動的畫面,可以幫助學生掃除字詞理解的障礙,也可以增強學生對“千人糕”來歷的感性認知。
本課教學重點是在課文的情境中識字、寫字,了解“千人糕”的來歷,感受無數(shù)人為我們的幸福生活默默勞動和付出的道理。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能根據(jù)爸爸的語言,有條理地說說“千人糕”的來歷,能舉例說說我們穿的衣服、用的文具是如何經(jīng)過許多人的勞動才做成的。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能按筆順正確書寫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頓號和逗號停頓的區(qū)別,讀好爸爸和孩子對話時不同的語氣。
3.能通過默讀課文,借助插圖,說說“千人糕”的來歷,并能舉例說說生活中所穿的衣服、用的文具是如何經(jīng)過很多人的勞動才做成的。
4.能感受孩子在與爸爸談話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在了解米糕知識的同時悟出許多人都在為我們的生活默默地勞動和付出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激起疑問
1.同學們,你們吃過蛋糕嗎?見過蛋糕是怎么做成的嗎?
(1)相機出示:生字卡片“糕”“粉”“糖”,讀一讀,記一記。
要點1:給“糕”組詞,(出示:蛋糕 雪糕 糕點)齊讀。
要點2:給“粉”組詞,(出示:面粉 粉絲 粉筆)齊讀。
(2)知道這三個字為什么都是米字旁
嗎?它們與糧食谷物有關。傳統(tǒng)的糕是用米磨成粉做的,也稱這種糕為“米糕”。
2.米糕還被稱為“千人糕”,你知道為什么嗎?趕緊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自讀課文,初步解疑
1.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出示)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邊讀邊想,爸爸為什么把米糕叫作“千人糕”。
2.同學們找到答案了嗎?(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可真會讀書,答案就藏在爸爸的話里面。你瞧——(出示)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p>
“你看,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p>
(1)指導朗讀。
(2)原來呀,這“千人糕”是經(jīng)過了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得來的,這就是“勞動”的“勞”(出示生字卡片“勞”)。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給“勞”組詞,(出示:勞動 勤勞 疲勞)齊讀。
(3)很多很多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才能做成我們吃的米糕,(出示生字卡片“能”)“能”是后鼻音,開火車讀準它,跟老師一起書空筆順。
這里的“才能”表示“才可以”的意思,我們還可以說“這個人很有才能”,這里的“才能”是什么意思呢?(才干)“能”還可以組成很多詞語,誰來試著說一說。(能力、能手、能夠、能說會道……)
(4)用上“因為……所以……”說說爸爸為什么把米糕稱為“千
人糕”。
三、梳理課文,體會情感
1.通過讀課文,我們從爸爸的話中知道了“千人糕”名字的由來??墒牵瑳]讀課文前,我們可跟文中的孩子一樣好奇呢!(出示課文第1~4自然段)
(1)指名讀。
(2)從哪里可以看出孩子很好奇?指導讀好第2自然段疑問的語氣,隨后引導學生關注第4自然段,出示停頓符號,指導朗讀。出示生字卡片“特”,進行識記。
(3)同桌分角色練習朗讀。指名展示。
2.這“千人糕”是不是特別大呢?(指名讀第5自然段)
(1)這里有兩句話,分別有兩個語氣詞,你們能讀好嗎?(出示)
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
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您給我買過。
要點1:指名讀,讀出不同的語調。
要點2:學習“味”,記住字形,注意右邊字形。聞一聞米糕有什么味兒。香味(這是用鼻子聞到的)。嘗一嘗米糕是什么味兒。甜味(這是舌頭品嘗到的)??墒茄矍暗拿赘馕兜涝鯓幽兀孔x好“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
要點3:學習“買”,記住字形。知道“買”的反義詞嗎?店家“賣東西”,可以說成“銷售商品”。(出示“銷售”,指名讀準字音。)
(2)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這“千人糕”是很平常的,孩子心里肯定會想……你能用上“既不……也不……”“特別”來說一說嗎?(生同桌互說,師指名說。)
(3)聽到“千人糕”的名字,感覺很好奇;等見到、嘗到這“千人糕”之后,又覺得很平常。讓我們一起讀讀第5自然段,讀出這種感覺來。
3.明明是平平常常的米糕,怎么可能是“千人糕”呢?孩子不禁產(chǎn)生了疑惑??墒牵酉聛戆职终f了一番話,孩子聽后卻這樣說——
(1)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名讀。
(2)正音:的確、應該。
(3)從這兩個詞語中,你又感覺孩子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對,他十分贊同爸爸的說法,而且是發(fā)自內心的。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設置懸念,指導寫字
1.孩子剛才嘗過“千人糕”后,明明對這個名字產(chǎn)生懷疑,此刻為什么又對這個名字深表贊同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探究。
2.抽卡片認讀本課學習的生字。
3.指導寫字“能”“味”“桌”“買”。
(1)指導書寫“能”“味”。
要點1:都是左右結構,“能”左右均衡,“味”口字旁略小偏左上。
要點2:字形要寫舒展,“能”字右邊兩個“匕”,最后一筆豎彎鉤要伸出;“味”字右邊是個“未”,上橫短下橫長,撇穿插捺舒展。
要點3:師范寫,生仿影、臨寫。投影反饋點評。
(2)指導書寫“桌”“買”。
要點1:“桌”字在書寫時要借助橫中線和豎中線,上下兩部分均勻分布,木字底寬扁字形才穩(wěn)。
要點2:“買”字也要參照橫中線和豎中線定位,橫鉤不宜過長,“頭”字的橫要靠近橫中線,撇從豎中線起筆,收筆長點要有力。
要點3:師范寫,生仿影、臨寫。投影反饋點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起興趣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千人糕》,其中的生字新詞你會
讀了嗎?
