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瑜,張 靜
(1.佳木斯市傳染病院消化內(nèi)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0;2.牡丹江醫(yī)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肝臟的炎性病變,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xiàn)為肝功能受損和肝纖維化,臨床通過觀察肝功能指標和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指標的變化情況推斷病情的變化情況[1]。肝纖維化是各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進展至肝硬化的必經(jīng)階段,而研究發(fā)現(xiàn)肝纖維化是一種動態(tài)發(fā)展的可逆性疾病,也就是說,干預肝纖維化的發(fā)展過程,就可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病率[2]。2017年10至2018年10月間在我院應用恩替卡韋聯(lián)合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患者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2017年10至2018年10月間我院門診收治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78例,隨機分成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8例。診斷均符合2015年10月由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聯(lián)合修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3]。治療組40例,男性 23例,女性17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1.35±8.42)歲。病程3~7.5年,平均病程為(5.97±2.31)年。對照組38例,男性 21例,女性17例;年齡37~63歲,平均年齡(40.23±7.95)歲。病程3.5~8年,平均病程為(6.97±1.28)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和化驗室檢查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入選標準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1]; ②入選前3個月內(nèi)沒有經(jīng)過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抗肝纖維化、抗病毒等治療。③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向患者進行知情宣教并志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3 排除標準①對本次觀察治療使用的藥物過敏或有藥物禁忌的患者;②合并其他類型病毒性肝炎、肝癌、酒精性肝病或合并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病變的患者;③伴有性病、艾滋病、結(jié)核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妊娠或處于哺乳期的婦女。
1.4 治療方法治療前,兩組患者全部禁煙酒,停用一切具有肝臟毒性的藥物,給予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的食物;采用常規(guī)護肝治療。治療組全部給予口服恩替卡韋分散片(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生產(chǎn),批號: 20150117) 治療,0.5mg/次,每日一次口服。同時加用安絡化纖丸(森隆藥業(yè)有限公司)6g/次,每日三次口服;對照組僅采用恩替卡韋分散片0.5mg/次,每日一次口服。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和一切免疫抑制劑,兩組療程均為6個月。
1.5 觀察指標(1)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治療前后采用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HBV-DNA水平,血清肝纖維化指標透明質(zhì)酸(HA),III型前膠原氨基端肽( PIIINP),層粘連蛋白(LN),IV型膠原(CIV)。(2)肝功能指標: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 、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堿性磷酸酶 (ALP) 、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γ-GT)。
1.6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 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患者肝功能兩組患者ALT、AST 、ALP、γ-GT治療前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標變化的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兩組患者HA、LN、PCIII、IVC治療前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和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變化的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慢性乙型肝炎是HBV持續(xù)感染引起的肝臟炎癥反應性病變,疾病對肝臟造成漸進性的損害,病程較長,早期臨床癥狀和體征不明顯,肝臟與HBV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肝彌漫性損害,導致肝內(nèi)結(jié)締組織異常增生[4]。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目前多以有效抗病毒為主,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 HBV復制,減輕肝細胞的炎癥反應及肝纖維化進程,延緩和減少肝臟纖維化的發(fā)生,進而減輕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生活質(zhì)量[5]。常用有核苷類似物及干擾素,但干擾素療效不是很理想,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抗肝纖維化治療也是以抗病毒治療為主,恩替卡韋是一種高效的選擇性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能強效抑制病毒,且不容易出現(xiàn)耐藥,有著高耐藥基因屏障;是臨床推薦的一線單藥抗病毒藥物[6]。安絡化纖丸是中成藥,主要由地黃、三七、水蛭、牛黃、僵蠶等組成[7],具有健脾養(yǎng)肝、涼血活血的功效,通過疏通肝血流、保肝護肝、治療肝纖維化的作用不僅有效改善癥狀和體征,恢復肝功能,尤其具有較好抗纖維化作用。安絡化纖丸能夠通過抑制纖維增生刺激因子,活化肝星狀細胞的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抑制和溶解膠質(zhì)纖維產(chǎn)生,激活膠質(zhì)酶,加速纖維化的分解,延緩肝纖維化的進程;其中三七是傳統(tǒng)護肝藥物,能夠保護肝細胞,抑制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的增生。鱉甲以促進肝竇內(nèi)皮細胞供氧,抑制纖維母細胞轉(zhuǎn)化,使肝臟纖維化程度減輕[8]。地黃、水蛭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促進膠原纖維降解和吸收的作用,從而逆轉(zhuǎn)肝纖維化[9]。本次通過對 78 例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觀察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肝功能、肝纖維化血清指標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同時顯示肝功能、肝纖維化血清指標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采用安絡化纖丸聯(lián)合恩替卡韋能治療,能明顯改善肝臟功能,明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性反應,提高肝纖維化血清指標明顯,安絡化纖丸促進恩替卡韋發(fā)揮抗病毒效應,提高了機體免疫功能,延遲了肝損傷及炎性反應發(fā)生的進程。
恩替卡韋和安絡化纖丸的聯(lián)合用藥,能夠有效延緩肝纖維化進程,改善肝臟功能。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盡管還不能完全的阻滯和可逆,但可以有效的減慢肝纖維化的病程,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