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軍
摘要:文章對宜昌部分高校訪談在校大學生球類運動損傷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 從中了解在校大學生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其規(guī)律等問題,以此來預防球類運動損傷,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并提出相關對策措施,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更好開展。
關鍵詞:大學生;球類運動;損傷;預防;對策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開展,在校大學生逐漸意識到學習固然重要,但強健的體魄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根本需要。因此,多數大學生都主動投入到球類運動的隊伍中來??茖W合理的球類運動、比賽、教學能促進大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但不合理的運動強度和不科學的訓練方法也會損壞身體健康,造成運動損傷事件的發(fā)生。大學生在球類運動中所產生不同的運動損傷屢見不鮮,為此,應結合各項球類運動技能的特點傳授有關運動生理、運動解剖和運動醫(yī)學方面的的知識及科學鍛煉身體的手段方法, 掌握預防損傷的方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將損傷的發(fā)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這對增強大學生的運動自信心,活躍大學生體育活動和提高球類活動、比賽、教學的效果以及保證高校體育工作全面順利的開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對運動損傷及意義的認知
1.1何謂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是指體育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損傷。在球類運動或者更多的不同活動中發(fā)生運動損傷原因很多,可分為直接原因和誘因,其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視、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技術上的錯誤、運動負荷較大、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不良、組織方法不當、運動粗野或違反規(guī)則、場地設備的缺點、不良氣象的影響等;誘因有:各項球類運動的技術特點和局部解剖的生理特點兩種。我們常見的運動損傷有挫傷、肌肉損傷、關節(jié)韌帶損傷、滑囊炎、腱鞘炎、骨骺損傷、髕骨勞損、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腦震蕩等。運動損傷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例如一些大學生因不重視比賽的激烈性、對抗性,在大球類比賽中造成踝關節(jié)受傷;又如在大球類訓練中,沒有充分地做好準備活動,導致韌帶拉傷等等。因此,球類運動損傷的預防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2 預防大學生大球類運動損傷的意義
我們參加球類運動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祖國服務。如果在參加球類運動時,不重視運動損傷的預防工作,沒有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可能發(fā)生各類不同的傷害事故。輕者影響學習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對國家和個人帶來講是不應有的損失,為此,將會嚴重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因此,積極預防球類運動損傷對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預防大學生球類運動損傷的對策措施
2.1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思想教育
平時加強安全教育,這是事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大學生能否以健康的體魄順利地進行大學課程的學習,更是關系到大學教育成敗的問題,是擺在我們體育教師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務和責任。保障體育課教學中大學生的安全恰恰是我們進行體育教學、比賽的重中之重,為此,在球類運動、教學中要始終強調安全問題。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不僅要充分考慮到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的安全性,更需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避免各種意外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尤其要避免教學、比賽中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因此,思想上應高度重視,不可麻痹大意。[1]
2.2 對大學生進行生理保健知識教育
研究發(fā)現:大學生在球類運動時造成損傷的情況多數集中在手指挫傷、肌肉拉傷和關節(jié)扭傷,而這些既是由球類運動的特點所決定的,也是由人自身的生理結構決定的,如踝關節(jié)的扭傷成為運動損傷的主要現象。教師要在上課時選擇適當的時機,給大學生講解生理保健知識,讓大學生明確自身的弱點,并在以后的學習和運動訓練中加以注意。還要對于運動時受損傷的急救以及恢復手段等進行必要的講解,有助于大學生在受損傷后能減少痛苦和盡快的恢復,有利于后續(xù)教學、比賽內容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加強易傷部位或相對較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它們的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一個積極手段。還有一些運動員的膝關節(jié)存在結構上的缺陷,比如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如:x型腿、0型腿、膝關節(jié)囊及周圍韌帶過度松弛等,更容易造成髕骨內軟骨與股骨髕面軟骨間的異常活動,而導致髕骨勞損。[2]對此,為防止髕骨勞損,可采用“站樁”方法以增強股四頭肌和髕骨功能;為預防腰部損傷,除加強腰背肌訓練外,還應加強腹肌力量訓練,有助于防止脊柱過伸而造成腰部損傷;為預防股后肌群拉傷,要加強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練習等。
