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為了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物理成績,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應積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注重落實趣味化教學法,通過播放教學課件、制作實驗器材、運用游戲化教學法以及提出問題、引起懸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教材中的物理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思考、探究、分析、歸納等,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趣味化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趣味化教學法;應用
一、 前言
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總結得出,物理教學效率低下,主要因素在于教師運用的教學模式比較死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以講解知識為主,忽視課堂的趣味性,很難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改變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針對如何應用趣味化教學法進行探究,以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趣味化教學法應用的意義
高中物理教師要想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必須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這一點后,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運用趣味化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從多個方面改進教學策略,第一,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內容豐富的課件,在講解物理教學內容時,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直觀生動地展示教學課件、微視頻等等,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投入教學過程認真學習知識,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第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應用問題教學法,巧妙設疑,精準設問,創(chuàng)設趣味性和開放性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探究教學內容,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僅思維活躍,還能夠感受到物理課堂非常有趣,進而主動思考。
教師應讓學生在深思熟慮中總結所學知識,切實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對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感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更加積極總結教學內容,當學生感受到物理課堂具有趣味性后,熱情高漲,進而以良好的狀態(tài)學習和探究,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漸增強,由此可知物理教學中應用趣味化教學法的重要性。
三、 高中物理教學中趣味化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 制作教學課件
高中物理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功能,在網(wǎng)上查找或自己拍攝與課程相關的資料、視頻、圖片等,將獲取的教學資源制作成課件,也就是說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物理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運用全新的教學手段生動展示想要表達的內容,利用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使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化、立體化,不僅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學生聽課件中播放的音頻,聽覺上也得以強化,能夠快速了解課堂要學習的知識點,并在學習過程中對物理課程產(chǎn)生興趣,從而使學習活動更加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同時深入理解抽象的教學內容,
在理解之后,掌握物理概念、規(guī)律、原理就會容易很多,從而使學生不再運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懂得先理解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由此可知,教師制作課件,使物理知識趣味化、立體化,學生快速牢記和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有所提高,表明趣味化教學法具有應用價值和意義。
(二) 制作實驗器材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運用趣味化教學法,應用過程中應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創(chuàng)新制作實驗器材,多做現(xiàn)象明顯又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使學生感覺物理實驗非常有趣,物理現(xiàn)象真實可信,物理規(guī)律蘊含其中,實現(xiàn)了物理教學趣味化的目標。
例如:學習“受迫振動與共振”時,教師可以找一塊小木板,上面插上兩到三根長度不同的細鋼絲,來回推動木板鋼絲擺動,改變頻率可以使其中任意一根鋼絲振動幅度最大,簡單的器材隨手實驗,就使受迫振動與共振現(xiàn)象躍然眼前。在學習“機械波的干涉”時,用舊的電磁打點計時器拆去打點針,拴上一根細棉線,就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現(xiàn)漂亮的駐波,加強區(qū)和減弱區(qū)相間隔不再是一句空話,加強區(qū)振動始終加強,減弱區(qū)振動始終減弱,也不用費盡口舌,如此這般必然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三) 引入游戲教學法
高中物理教師應用趣味化教學法時,應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游戲性的活動,通過引入游戲化教學法,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化、趣味化的教學活動中,認真探究,積極思考,學生的思維更嚴謹,頭腦更靈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為學生日后更好地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快速認清本質明白道理,并使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進一步得到提高。
例如:學習“波的形成與傳播”時,教師先講解新知識,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此起彼伏”的波浪式游戲,再當場拍下視頻播放出來供游戲參與者觀看,同時讓學生對照視頻講解波的形成與傳播的要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以及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四) 運用問題式教學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認識到運用趣味化教學法的必要性,可以依據(jù)教材內容提出有趣的問題,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使學生對探究答案、解決問題感興趣,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感興趣后,主動帶著問題思考課本中的物理知識,并自主歸納知識點,使學生在探究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明確課程的重難點,完成學習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學習“受力分析”時,教師可以設置分析誰受力,它首先必須受到的力是什么力,如果只受這個力會怎么樣,接下來哪個力會阻止它,如果還不行哪個力又會出現(xiàn)等一系列既通俗又合理的問題,讓學生自主進入受力分析的程序,使物理課堂趣味化,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得出結論,同時讓使學生自主總結,有效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最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 總結
綜述,多數(shù)學生感覺物理難學,有的很用功但難以提高物理成績,對于這一現(xiàn)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高度重視應用趣味化教學法,精心設計制作課件、運用游戲化教學法、設置恰當?shù)膯栴}以及多做演示實驗,通過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能夠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牢記教學內容,自主解決問題,必然會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付英瀟.談趣味化的高中物理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94.
[2]王啟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58-59.
[3]郝祥虹.關于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5.
[4]義成芳.高中趣味物理活動課的設計與實施[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石蘭林,山西省臨汾市,山西省臨汾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