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Q老師您好!
我是一個13歲女孩子的母親,今年45歲。孩子到了青春期,敏感,情緒起伏比較大,不愛學習,聽不進家長的勸告。有的時候大家只是坐在一起討論一件事,沒有任何的針對性,但是她就會突然冒出一句:“你們不用繞來繞去說那么多,是說給我聽的吧。我都這么大了,不用你們管這么多,我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怎么做好么?”一開始會跟她解釋剛才大家聊的這些跟她無關(guān),但是由于我自己也到了更年期,工作忙,壓力大,今年還面臨職位競選,情緒也不穩(wěn)定,所以經(jīng)常忍不住跟她吵架。而我自己一張嘴就傷人,事后我也非常后悔,感覺自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但是真的很苦惱,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好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難過的淑賢
A淑賢:
你好!感謝你的來信,以及對我的信任!看了信中你講的情況,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青春期與更年期是女性人生當中的兩個重要時期,如果母女兩個剛好處于這兩個時期,確實會相撞出來許多煩惱,令人頭疼!而陪伴孩子成長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每一階段的課程對于家長都是充滿了新鮮感,需要一點點學習。比如,更年期的母親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會更融洽、更有效?
1 首先,我們在學習跟孩子溝通之前,要了解自身的狀態(tài)和孩子在青春期的一些特點。媽媽在更年期的表現(xiàn)為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的適應能力變差,心理活動比較復雜,也不穩(wěn)定,情緒起伏較大;而女兒在青春期的表現(xiàn)則是敏感多疑,自我意識明顯形成,可以為一件小事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滿和抗拒,渴望像成人一樣具有平等的權(quán)利和地位,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尊重她的地位和權(quán)利!
伴隨孩子的成長,孩子對父母的看法也會發(fā)生一些變化,比如不會覺得父母是無所不能,覺得父母有許多的缺點,等等。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是不平衡、不穩(wěn)定的,比如說看問題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但是她們自身并無法意識到。所以,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就需要一些小技巧!
2 接下來,我們要學會一些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營造母女聊天的輕松氛圍。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似乎也越來越不愿意跟我們聊天了,她們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小天地,有了不愿意跟我們講的小秘密!但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在有的家庭里,媽媽和女兒相處的和朋友一般,非常融洽和諧,無話不談,這是什么魔力呢?原因就是家長擅長營造良好的聊天氛圍,讓孩子覺得跟父母聊天不會感覺有任何難受的感覺,更不會有被控制、被監(jiān)視、被指責的感覺!
那怎樣才是良好的聊天氛圍呢?我們跟孩子交談的態(tài)度輕松自然,談話有趣好玩,言語張弛有度,面對孩子有時不小心說出來的秘密不要緊咬不放,學會給孩子臺階下,適當?shù)亻_開玩笑,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家長的警惕性會降低很多,對抗行為也會有所減少。
第二個方法是傾聽孩子想法,選擇性認同孩子的部分觀點。就像前面講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明顯形成,渴望與成人一樣的地位和權(quán)利。那么我們在跟她交流的時候應多一些傾聽和肯定,這里的“肯定”并不是完全認同孩子所講,只是在孩子講述的時候,我們要全神貫注,最好眼神可以跟隨她的動作移動,以此來鼓勵她繼續(xù)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她講完自己的觀點之后,家長可以不要著急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可以試著重復一些孩子說的較為不錯的地方以表示與她想的一樣,然后順著這個觀點再繼續(xù)延伸想法,避免以“過來人”的身份跟孩子講道理!這樣做,可以有效地緩解孩子與家長溝通的焦慮感,增強認同感,促進親子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的建立。
第三個方法是面對沖突,軟性處理。因為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父母和孩子之間總是會有一些互相無法理解的觀點。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需要立刻解決的問題,我們在非常生氣的時候,可以先把沖突事件放一放,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者先跟孩子跳開話題,等待自己冷靜下來之后再跟孩子討論。避免自己說出帶情緒的話,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我們在跟孩子討論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不做人身攻擊!
3 另外,除了注意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家長也應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更年期易產(chǎn)生心理疲勞,感受到生活疲勞,情緒不穩(wěn)定。適當增加一些體育鍛煉和社會活動,多與人交往,培養(yǎng)一些愛好興趣,使生活既有規(guī)律又有樂趣,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可讓親子溝通的效果事半功倍!
在一個家庭中,情緒會互相傳遞,語言表達的方式會互相模仿,行為風格也會互相學習!當家庭中的一名成員內(nèi)心充滿正能量,情緒快樂而飽滿,行為積極,相信對其他的成員也會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成人學習的過程,我們放平心態(tài),跟著孩子一起前進,相信明天會更加美好!
祝你全家幸福,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