2.3對大學生進行準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準備活動是教師進行球類比賽、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后續(xù)比賽、教學內容的前奏。然而通過研究發(fā)現,多數大學生對準備活動的目的、意義存在著認識上的不足,大學生盲目地認為就是隨便壓壓腿、拉伸一下各關節(jié),更談不上進行必要的專項準備活動。劇烈運動前都要認真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內容要根據教學訓練和比賽內容而定,既有一般性準備活動又要有專項性準備活動,使準備活動最后部分的內容與教學訓練和比賽的內容相似。對球類運動中負擔較大和易傷的部位,要特別注意做好準備活動,適當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練習。準備活動的量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氣象條件和教學訓練或比賽情況而定。一般認為,興奮性較低、運動基礎或訓練水平較高、運動持續(xù)時間較短或天氣寒冷時,準備活動的強度可稍大些;相反,對于身體素質差、基礎差的大學生在運動持續(xù)時間長或天氣炎熱時,強度宜小些,時間短些。已傷部位的準備活動要謹慎,全套準備活動要循序漸進,準備活動的量,以身體感到發(fā)熱、微微出汗為宜。
2.4對大學生進行大球類運動時的保護意識
對大學生或經常參加球類鍛煉的人,都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對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人,更要加強醫(yī)學觀察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禁止傷病患者或身體不合格的人參加劇烈運動或比賽。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必要時要請醫(yī)生做醫(yī)學檢查。要認真做好場地、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具的管理和安全衛(wèi)生檢查。對已損壞地設備及時維修,禁止穿不合適的服裝和鞋子參加運動。平時要加強體育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遵守體育衛(wèi)生要求的自覺性。由于大學生進行球類運動鍛煉的時間和經驗有限,在瞬息萬變的球場上,有時由于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差,預計不到自己做的動作可能帶來的運動損傷的發(fā)生概率加大,有可能造成自己受傷,也有可能造成對手受傷。運動損傷的惡性后果是殘酷的,預防運動損傷更是重要的,平時加強安全教育。所以教師在球類教學,運動訓練和比賽中,克服麻痹思想,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意識的教育,認真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發(fā)揚良好的體育道德風貌。
2.5 對大學生進行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教師要根據大學生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術水平,認真研究教材,估計哪些動作不易掌握和哪些技術動作容易發(fā)生損傷,做到心中有數,事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加強全面訓練和基本技術教學。在學校體育工作中,要運用各種形式的身體練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基本技術教學,使大學生正確掌握球類運動中跑、跳、投、踢、轉身、跨步等動作要領,發(fā)展大學生的活動能力。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尤其要注意運動器官的局部負擔量和傷后球類活動的安排,避免單一訓練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負擔量較大。對于活潑愛動的大學生,即使身體出現疲勞時,仍表現出對球類活動強烈的愿望和濃厚的興趣,對此要適當加以調整或抑制,要遵守循序漸進,個別對待等教學訓練原則,運動負荷要逐漸增加。所以教師應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尤其是要加強容易受到損傷部位的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肌肉力量性的鍛煉。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僅能提高球類活動、比賽、教學效果,更能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結束語:運動損傷是影響高校球類活動、比賽、教學和學生課余鍛煉的主要因素,教師在球類活動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和訓練,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預防過度疲勞,切實抓好訓練、比賽后的身體恢復,以減少或預防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為高校球類運動更好、更快的發(fā)展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穎.湖北省高校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現狀與預防對策分析[J].湖北體育技,2008,5(3):321
[2]章笑來.對皖北高校在校大學生膝關節(jié)損傷情況的研究[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9(3):76
(湖北三峽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