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剛
那天醫(yī)院組織醫(yī)生進社區(qū)為老年人做公益心理咨詢,一抬頭看見走來一位阿姨,我熱情地與她打招呼,阿姨知道這里有老年心理咨詢,希望了解一下。我注意打量著老人,黑色的上衣,蒼白的臉色,花白的頭發(fā),憂郁的眼睛,言談中老人時時含著淚花。老人性劉今年61歲,原來老人唯一的女兒一年前因車禍突然去世,沉重的打擊將老人擊垮,老人此后不愿出門,不敢一個人過馬路,擔心沖出來的車將她撞倒,常常從噩夢中驚醒,不能聽到與孩子有關的事情,看著女兒的照片就不停流淚,更怕孩子的生日、祭日等。從女兒離開那天起,劉大媽常常有不想活在世上的想法,想到外孫女及老伴還需要她照顧,每天都生活在無盡的痛苦的回憶中,生活像是涂上一層灰色,永遠是陰霾天。
詢問老人今后的打算,老人表示不希望再這樣活下去,希望能幫助她走出目前的困境。故在咨詢中我?guī)椭浣⒎e極的、有效的應對方式,如接納目前的現(xiàn)狀、強化與家人的聯(lián)系、探討女兒離世后自己如何應對的過程(尋找其積極的資源)、規(guī)律生活等。咨詢結(jié)束后,劉大媽稱“感謝您的幫助,我現(xiàn)在心里好受很多,我會回去試試”,并與其進一步溝通如果自己仍然無法走出困境,一定要去老年門診進行心理咨詢。
其實劉大媽的困境,就是危機事件。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危機事件。其實,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機事件,如果處理不當,常導致心身功能的改變,甚至罹患各種疾病。那么,危機事件有哪些?心理危機有何表現(xiàn)?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處于危機狀態(tài)中又該怎樣調(diào)整呢?在此,簡要介紹心理危機及自我危機干預的方法。
危機來自何處?
危機意味著平衡穩(wěn)定的破壞,引起混亂與不安,這種不平衡并非病態(tài),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會碰到的正常事件。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赫姆斯(Helmes)列出了43種生活危機事件,按其影響程度主要有:配偶死亡、離婚、夫妻分居、家庭成員死亡、外傷或生病、結(jié)婚、解雇、復婚、退休等。可見,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會成為壓力的來源,如處理不當,都會成為危機事件。
何為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是一種狀態(tài),是指個體遭遇重大問題或變故時,既不能回避,又無法用通常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解決,感到難以把握,平衡就會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nèi)心的緊張不斷積蓄,進入一種失衡狀態(tài)。
心理危機有何表現(xiàn)?
心理危機狀態(tài)一般是短暫的,最多持續(xù)6~8周。如果危機事件處理不當可遷延為慢性狀態(tài)。目前依據(jù)心理危機的嚴重程度,可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狀態(tài):
輕度、暫時的心理狀態(tài)。如失眠、緊張、害怕、擔憂、憤怒、悲傷等,這種狀態(tài)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即可恢復正常功能。自我調(diào)節(jié),尋求恰當?shù)膸椭?,以及積極的支持和教育干預會有所助益。
中度的心理狀態(tài)。如持續(xù)的失眠、焦慮、雖沒有達到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但可能影響工作和生活。如果自我調(diào)節(jié)仍無法改變,則需要心理和醫(yī)學干預。
嚴重時可產(chǎn)生精神障礙。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需要專門的治療和處理。
如何面對危機?
處在心理危機中的個體是很脆弱的,他們需要解決辦法卻不知道怎么去做,他們非常愿意接受幫助與學習新觀念和新行為。對危機者的心理干預稱為危機干預,即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tài)下的個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其擺脫困境,戰(zhàn)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
然而,很多個體處在危機中會采取很多消極的應對措施,增加自身的痛苦。故在危機狀態(tài)下,我們應避免做以下行為:使用酒精、煙草或藥物來緩解情緒、回避社交活動、回避與他人接觸、長時間的工作、以暴力的方式發(fā)泄情緒、過度責備他人或自己、過多或過少的飲食、沉迷于某一項娛樂、進行高風險行為(如飆車等)、忽略自己(如睡眠、運動情況紊亂、忽視個人衛(wèi)生等)。
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積極應對措施,盡快從危機狀態(tài)中走出:
1 面對危機。主動獲取危機事件相關信息,接受危機現(xiàn)狀,評估危機的嚴重程度,而不是回避、退縮,分析危機事件帶來的危險,以及如何能讓自己處在安全的環(huán)境及氛圍中。
2 尋求幫助。如果危機來臨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很難短時間冷靜,可以與親友、值得信賴的人交流,主動尋求幫助或向人提供幫助,共同商討可能的對策,渡過難關。切記不要自己獨立去判斷,那樣很容易受到思維的限制,將問題的導向弄錯。
3 接納自己。理解和接納自己目前出現(xiàn)的應激反應(如憤怒、失眠、沮喪等),對自己要求不要太苛刻,不要因為危機事件試圖改變自己的個性,學會接受、欣賞自己,并對自己說“我已經(jīng)努力了,我是最好的”。
4 排解不良情緒。覺察并接受自己的情緒,不鉆牛角尖,不要任消極情緒折磨并摧殘自己。自我寬慰、安慰或激勵,鼓勵及肯定自我,可以是自己對自己說,或?qū)懴聛泶舐暲首x,或在頭腦中默念。
5 合理應對。確認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遇到危機時,盡量不要在情緒沖動的時候做出決定,等自己心情平靜后,理性思考及分析危機事件的來龍去脈,考慮如何解決,有哪些應對方式(環(huán)境支持、應付機制、積極的建設性思維方式),可變通方式在精而不在多,需要的是能現(xiàn)實處理其境遇。
6 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處在危機中,我們更應盡可能保證合理的睡眠時間和營養(yǎng)補充,盡可能使生活規(guī)律,按時作息、飲食、工作和學習。讓自己有充分的精力去面對危機。
7 適當鍛煉與放松。適度鍛煉身體,抽時間做一些運動、讓自己愉快或放松的活動,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讓自己適度轉(zhuǎn)移注意力。適當?shù)倪\動能提高個體抗壓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個體也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來提高承壓能力,如寫日記、冥想、瑜伽、按摩等方式。
8 尋求專業(yè)幫助。如果自我?guī)椭鸁o效,危機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克服,則表示危機問題本身的處理難度較高,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