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鋼,黃鄧高,梁 穎,王偉鋒,符先先,袁 峰
放射性唾液腺損傷是頭頸部癌癥放射治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1-2],鼻咽癌是華南地區(qū)高發(fā)腫瘤,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主要根治性手段,97.9%的鼻咽癌患者放療后會發(fā)生放射性唾液腺損傷,臨床表現(xiàn)為口干、吞咽和發(fā)音困難、味覺喪失、念珠菌感染、齲齒等[3-5]。唾液腺由一些腺泡細胞組成,對放射線敏感,放射性唾液腺損傷主要是損傷腺泡細胞[6-7]。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不同胚層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有研究報道其已誘導出神經(jīng)細胞、脂肪細胞、骨細胞等[8-9],向唾液腺腺泡細胞的分化也有動物細胞實驗獲得了成功,為臨床唾液腺腺泡細胞損傷的修復開辟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法[10]。本研究觀察了Notch信號通路在骨髓MSCs分化成唾液腺腺泡細胞過程中的作用,為MSCs分化成腺泡細胞的調(diào)控提供更多的靶分子。
1.1 實驗動物和試劑 40只1周齡健康雄性SD大鼠和40只6~8周齡健康雄性SD大鼠購自海南醫(yī)學院動物實驗中心,DMEM/F12 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鏈霉素、胰蛋白酶、Ⅱ型膠原酶購自美國Sigma公司,Notch、α-淀粉酶抗體購自美國Cell Signal公司,F(xiàn)ITC標記二抗購自美國RD公司,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科技技術有限公司,分層培養(yǎng)Transwell小室購自美國Corning 公司。細胞培養(yǎng)箱購自美國Thermo公司,流式細胞儀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
1.2 骨髓MSCs的分離和鑒定 用頸椎脫臼法處死6~8周健康SD大鼠,無菌分離股骨及脛骨,剪斷兩端,注射器吸取DMEM/F12培養(yǎng)基沖洗骨髓腔,加入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鏈霉素,37 ℃和5% CO2條件下培養(yǎng)24 h,24 h后去除懸浮細胞,保留貼壁細胞。MSCs的鑒定采用驗證其向脂肪細胞分化的潛能,貼壁細胞加入誘導劑繼續(xù)培養(yǎng)2周,油紅-O染色觀察脂肪細胞分化情況。
1.3 唾液腺腺泡細胞的分離和鑒定 用頸椎脫臼法處死1周齡健康SD大鼠,75%酒精浸泡5 min,摘除雙側頜下腺,去除腺體周圍被膜、脂肪和結締組織,將腺體剪成1 mm3左右組織塊,0.125%Ⅱ型膠原酶37 ℃水浴消化40 min,吹打組織制備細胞懸液,培養(yǎng)于腺細胞專用培養(yǎng)基,利用差速黏附法純化腺泡細胞,純化的細胞爬片后,4%多聚甲醛固定,免疫組織化學染色,α-淀粉酶染色陽性為腺泡細胞。
1.4 骨髓MSCs的誘導分化 Transwell小室分上下2層,中間有生物膜相隔,上下層細胞不會接觸,但細胞分泌的因子可相互影響。實驗分為誘導分化組和對照組,誘導分化組:上層MSCs、下層腺泡細胞,MSCs∶腺泡細胞=1∶4,對照組:上下層均是MSCs,1×104/孔。培養(yǎng)2周后,收集細胞上層MSCs細胞,流式細胞儀檢測淀粉酶抗體染色陽性的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情況。
1.5 Notch蛋白的檢測 實驗分為4組,每組各10只。A組:上下層均是MSCs;B組: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共培養(yǎng);C組: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共培養(yǎng),加入Notch激活劑Jagged1;D組: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共培養(yǎng),加入Notch抑制劑DAPT。培養(yǎng)2周后,收獲上層MSCs,Western blot測定Notch蛋白表達情況,SDS-PAGE凝膠分離蛋白,電轉膜后,封閉液孵育膜1 h,加入Notch1抗體過夜孵育,加入二抗孵育2 h,化學發(fā)光法檢測Notch蛋白表達。流式細胞儀檢測不同分組上層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情況。
1.6 腺泡細胞的流式細胞儀檢測 制備的單細胞懸液,調(diào)整細胞密度為1×105個/ml,取200 μl加入淀粉酶抗體一抗和FITC標記二抗,室溫孵育1 h,流式細胞儀檢測抗體標記陽性細胞所占的比例,簡述如下:前向散射光和側向散射光做門R1,去除細胞碎片,關聯(lián)R1,F(xiàn)L1通道設置R2,檢測FITC陽性細胞的比例。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兩組獨立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LSD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Transwell小室共培養(yǎng)誘導了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 分離的骨髓MSCs貼壁生長,均一的長梭形,誘導2周后油紅-O染色,胞漿內(nèi)可見紅色脂滴。制備的唾液腺腺泡細胞差速黏附法去除成纖維細胞,細胞鋪滿培養(yǎng)皿6~8 d傳代1次,第3代時細胞爬片,α-淀粉酶免疫組化染色,見細胞α-淀粉酶陽性。Transwell小室混合培養(yǎng)后,流式細胞儀檢測小室上層MSCs中α-淀粉酶陽性的腺泡細胞比例,結果顯示,誘導分化組α-淀粉酶陽性細胞的比例為52.34%±8.26%,對照組未檢測到陽性細胞。見圖1。
