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燕
摘?要:審計管理模式就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特定功能強的審計標準模式,其目的是為了完成審計任務。本文主要針對基層審計管理的協(xié)同模式提出一些見解。
關鍵詞:基層審計管理;協(xié)同模式;完善措施
縣級審計單位是我國最基礎審計單位,它也是維持我國審計工作正常運轉的基礎單位。但是縣級審計機關在在日常的審計工作中往往會面臨著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單憑個人能力是很難解決的。怎么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是落實審計工作,保證區(qū)域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的首要工作。
一、審計管理模式的簡要介紹
(1)審計管理模式的性質
根據(jù)我國審計單位的管理工作內容來看,我國的審計管理的模式屬于行政型的管理模式。對公共事務所進行的管理稱為公共管理,而行政管理與公共管理是屬于一種類型,因為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處理國家事務,這類事務大到兩國外交,小到區(qū)域管理;再看公共管理的主要工作,同樣上至外交、維和,下至交通、環(huán)保。行政管理的工作任務與公共管理的工作任務大差不差,只不過是把國家事務換了一個說法,但是究其根本,工作的內容沒有本質上的變化。通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審計管理不僅僅是行政管理,還是公共管理。
(2)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要求
要以現(xiàn)實的審計管理背景作為基石,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實際情況,要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先決條件,用來促進當?shù)貐^(qū)域的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進而滿足現(xiàn)代經濟管理所提出的要求。要采用科學的方式建立審計管理模式,依據(jù)數(shù)學中的方法對審計管理模式進行分析研究,而不是空談,要用實際的數(shù)據(jù)來說話。
不能毫無目的性的進行審計管理模式的建設,要根據(jù)實際的理論進行指導,合理的采用。要以一定的理論依據(jù)作為指導,不能只是一味的說空話。
(3)建立審計管理模式的意義
1.方便認識審計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由于建立審計模式,使得我們對于審計事物在不同情況下的特點、規(guī)律得到很好的掌握。并且對其內部的規(guī)律變換以及外部的形態(tài)轉換得到掌握,進而方便我們合理的采用這些信息,去使得我們更好的管理審計模式。這樣也把本來晦澀難懂的復雜審計事務變得易于觀察、理解,方便工作的進一步實施。
2.有助于對審計改革發(fā)表建議。把審計管理模式與實際審計管理工作放到一起,兩者進行比對??梢苑矫嫒藗兦逦髁说陌l(fā)現(xiàn)不同點,進而對比發(fā)現(xiàn)審計管理模式在實際審計管理工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以此為出發(fā)點,分析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提出解決的方案。這樣通過比對、分析所提出的意見、方針,更加有利于審計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推動審計事業(yè)的前進。
3.有利于審計在實踐中的實施。審計模式的標準化建設十分重要,它可以對審計事務發(fā)展提出規(guī)范標準。把審計管理模式與實際審計管理工作放到一起,兩者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同,對于那些與審計管理模式標準相契合的地方,不能放松,繼續(xù)努力。對于那些與審計管理模式標準相不契合的地方,理性看待,找出問題所在,制定出解決方案。根據(jù)審計管理模式的發(fā)展規(guī)律,判斷出在之后一段時間審計模式的影響因素會發(fā)生的變化,進而可以提前做出準備,從現(xiàn)在就開始實施手段,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審計的作用??梢栽趯徲嬤^程中有效的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當前,在審計前期、中期、后期中有效的應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通過改進和優(yōu)化審計模式,能夠達到審計監(jiān)督全覆蓋的目的,特別是基于組織管理方式的協(xié)同性來講,可以完成審計業(yè)務的一體化操作??梢詼p少資源過度輸出。在協(xié)同審計的過程中,能有效地審核和整理數(shù)據(jù),能夠降低時間以及空間的約束,綜合性使用各項資源,進而提升審計效率,促使審計工作良好開展。
二、目前我國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1)基層審計人力資源不足
就目前來說,我國基層審計機關的人力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缺陷,遠遠達不到人力資源的要求。在基層審計機關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矛盾,審計事務的工作數(shù)量龐大,但只與之相對應的審計人員卻少之又少,完全不足以完成這樣龐大的工作數(shù)量。基層審計機關工作量眾多,不只是需要完成領導所布置的審計項目工作,還需要對本區(qū)域政府所下達的審計項目進行審批。由于基層審計機關人員已經供不應求,所以位于第一線的審計工作人員更是少之又少了。還有,有絕大部分基層審計工作人員對于上面所提出的新型任務無法勝任,面對信息化的審計工作,常常束手無策,而專精這方面的審計工作人員卻是屈指可數(shù),所以基層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難度可想而知。
(2)基層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條件不容樂觀
