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波
摘要:在小學教育的所有學科中科學教育占到了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學學科的教育引導下,可以更好的啟迪小學生的思維想象力,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很好的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下文就小學科學教育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教學意義
引言:
隨著人們對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不斷重視,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科學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小學生向往科學的思想與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小學科學教育中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若是教學課堂枯燥呆板,不僅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并且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效率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小學科學知識學習的時候,學生若是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僅學習理解的效率非常的低,且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較大。
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使得科學教育內容更加的形象生動化。而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得到了很好的激發(fā),在學生動力與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意識
小學的學習成長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在該階段小學生的思想意識、性格愛好、行為品德都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我國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教育的最終目的進行了重新的定義,不在以學生的應試成績?yōu)榻虒W的唯一標尺,而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最終的小學教學目的[1]。
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教育中,可以讓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科學事例進行透徹的理解與認識,通過小學科學的學習,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啟迪。在小學科學教育的時候,開展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
(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小學科學的教育過程中,需要通過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標,在科學教學的時候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確保學生正確的認識社會中存在的事物,避免學生發(fā)生意外事故。
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常常由于沒有正確的認識,一些具有危險的事物,而引發(fā)一些危險的事情發(fā)生。而生活化的科學教學就是將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具體事情,轉移到教學課堂,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學生們之間相互的討論,從而讓學生正確的辨識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物,科學安全的使用相應的生活工具的,有效的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際應用分析
(一)生活情境的構建
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需要依據科學教學的內容進行生活情境的構建,從而更好的引導小學生進行科學內容的學習。如教育科學出版社小學六年級的科學教學內容《電能與能量》,在實際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們進行合理的分組[2]。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們構建良好的生活情境。如學生們在家的時候,家里突然停電了,家里漆黑一片的,媽媽找來了蠟燭,照亮了房間。過了一個多小時,家里來電了,所有的電氣工具都可以使用了,房間也被照射的非常明亮。在生活情境構建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們進行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學生們說說能量都有那些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進行相互轉化嗎?”
在教學問題提出之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然后進行舉手發(fā)言。 在小學生進行溝通之后,對生活情境中的能量轉換有了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在發(fā)言的過程中還可以聽取其他學生的意見看法。
在學生們進行發(fā)言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們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們學習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科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如電、光、水、聲音等,能量還可以儲存在食物當中,人們通過食用一定的食物獲取足夠的能量。而不同形式的能量還可以進行相互的轉化,如電能、光能、熱能之間可以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進行轉化,電能通過電路與燈泡轉化為光能,在轉化的時候電能也產生了一定的熱能[3]。
在《電能與能量》該節(jié)科學課開展的時候,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習理解相關的科學內容,并且還需要教導學生們遠離一些危險的電力事故,如用電器出現火星和煙霧的時候,需要第一時間去通知家長,不要隨意的進行處理。當家里停電的時候,不要盡情的玩耍,避免磕碰帶來的意外傷害。
(二)生活化內容的探索
在生活化教學策略開展的時候,不能僅停留在說教,需要使用一些教學道具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進行動手實踐,從而更好的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
在上文中講到了《電能與能量》的科學知識,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模擬一次停電,然后讓學生們利用蠟燭進行照亮。當窗簾遮擋了陽光,且關閉了教室的電燈開關之后,教室立刻變得很昏暗,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們點燃一支蠟燭,讓學生們感受光能與熱能的轉化。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將自身的能量轉化為了光能照亮了教室,同時也釋放了一定的熱能。通過學生們動手實踐,對能量存儲的形式與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理解[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通過開展的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想與動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福鑫.“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施[J].名師在線,2019,01:45-46.
[2]李志波.“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實施[J].成才之路,2018,18:14-15.
[3]黃曉紅.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04:30.
[4]公緒凱.淺議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6,08:31.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桃洪鎮(zhèn)長扶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