圖1 對照組(A)、誘導分化組(B)腺泡細胞的流式細胞儀檢測
2.2 Notch蛋白在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從圖2可見,B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A組。C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B組。D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B組。從表1可見,流式細胞儀檢測A、B、C、D組上層MSCs中α-淀粉酶染色陽性腺泡細胞的比例分別為0、52.34%±8.26%、66.72%±9.43%、38.55%±6.81%,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圖2 Notch信號的Western blot檢測
注:A.上下層均為MSCs;B.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C.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加入Jagged1;D.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加入DAPT
表1 不同分組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的比較
注:*與A組比較,P<0.01;#與B組比較,P<0.05;△與C組比較,P<0.01
放射性唾液腺損傷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因此,仍然缺少特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11-12],臨床上的治療多是針對癥狀的姑息性治療,例如,使用唾液替代物或唾液分泌刺激膽堿能劑。代用品幾乎不可能復制天然唾液的所有功能,膽堿能藥物雖然可以刺激未受損腺體的天然唾液分泌,但是長期服用后的出汗、過度流淚和胃腸道疼痛等不良反應,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新的不利影響[13-15]。
MSCs最大的特點是在合適的條件可分化為各種來源的細胞,其作為種子細胞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yī)學領域[16-17]。祁荊荊等[18]在頜下腺注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干燥綜合征,發(fā)現(xiàn)了修復受損腺泡細胞的作用。筆者前期動物實驗研究顯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以發(fā)揮治療小鼠放射性唾液腺損傷作用[19]。本研究在此基礎上也構建了誘導MSCs分化成唾液腺腺泡細胞的3D細胞培養(yǎng)系統(tǒng),結果顯示,誘導分化2周后,52.34%±8.26%的MSCs分化為α-淀粉酶陽性細胞的腺泡細胞,與梁亮等[20]的轉化效率相接近。研究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的機制,對于提高轉化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21]。王繼榮等[22]研究顯示,Notch信號在骨髓MSCs的分化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Notch信號通路廣泛存在于動物和人體,進化上高度保守,參與胚胎、細胞發(fā)育。維持造血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調(diào)節(jié)血管生成,其主要的生理功能體現(xiàn)在調(diào)節(jié)細胞分化與組織發(fā)育上[23-24]。Notch信號通路對MSCs的分化起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Notch通路可促進MSCs向成骨細胞分化,Notch通路的激活是啟動軟骨細胞分化的關鍵[25-26]。圖1顯示,B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A組,說明上層MSCs和下層腺泡細胞共培養(yǎng)較單獨的MSCs 培養(yǎng)Notch蛋白表達量升高,存在Notch通路的激活。C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B組,說明加入Notch信號激活劑后,蛋白的表達顯著升高。D組Notch蛋白表達量顯著高于B組,說明加入Notch信號抑制劑后,蛋白的表達顯著減低。流式細胞儀的檢測結果也顯示,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在誘導上層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過程中發(fā)揮了作用,隨后加入Notch信號激活劑或抑制劑后,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的比例也會相應增強或減弱。提示Notch通路的激活在誘導MSCs向腺泡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調(diào)節(jié)Notch通路有可能調(diào)節(jié)MSCs轉化為唾液腺腺泡細胞的效率。
綜上所述,MSCs向唾液腺腺泡細胞分化過程中Notch通路激活,激活或抑制Notch通路可以增強或減弱MSCs轉化為唾液腺腺泡細胞的效率。但是本研究僅僅是體外實驗階段,體內(nèi)注入MSCs后,能否到達唾液腺分化為腺泡細胞,還有待進一步實驗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