時代發(fā)展到了今天,仍有些人認為審計單位的工作就是翻賬本,雞蛋里面挑骨頭,對審計工作沒有合理的、全面的認知,面對審計工作通常不愿意配合。甚至在一些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工作時,經常性會遭到被審計單位的冷臉相看,要么就是相關人員不配合,要么就是不給予審計材料的提供,處處為難審計工作人員讓本來就困難的工作更加難以進行?;鶎訉徲嫏C關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往往要其他部門積極配合,但是在面對一些違法亂紀的審計工作時,經常會受到阻礙。當遇到高層領導時,很難處理,既怕得罪了領導,又怕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對審計工作的心理造成諸多不便。
(3)基層審計培訓存在缺失
目前階段,政府資金投入的方面越來越多,這也就讓基層審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審計人員在大部分時候都在進行審計工作,并且工作量很大,導致了許多審計人員都沒有時間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在最近幾年,審計新型方法的出現(xiàn),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的普及,讓一些沒受過系統(tǒng)培訓的審計人員在面對信息化的審計工作手足無措。還有一個原因,許多地區(qū)進行審計人員培訓的時間很是緊迫,要學習的方面又多,面對一些比較復雜,難度較高的學習內容,審計人員由于學習能力的不同,有些審計人員經常會無法短時間內掌握所學內容。
(4)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所存在的問題
審計質量控制是審計工作中重要的一環(huán),必須嚴格把控審計人員在工作時候的工作質量。使用審計質量控制的要求,對審計工作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只有確保審計工作全過程中質量的控制,才能使得審計工作的質量得到保障。
(5)績效考核體系建設所存在的問題
績效考核是審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對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評判的重要標準。因此,對于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當前審計模式來說,絕大部分的基層審計機關仍然缺乏完善的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對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的績效與能力無法直觀看出來。也就是因為績效考核體系的不健全,導致一些審計人員在工作中渾水摸魚,能偷懶就偷懶,對工作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責任心,自我管理能力差勁。這樣對于那些每天兢兢業(yè)業(yè),認真完成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就顯得十分不公平。長期這樣下去,會在工作環(huán)境內產生一種懶惰、應付了事的氛圍。因此,為了杜絕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變得刻不容緩,這直接關系到了審計工作能否繼續(xù)開展。要嚴格制定獎罰體系,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審計工作人員進行獎勵、提拔,在精神上、物質上兩方面進行獎勵。相反,對于那些平時工作就懶懶散散,對付工作敷衍了事的審計工作人員,進行批評,開會批斗、教育,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所犯問題的嚴重性,必要時進行一些處罰。評選出優(yōu)秀工作人員,進行榮譽獎勵,讓所有人認識到努力工作所帶來的榮譽感,鼓勵審計人員之間互相勉勵,營造出一種和諧、積極向上的審計工作氛圍。
三、對于完善、創(chuàng)新基層審計管理所提出的建議
(1)建立健全審計人力資源整合制度
基層審計工作的人力資源本就缺乏,因此更要注重審計人員的合理配置,通過一些科學的方法讓審計人員最大程度地開發(fā)自身潛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資源整合制度,促進審計人員之間的協(xié)同效應,彼此之間互幫互助,在面對一些比較繁瑣的審計任務時,合理分工,把每一部分的工作分配到具體的個人,對一些工作能力強的審計人員,可以讓他帶動一些審計工作經驗不足的新人,最大程度開發(fā)每一位審計人員的潛力,在工作中互相扶持,彼此共同進步,形成一個同心協(xié)力、密不可分的審計工作團體。
(2)建立健全審計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制度
把理論放到實際工作中來,系統(tǒng)的全面的看待審計培養(yǎng)制度,發(fā)現(xiàn)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首先對理論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現(xiàn)在已經進入了新時代,老派的工作理念要及時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制定出符合現(xiàn)今時代發(fā)展的新型審計理念,用來適應各種新型審計工作;其次要進行審計工作中的創(chuàng)新,在以往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經常都是各干各的,彼此之間沒有合作,這在過去或許行得通,但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就不太行了,由于信息化的普及,審計工作也要面臨信息化的創(chuàng)新,但是大多數(shù)人員都不能掌握信息化這項專業(yè)技能,因此會對工作帶來阻力。面對這種情況,審計工作人員就不能還像以前那樣各干各的,要學會彼此之間相互配合,面對難以進行的工作時,及時向他人請教,同時在他人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著重注意團隊化的培養(yǎng),彼此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交流工作經驗,善于分享,營造出一種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團隊協(xié)作的工作氛圍,打造出一支學習能力強,創(chuàng)新意識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強的新型審計工作團隊。
