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有添
摘 要:閱讀與寫作一直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問題,而如何去進行教學也始終是一個難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學生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文章作品,抽象出來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再將其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指導自己的寫作;在寫作中分析對語言的運用、對段落的分析,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字敏感度,指導自己的閱讀。小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的互補,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讀寫結合作出了簡單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引言:閱讀和寫作始終貫穿著小學語文學習全過程,其重要性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常常表現(xiàn)的十分費力,及時閱讀下來也不清楚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知道寫些什么,對于寫作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大多數(shù)學生在寫作時不知道該怎么落筆,寫出來的文章毫無內容,更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因此,如何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便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任務。
一、激發(fā)小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
要想學生對閱讀和寫作感興趣,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小學時代是學生思想最為活躍的時代,正因為如此,學生在知識探索方面也有著極其強烈的欲望[1]。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閱讀和寫作感興趣,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事半功倍。同時血神也會更加喜歡閱讀和寫作,使自身的語文成績有所上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可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學生放寬限制,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遵循本心。學生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不在受到約束,才能對閱讀和寫作產生興趣
另外,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多采用鼓勵、表揚的政策,少批評、打擊學生,在評價學生時多使用正能量的語言。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閱讀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對學生抽象出來、創(chuàng)作出來的好詞好句進行充分的表揚,多多鼓舞學生。小學時期學生更愿意聽到表揚的詞匯,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在閱讀和寫作上更加有動力,更加有成就感。學生長期受到表揚,會更加熱愛語文,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目標。
二、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引導
優(yōu)秀的素材始終是支撐小學生文章的主體,使文章更加豐富飽滿[2]。小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如果忽視積累素材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在寫作時常常就會造成文章空洞、單薄。所以,小學生在寫作時,豐富知識儲備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斷積累知識,將積累的文學素材運用到寫作中,才能使自己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章更加有情感,文章更加飽滿。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段落、故事,大腦里有東西了,寫作能力自然就會提升上去了。才可以在寫作時信手拈來、倚馬可待。
所以,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更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時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在閱讀過程中將好的素材積累下來,運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教師要多多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所謂藝術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小事入手,在生活中抽象出來寫作素材,多留心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寫作時,寫出來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寫出來的文章更加可靠。此外,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朗讀、摘抄、背誦傳統(tǒng)的中華古詩詞,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優(yōu)美古詩詞都是可以直接拿過來作為素材運用到寫作中的,學生在積累古詩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自己在寫作之中有內容,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小學生造詞造句的能力
多讀書、讀好書是培養(yǎng)小學生造詞造句能力的一種最直接的方法,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小學生的語文教材長時間不更新,需要學習的知識也長時間不需要變更,學生長時間的閱讀教材難免會有枯燥、厭煩的感覺[3]。長時間這樣不僅會降低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語文成績一落千丈。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充分鼓勵和支持小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的、有意義的課外讀物,小學層次的課外讀物大多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其內容和形式都比較新穎,小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可以豐富自己頭腦,也可以提升自身的閱讀寫作能力,在遇到一些好的句子、詞匯的時候教師應鼓勵學生將其整理下來,在日后學習過程中將其運用出來。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造詞造句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升上去了。
教師也需要在小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引導他們在特定的語境、環(huán)境之中去分析句子、詞匯的意思,從而使小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把握作者的本意。小學生需要在閱讀之中學習作者多種方式的表達手法,慢慢地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思路,從而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有深度,多分析文章的句子結構,為以后的寫作夯實基礎。
在培養(yǎng)小學生造詞造句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耐心,教師需要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領悟的過程,它從來是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需要多引導學生,讓小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同時更要注重小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豐富小學生的文學底蘊,提升小學生的文字敏感度,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目標[4]。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的教學之中,小學語文教學更是一樣,閱讀與寫作始終是辯證統(tǒng)一的,二者相輔相成,在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之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閱讀能力的進步提高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進步促進閱讀能力,二者從來就不是相互獨立的。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重視這一理念,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之中可以將二者列入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小學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并且,小學生兼顧閱讀和寫作業(yè)可以使自己的語文學習事半功倍。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語文教學課堂之中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的進行結合,以讀寫結合的方式帶動課堂效率,達到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柰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金鵬莉.小學語文課堂中讀寫結合教學現(xiàn)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7.
[3]徐丹.小學中年段讀寫結合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7.
[4]李娜.小學高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案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