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內(nèi)容,是保障學生學習效率的前提條件。但由于物理概念較為晦澀難懂,學生常常對概念理解不清,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因此,為了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方便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概念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教師通過運用各種豐富的教學手段,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诖耍疚木透咧形锢砀拍罱虒W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概念教學;課堂運用
引言:
概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在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教學中,由于教師一直占據(jù)著教學的主體,進行概念教學時缺乏科學合理的方法,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缺乏自主思考和概念體系的建立,導致學生學習效率受到影響,并且運用概念時常常出現(xiàn)各種問題,逐漸形成疑難概念,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運用概念教學模式,從而轉變當前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概念
高中物理教學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高效地完成高中物理教學的任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概念教學的重視,幫助學生了解概念的基礎、形成過程及形成方法,從而加強對概念的理解,構建完善的學習體系,從而促使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促使學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物理概念就是物理學中某種現(xiàn)象的一種概括,一個概念的建立常常需要在觀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實或實驗的基礎上,抽象概括一系.列具體現(xiàn)象的共同特征,進而判斷哪些因素是相關因素,從而抓住共同的本質特征”。高中物理概念包含了所有的高中物理知識點,是決定學生物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
(一)借助情景教學引入物理概念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情景教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對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借助情景教學來引人物理概念,從而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物理概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專注度,同時還能有效地降低概念教學的難度,方便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例如:在教學《超重和失重》時,教師可為學生設置一個簡單的教學情景:教師手里捏著一張紙條,紙條的下方掛上一個鉤碼,處于靜止狀態(tài),讓學生進行思考,如何能讓鉤碼將紙條拽斷。這樣的設疑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思考得出向上用力或向下用力都會使紙條被拽斷。然后教師進行實驗操作展示效果,并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情況。然后教師利用彈簧測力計重復上述的實驗操作,使學生清晰地觀看到力的變化,從而感受超重與失重的概念。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如坐電梯等,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借助演示實驗降低概念學習難度
高中物理教學中,大部分的概念都較為抽象,學生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借助演示實驗來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從而方便學生進行理解。例如:在教學關于內(nèi)電阻的知識時,
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過一些相關的知識,但并未涉及到內(nèi)電阻,因此在學習時會存在一些難點,對此,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實驗所需的相關器材進行開放式實驗,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電路,通過調(diào)整開關、變阻器和電壓表的位置,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交流得出,電阻的改變使得電壓表示數(shù)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內(nèi)電阻的概念。
(三)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學生在進行概念學習時,常常會受主觀意識影響,對概念的理解過于表面化,不能認識到其內(nèi)在的含義。對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進行直觀的展示,使學生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在進行《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在地面上對小車用力的實驗視頻,通過改變力的大小分別展示小車速度的不同,從而得出功與速度的幾組數(shù)據(jù),進而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功與速度的關系,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根據(jù)系統(tǒng)化學習提高概念掌握效果
高中物理教師要想提高概念教學的效率,還需要為學生制定系統(tǒng)化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加強對概念的掌握。首先,良好的記憶。記憶并不是對概念進行死記硬背,而是要采取合理的記憶方法來加深對物理概念、公式等的理解,可采用實驗操作、觀看視頻等方式來進行記憶。其次,豐富的積累。學生在對概念完成記憶后就需要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積累,因為物理概念并非是獨立存在的,其大多都涉及多個知識點,這就需要學生自身具有十分完善的知識體系,而知識體系的建立是需要學生不斷地積累所形成的。最后,綜合性處理。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一般都是按照章節(jié)進行的,但每個章節(jié)之間都是存在密切聯(lián)系的,這就需要學生進行綜合性處理,加強各章節(jié)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強新舊知識間的比較,從中發(fā)現(xiàn)異同點,進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
結束語:
總之,概念作為高中物理教學中重難點,需要教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降低概念教學的難度,提升趣味性,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和理解各種概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學好物理打下堅持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立亭.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學周刊,2018(21):92-93
【2】梁國洲.高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學模式的運用【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06):78-80
【3】栗曉光.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