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黎民
摘 要 什么樣的品德課才受學生歡迎?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以促進學生樂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達到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是非觀的目的。
關鍵詞 思想品德課;快樂;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5,A,O572.24+6,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060-02
時常聽品德老師抱怨:“品德課是天底下最難上的課”“上品德課沒有成績,沒得成就感”“品德課是催眠課”“品德課可以取消了”等等。老師感覺不到教學的成就,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品德課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些抱怨,什么樣的品德課才受學生歡迎?怎樣在現(xiàn)有條件下,盡力去改變這種現(xiàn)狀,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結合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理解,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一、提高認識,端正態(tài)度
首先從學校領導和老師開始,改變品德課是“雜課”的錯誤觀念,殊不知學校每個學期評的“三好學生”,德、智、體,“德”永遠是排在首位?殊不知品德教育乃是一個人的教育之首?一個人學習成績再好,再有本事,如果人品有問題,將來或許不但不為社會做貢獻,反而會利用自己的本事危害社會。有一位學校領導的話讓我記憶猶新:“學生學習成績即使不好,最多就像是工廠里的次品,如果品德不好,將來就很有可能會成為社會上的毒品?!币虼耍艺J為品德課不但要上,而且還要上好,要放在其他科目的首位。在上課的過程中同其他科目一樣,上足40分鐘,抓好課堂紀律,不能放松對學生的要求,同其他學科一樣,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按時完成作業(yè),定期進行檢測。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認為品德課是“雜課”,才不會在課堂上隨心所欲。否則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品德課將會越來越難上,在領導、老師、學生心目中越來越?jīng)]地位。值得欣慰的是,教育部門已經(jīng)看到了這個問題,在期末檢測和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品德成績已經(jīng)作為衡量學生是否全面發(fā)展的一個方面,督促學校開足開齊課程,上好品德課。
二、建立關系,營造氣氛
在課堂上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的教學氣氛,這是品德課堂實行快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必須勇于拋棄陳舊、迂腐的傳統(tǒng)觀念,放下唯我獨尊的架子,要讓學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老師也有不如學生的地方,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和諧的,有什么見解可以大膽在課堂上發(fā)表。教師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權威者的角色,強化服務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當學生就某個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時,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揚,若有不對之處切記不要輕易否定,而是引導學生闡述自己思考的理由,這樣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感受到參與的快樂和取得成果的喜悅。
比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江山多嬌》一課,學生對課文比較難理解,如果教師不想想辦法,只是紙上談兵地介紹祖國江山有多么美好,學生不僅會感到枯躁無味,更無從感受祖國江山的多嬌。在教學此課時,我不僅把自己平時假期出游所拍的照片,制成課件,拿到課堂展示,讓學生更加有真實的感覺;同時也鼓勵班上的同學把自己游玩過的地方,拍攝的照片帶到班上來跟同學們分享,結果課堂氣氛空前高漲,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江山多嬌,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還從學生作品展示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同學的拍攝水平比較高,兩個課時的學習同學們還感到意猶未盡。
三、鉆研教材,創(chuàng)新教法
任何科目的教學都要認真鉆研教材,品德課也不例外,不少老師因為對品德課的不重視,上課只有一本教本,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東拉西扯,教師不知所云,學生云里霧里?;蛘咭晃兜卣f教,讓學生很反感。應試教育的教條條,考試考條條的模式還沒有根本改變,使學生感覺學習枯燥無味,缺乏興趣。課程改革已經(jīng)實施多年,因此我們老師也要積極進行教研改革,即使上面沒有要求,自己也要經(jīng)常進行課改,創(chuàng)新教法,經(jīng)常思考,如何把課上好上活,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
四、貼近生活,親近自然
《品德與社會》課本的內(nèi)容和編排都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zhì)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fā)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我們可以多方面采集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課本上的圖畫,課本上的事例活起來動起來,讓事實說話,將遙遠的拉近,讓歷史復活……,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教育一個人,不僅僅是自然的,還是社會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他人,古人說:“三思而后行”。每個人在做出行為之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會影響到別人,然后逆向思維,如果別人的言行影響了自己,自己心里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讓他們列舉發(fā)生在他們身邊鄰里之間許多凡人小事,如爸媽不在家時鄰居是怎樣幫你的;你的家人又是怎樣幫助鄰居的;你是怎樣幫助鄰居的等等。通過學生講自己的故事,讓他們明白與鄰居相處,要互諒互讓,說話、做事要考慮左鄰右舍的利益,盡而引申到對鄰居的困難要熱情幫助,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像《我和動物交朋友》一課,也是非常貼近生活的。通過對身邊事的回憶、講自己和小動物的故事,通過積極參與老師精心設計的體驗活動,學生們對理解保護好眼睛、愛護小動物,一定會有更深的理解,他們的認識會達到更高的層面。
五、聯(lián)系時政,保持鮮活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毕矚g是最主要的,課堂上學生喜歡的事情會讓他們聚精會神,興致勃勃,教師應投其所好。當教師的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課下與學生聊天時,提起神州5號、神州6號、嫦娥一號來,學生們都津津樂道;提起奧運會、提起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化技術,他們都會娓娓道來,其興致遠遠超過課上的一些內(nèi)容。在教學中可以簡略課本上的一些事例,利用鮮活的時事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學習品德課的最佳途徑之一。提起當今國際國內(nèi)的形勢,提起祖國在各領域的突飛猛進,各行各業(yè)取得的成就,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學生眼睛瞪得大大的,儼然自己投入到了祖國建設的大潮之中。要說品德課難上,就是難在品德課要求老師要有淵博的知識,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因此作為老師也要經(jīng)常關注時事,不斷給自己充電,以滿足學生知識日益增長的需要
六、注意引導,張馳有度
要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還是要歸結到教學的快樂,只有讓學生感覺到了學習的快樂,學生才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當然,在快樂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1)切記把握好“快樂”教學的適度,如果“快樂”無度,結果可能導致教學失控。(2)注意“快樂”素材的適用性。“快樂”教學以快樂為載體來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快樂”只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3)注意“快樂”后的引導,防止學生樂不思學。
總之,教師要全力挖掘教學中的“有效”因素,讓學生在樂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充滿歡聲笑語的課堂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師在樂中教,生在樂中學,讓學生在輕松中學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是非觀。
參考文獻:
[1]閆桂琴.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論[M].北京師范大出版,2010.
[2]章年卿,屈波華.有效教學的基本功[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