(3)建立健全審計質量管理體系
審計質量管理體系十分的重要,審計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好壞。因此要著重注意審計質量管理的規(guī)范化建設,基層審計單位要面對各種不同專業(yè)的審計工作,因此更要注重審計工作的細節(jié)之處,在面對不同情況時進行不同審計工作的開展。要善于根據(jù)當?shù)貙徲嫷奶攸c,將經實踐證明比較成熟的經驗和方法拿來自身使用,并且以法規(guī)的形式加以固定: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并在不同時情況之下做出相應的調整,適時進行調整和完善,建立健全審計質量控制的制度化建設。
(4)注意協(xié)調績效評估和其他人事及審計管理工作
在進行審計績效考核時,還應該注意不能影響正常的審計管理工作,不能說是為了進行審計的績效考核就當?shù)⒄`了正常審計工作的進行,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審計工作,若是因為進行審計的績效考核影響了正常的審計工作進行,那就顯得因小失大,所以要平衡好兩者的關系,同時抓住,任何一個都不能掉隊。再有就是協(xié)調好與人事管理的關系,通過審計的績效考核結果,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審計工作人員,可以把審計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提拔的參考資料,給予這類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審計人員一些必要的好處,但是對于那些審計績效考核嚴重不達標的審計人員,必須嚴格處治,必要時讓人事管理介入,進行警告教育,批評處罰不是目的,所做的這一切,最終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審計管理協(xié)同模式更好推進以及完善。
(5)激發(fā)審計人員參與績效評價的積極性
為了達到通過績效考核這個手段來使得審計人員工作更好進行這一目的,同時把績效考核中一些被審計人員不合作現(xiàn)象消除,最簡單且效果直觀地方法就是把“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貫徹到審計工作中來。眾所周知,之前由于審計工作的績效考核不健全的問題存在,使得很多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中不認真進行審計工作,利用審計的績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偷懶,讓本來工作量就繁多的審計工作更加的難以進行,而對于那些認真對待審計工作的審計工作人員來說,那些人偷懶剩下的工作都要由他們完成,面對眾多的工作量,勢必會讓審計工作的質量難以保證。而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審計工作績效考核體系的不健全,所以,建立健全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已經成為了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通過建立健全審計工作的績效考核體系,把審計工作中的具體任務進行分工,每一個人的工作都落實到個人,并對此進行記錄,防止出現(xiàn)一人偷懶全體審計工作人員工作量增加的現(xiàn)象。對每一位審計人員所要進行的工作進行細致的劃分,進而方便觀察出每個審計工作人員對于審計工作的完成程度。但是,僅僅只是完成還是不夠的,還要對審計人員的審計工作質量進行評判,防止有些審計工作人員為了完成審計工作量的指標對審計工作敷衍了事,應付審計工作。這種現(xiàn)象不僅僅會對團隊名譽造成影響,還會對審計工作的質量產生嚴重的不合格。建立健全審計工作的績效考核體系,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方便管理人員一眼看出這其中的問題。對那些平日里不好好進行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批評,必要時也可取消他的工作獎金、福利,不能心慈手軟,要嚴格把控。對于那些工作量圓滿完成,并且審計工作質量優(yōu)秀、達標的審計工作人員要提出表揚,這種表揚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表揚,要對這些工作認真的審計人員進行獎勵的發(fā)放,比如年終獎金的提升,甚至那些對于長期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審計人員,可以考慮進行工作崗位的提拔。通過這些獎罰手段,讓審計工作人員意識到審計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程度,以那些審計考核優(yōu)秀的人員作為榜樣,激勵每一位審計工作人員積極參與績效考核的工作中來,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四、結語
審計管理是審計和管理相互結合的產物,合理地使用管理方式對審計工作進行幫助與完善是一個重要的任務,所以管理事業(yè)必須與審計事業(yè)同步發(fā)展。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完善基層審計管理模式已然成為了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陸輝榮.淺談基層單位內部審計管理[J].廣西電業(yè),2015(10):36-38.
[2]賈春澤.審計項目管理措施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3(19):50-51.
[3]孫宇寧.建立、完善和優(yōu)化審計管理機制思考[J].大慶社會科學,2013(04):59-60.
[4]夏明省.十九大精神如何在基層審計工作中落到實處[J].審計月刊,2018(04):18-19.
[5]浦燕.淺議基層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質量管理[N].江蘇經濟報,2013-04-11(B01).
[6]韓春暉,易曉娟.關于強化基層外貿企業(yè)內部審計管理職能的幾點思考[J].對外經貿財會,199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