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吉
【摘 ? ?要】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助力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更能夠幫助學生增強人文修養(yǎng),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教育 ?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088
語文作為小學教育最基礎和最重要的科目,備受關注,特別是在倡導文化興國和建設書香社會的政策下,社會各方面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高度關注。這也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成為了一個大命題。本文將以此為中心,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此展開分析討論。
一、深刻認識閱讀的意義和價值,傳遞給學生正確的觀念
古話說:開卷有益,講的便是閱讀的意義;杜甫也有言:讀破書萬卷,下筆如有神,體現(xiàn)的也是閱讀的價值之一??梢婇喿x是一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是非常值得人們重視的。學生在少年時期如果能夠樹立良好的閱讀觀念,那必定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必然是積極和正面的。閱讀是能夠陪伴人一生漫長歲月的,在漫漫人生中,我們會因為自己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而在閱讀中有著不同的收獲,也能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通過閱讀而獲得各種人生答案。 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和發(fā)育的一個關鍵時期,是學習能力非常旺盛和學習欲望非常強烈的時期,也是非常需要正確引導的一個時期。所以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將良好的閱讀觀念傳遞給他們,這是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
二、了解學生興趣點,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都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年齡較小,對于大部頭的書或者經典文學他們是沒有什么興趣的,而且對其中的內容也難以理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以此來作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才是教學過程中的上策。
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動植物,教師可以給他們推薦專門為兒童出版的動植物科普書籍,這種書籍有帶彩色圖片,有的還有拼音字母,很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進行閱讀。而且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有的學生喜歡天文地理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從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四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就有《桂林山水》《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等等課文,教師還可以從課文做出延伸,引入一些課外的文章或者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將課堂內外的閱讀同時進行,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還能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有些學生喜歡歷史寓言故事,教師也可以通過《文成公主進藏》《寓言兩則》這些課文進行深入的閱讀訓練。具體的方法和措施有很多,總之對癥下藥才是最關鍵的。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拓寬學生閱讀面
井底之蛙因為困于井底只能看見一小片天空,所以認為世界只有那么大。同理,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閱讀范圍太局限,也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一定不要讓學生閱讀的范圍僅限于一小塊,這樣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是不利的。因此,除了要了解學生已有的興趣點外,教師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沒有被挖掘的興趣點,要將學生的閱讀面拓寬。 例如很多學生不感興趣的文學名著、詩詞經典等等。學生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不了解這些東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涉及到一些相關知識要注意將它們講解的更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在倡導文化自信,文化興國的社會背景下,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學,詩詞的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傳統(tǒng)的文學讀本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是晦澀難懂的,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讀本。書籍其實是人類隱藏的眼睛,而閱讀能夠讓人將這雙眼睛睜開去看世界,閱讀的范圍越廣,看到的世界也更寬廣,所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是非常重要的。
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能力的增強和提高靠的是一日復一日的積累,是水滴石穿的堅持,所以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是第一位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閱讀習慣是非常不好的。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一直堅持,例如每天看多少頁書,頁數(shù)不用太多,重點在于每天都要做到。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例如多長時間看完一本書,對于堅持下來的學生可以給予一些小獎勵,用以激勵學生。多讀多看多記也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將內容讀出來,將喜歡的內容反復多看幾遍。還可以用紙筆將自己特別鐘愛的內容單獨摘抄下來,對于自己特別喜歡的書籍還可以反復進行閱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很多時候就是在這樣的閱讀中,學生慢慢地就領會到了書中的奧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時單獨留出一小段固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例如早讀時間,還有課前三分鐘的時間,這些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如果能夠合理的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日積月累的效果也是很顯著的。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適當進行題目訓練
語文是一門文字學科,書里書外,字里行間蘊藏的情意和哲理,大部分都是需要學生自己用心才能感受到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能夠脫離教師,做到對閱讀內容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觀點。 教師還應該大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多對課外知識進行涉獵。教師可以定期在課堂上舉辦閱讀分享會,讓學生分享自己在一段時間中閱讀過的課外故事、書籍等等,以此激勵學生主動地去尋找書籍進行閱讀。在必要的情況下,為了了解學生對一段文字的認識和理解情況,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題目訓練。借此了解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情況,查看學生閱讀能力的不足,幫助學生及時補齊短板。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許多非常簡單且有效的方法。但是這個培養(yǎng)過程是比較漫長的,需要教師辛勤的付出,也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找對辦法并且一直堅持下去,才能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并且從中獲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洪柳.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7,3(3):154-155.
[2]邢麗嬌.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