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斌
摘 要:某年段某班一女生夜不歸宿,后經(jīng)了解該女生是老大,還有一個弟弟,該家長存在嚴重重男輕女思想,對女兒的教育引導隨意,漠不關心。女生在小學時侯就開始以借口留宿在外,家長也不以為然;后經(jīng)溝通引導,家長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危害性與嚴重后果,從那以后家長有所改變,學生也沒有類似行為再次發(fā)生。但學生類似夜不歸宿現(xiàn)象比以前有所增加,值得思考,是個挑戰(zhàn)——學校教育出問題還是家庭教育出問題還是其他因素?
關鍵詞:家校合力;促進;發(fā)展
大家知道,當前,我國的教育正處于改革深化的時代,國家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立德樹人,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具備研究能力等。以前那種陳舊的傳統(tǒng)教育體系已經(jīng)不適應時代的要求,正慢慢被現(xiàn)代教育體系所取代。孩子教育的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三位一體”協(xié)作的理念已成為共識,但他們各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不能只靠班主任或?qū)W校,而要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力量,特別是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梢哉f,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家長的引導(三觀要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率先垂范與塑造,這是誰也無法代替責任與擔當。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擴展。只有將二者有機整合,教育連續(xù)性的作用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很多家長的對此問題的認識出現(xiàn)偏頗。目前,學校的職責執(zhí)行是有力的,老師們都在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育人工作,但是家長教育這邊出了很大問題,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因此,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引導家長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搭建起一個穩(wěn)固的平臺,促使他們健康成長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大家知道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如果處理不好帶來的是多米諾骨牌似的效應,結果大家是可以想象到的。該怎么辦呢?作為學校有義務利用家長學校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實施家校合作。
什么是家校合作呢?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學校之間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以學校教育為主導地位的狀況。使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家庭方面的積極支持,而家長在教育子女時也能得到來自學校方面的指導與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各司其職。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原因?qū)е录议L的能力素養(yǎng)、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家庭教育有效性底下甚至無效,甚至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相違背。與學校教育的協(xié)調(diào)不夠,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存在較為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尤其是在手段和態(tài)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結合,更形不成合力,也就達不到教育應有的效果。作為學校如何應用家長學校這個平臺,引導家長開展適合孩子自己的家庭教育呢?
一、充分認識家校合作主要存在的問題
1.對家校協(xié)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教師沒有意思教育學生的工作要前置,要利用家長學校這個平臺做好家校合作,引導家長如何教育,總是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或犯錯誤時才想起和家長溝通,這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究其原因是沒有真正把家長的力量納入教育合力中來。同樣,由于家長本身素養(yǎng)處在不足,生活的奔波與艱辛,一些家長也不能正確地理解家校溝通,他們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不能主動融入孩子教育合力之中,片面甚至錯誤認為溝通應該是學校的事,孩子長期呆在學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移交”給了學校,跟我家長沒有關聯(lián),你學校必須替我“養(yǎng)育著”。因此,很多家長不能配合學校完成相應的教育工作更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育管理的工作中來。
2家長學校的形式參與多于實質(zhì)參與,家校溝通的有效性亟待提高,只是在學期初或?qū)W期中或?qū)W期末召開一兩次家長會,其余時間都是為了解決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與個別家長進行溝通。這種家校活動缺乏針對性,家長不能從活動中學到較系統(tǒng)、較穩(wěn)固、切合實際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難以有效開展家庭教育。即使給予家長家庭教育知識,家長所獲得的也只是一些簡單的技能和零碎的知識,無法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體系。
3家校溝通的內(nèi)容片面化,學習方面的問題多于素養(yǎng)品格問題。學生的發(fā)展不僅要提升學習能力,掌握必要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交往,提高核心素養(yǎng),做一個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雙兼?zhèn)涞暮细袢瞬拧5趯嶋H教育中需要糾正這種偏差。
二、如何利用家長學校對家長開展有效引導
1家校齊心協(xié)力做好家庭教育
由于時代的變化,輿論的影響,家長教育子女觀念的變化,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校教育不一致,彼此間的道德底線價值取向也不一致,導致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明或受到誤導,出現(xiàn)迷茫,造成教育困難。蘇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钡赖聹世K和底線價值取向是判斷行為是非對錯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多渠道地溝通,達成一致的道德教育標準,才能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教師才能夠從家長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特點及全面發(fā)展的情況,從而有的放矢,提高教育質(zhì)量。
2學校要引導家長切有效做好家庭教育
望子成龍是每位家長的心愿,每位家長心里也想做一名合格的、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可是有的時候面對調(diào)皮的或叛逆的孩子卻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做。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類型的學生,學校應利用家長學校這個平臺---召開家長會、進社區(qū)進家庭家訪,召開專題講座,利用微信群、校信通等現(xiàn)代通訊手段等方式,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對家長加以指導。譬如專題講座、家長老師互動、點對點面談等,而事實證明,這種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效果甚佳。
總之,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不僅要有學問,更要擁有良好品德修養(yǎng),需要學校的和家長的共同配合與協(xié)作,責任明確,形成合力。
參考文獻
[1]論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三方合力[J].陶萍.銅陵財經(jīng)??茖W校學報2001年02
[2]高考改革,你準備了什么[J].樊學藝.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0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