(1)出示:糕 ? ?粉 ? ?糖
特別 ?味道 ? 勞動
(2)指名讀,齊讀。
2.能用以上詞語說說你對“千 人糕”的了解嗎?
(1)出示:“千人糕”就是平常的米糕,是用( ? ? ? )做成的。它看起來( ? ? ? ),吃起來( ? ? ? )。因為( ? ? ? ),所以它被爸爸稱為“千人糕”。
(2)同桌練說,指名說。
3.“千人糕”的名字是爸爸給起
的,孩子起初很好奇,后來親眼見過、親口嘗過后又感到很疑惑,最后通過爸爸的一番解釋,又變得十分贊同。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爸爸是怎樣向“我”解釋的呢?打開課文讀一讀。
二、聚焦重點,理清由來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全
文,找找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爸爸向“我”解釋說明了千人糕的由來。
(1)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出示第6~10自然段。
(2)指名讀。
2.圖文對照,學習詞語。
(1)出示:農具 ?甘蔗汁 ?甜菜汁 ?熬糖 ? 就算 ? 包裝 ?送貨 ?銷售
(2)指名讀,注意平翹舌音。
(3)對照課文插圖,找到這些詞語對應的畫面。
相機認識“甘蔗”“甜菜”,這兩個詞語里還有兩個字的意思是相同的呢,你發(fā)現(xiàn)了沒有?學習“甘”“甜”。
出示“甘”的古漢字“■”。講解:“甘”就是用舌頭來品嘗美味,最美味的當然就是“甜味”了,“甜”就是“甘”加個舌字旁,這兩個字還常常合在一起出現(xiàn)——甘甜。
糖是甘甜美味的,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嗎?所以我們把這樣的糖叫“蔗糖”,而種植甘蔗的農民就叫“蔗農”。
(4)觀察“熬糖”的場景圖,用火煮就是“熬”,所以“熬”的下部為四點底。再看廚師用的鏟子,這是熬糖時的工具,那么干農活時候用的工具就是農具。
(5)學習“具”。觀察書空筆順,教師范寫,提醒里面有三橫,三短橫與一長橫之間的距離要勻稱。你知道哪些農具嗎?(出示犁、耙、鋤、鐮、磨等的圖片)“具”還可以組成哪些詞呢?(結合學生回答分類:農具、工具、玩具、餐具;具有、具備、別具一格、具體。)
3.指導朗讀,注意停頓。
(1)將這些詞語送入課文第
8、9自然段。(指名兩生讀)
(2)注意詞語之間用的頓號,
停頓時間要比逗號短。(師示范讀)
(3)誰還能像老師這樣讀?(指名讀,全班評價,齊讀。)
4.難怪爸爸拿起面前的糕,
說——(引讀第10自然段)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眼前的糕經(jīng)過了哪些勞動才來到我們面前的呢?(師結合學生的表達畫出結構圖)
5.對照課文插圖,結合板書說說米糕是經(jīng)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同桌互說。指名說。)
三、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引讀課文結尾,你們在朗讀時強調了“的確應該”,可見你們已經(jīng)體會到了孩子是多么贊同爸爸的想法啊!你們瞧,“千人糕”這個獨特的名字上面原本加的是雙引號,可是放到孩子說的話中,整句話已經(jīng)加了雙引號,所以“千人糕”的雙引號就變成單引號啦!在說這句話之前,你覺得他會想些什么呢?
(1)指名自由表達。
(2)相機引導提升:這塊糕多么來之不易呀!原來有很多人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應該感謝那些默默無聞的勞動者。我們更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能浪費……)
2.其實,我們穿的每一件衣服,用的每一樣文具都是經(jīng)過了很多人的勞動才能來到我們面前的,你能不能根據(jù)圖片提示或自己舉個例子來說一說呢?
(1)出示圖片提示。
(2)生練說,指名說。
四、總結提升,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講了那么多“千人衣”“千人筆”的由來,相信你們和課文中的孩子一樣,不僅非常贊同爸爸的提法,而且也明白了爸爸與孩子談論“千人糕”的用意。記住:我們的美好生活離不開他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勞動為他人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生活。
2.出示“勞”“菜”,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1)共同點:草字頭不要過寬,“冖”和“爫”要扁,三部分要緊湊。
關鍵筆畫:“勞”的“冖”最寬,撇要舒展;“菜”字中“采”的橫要長,撇、捺左右舒展。
(2)學生臨寫,點評修改。
3.出示“甘”“甜”,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1)觀察“甘”字作為部件后的變化。書空“甘”的筆順,教師田字格范寫。
(2)范寫“甜”,“舌”字作為部件橫變提,“甘”字起筆要穿插,作為部件要瘦身。
(3)學生臨寫,點評修改?!?/p>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新北區(qū)新橋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