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數(shù)學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數(shù)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數(shù)學的邏輯性也非常強,最主要的是數(shù)學在生活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由于新課改的實施,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文章主要就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將學困生進行轉化的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此種現(xiàn)象提出了相應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教學;學困生;轉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1-0142-02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學困生的轉化對所有教師來講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根據(jù)相關資料,我發(fā)現(xiàn),學困生之所以很難轉變是因為其本身對學習就具有很強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對數(shù)學甚至是數(shù)學教師產生反感,這種現(xiàn)象在教學當中是影響整體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對數(shù)學的基礎概念和相關理論記不清楚
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學生無法使用數(shù)學用語來對概念進行表達,對相關公式和定理分不清楚,而且如果離開課本就完全記不住數(shù)學的相關概念,對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也是模棱兩可的。例如,在學習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時候,有的學生對圖形之間的位置關系分不清楚,同時對圖形的對稱方式也是完全不懂。這樣的狀況,在高中數(shù)學的課堂上就屬于鴨子聽雷——完全不懂的狀況。
2. 在自學方面能力差,無法找到重難點
學困生在對教材中敘述的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竟不清楚自己具體掌握了哪些內容,對相關問題的理解也并不透徹,更不會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而且他們還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極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根本沒有自覺性。
3.在課堂上對解題沒有積極性
這些學困生還會出現(xiàn)在課堂上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完全忽視的情況,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漠不關心,解題時連基本的解題步驟都不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他們的大腦當中幾乎不具備任何思考的動力,大腦也是長時間的不運轉不思考,經常處于恍惚狀態(tài)。
4.用應付的心態(tài)完成作業(yè)
對課后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他們也是處于不在乎的狀態(tài),要么應付了事,不假思索地完成;要么找別人抄襲,甚至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干脆不完成,他們對作業(yè)不認真,所以在教師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完全講不出解題的思路,而且解題過程也過于敷衍,完全沒有邏輯性,對相關公式更是不會靈活地運用,只會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對自己所做的作業(yè)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的評價。
5.對考試不重視,毫無競爭意識
學困生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就是抱著我不會做的心理去參加考試,在考試之前從不認真復習,經常應付了事。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學生大都缺乏自信心,而且他們做不到獨立自主,所以在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從最初的模棱兩可到一竅不通,最后也就徹底放棄了。但是為了面對考試,還是要逼迫自己背著包袱去學習,只會一味地死記硬背,完全不理解內容,甚至還有的學生是干脆不學,最后自暴自棄。
二、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學困生轉化的具體做法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整體水平,教師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先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數(shù)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而且它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所以學生對它的理解不足。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就像教師教學物理化學一樣,使學生能夠加強對數(shù)學內容的理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語言的運用,使課堂教學變得活躍有趣而不再枯燥乏味。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班級內所有學生的情緒做到密切注意,學困生的情緒是教師需要重點觀察的,因為學困生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在他們看來,教師單一乏味的講授過程是非常無聊的,所以一般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他們對數(shù)學知識也并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運用恰當?shù)恼Z言或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氣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情感教育,一般來講,學困生的情感都比較豐富,所以教師要對他們多多關心、愛護,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適當?shù)墓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困生在內心深處接受教師,這樣就很容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達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對學困生的小進步進行肯定和鼓勵,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的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要注意難易程度適中,對學困生要加強輔導,對他們采取監(jiān)督的方式,督促他們按時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yè)。對那些有進步的學困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而且教師本身也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對學困生有任何偏見,對這些學困生教師要放低姿態(tài),對他們進行一點一點的引導,使他們慢慢地進步。雖然有很大一部分的學困生在學習上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數(shù)學中的相關公式死記硬背,出現(xiàn)遇到問題就找老師,但是教師在對他們的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要運用啟發(fā)式的解答辦法,讓他們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對他們的錯誤進行糾正。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運用辯證的觀點來對學困生進行教育,教師對學困生不僅要關心和耐心輔導,而且要注意嚴格要求。很大一部分學困生成績落后都是學習毅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逃學等情況造成的,那么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對他們的作業(yè)進行認真的檢查和分析,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他們嚴格地要求。
四、在考試中進行嚴格把關,加強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學困生,教師在對他們進行考評的過程中要盡量出一些比較容易解答的題目,讓學生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考試中嘗到甜頭,對自己重新定位。教師要在考試之前對學生提出相關要求,然后根據(jù)學困生的問題對其耐心輔導,這樣可以使學困生增強成就感,消除他們原本的自卑意識,在根本上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最終達到學困生轉化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高中的數(shù)學學困生是所有教師都十分頭疼的一個問題,所以數(shù)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耐心細致地對學生進行教導,學困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學習沒有一步一個腳印地穩(wěn)扎穩(wěn)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這里落下一個概念那里丟掉一個公式,所以時間越久,他們不會的知識就越多,久而久之也就對數(shù)學這門學科產生了厭倦。所以只要教師對學困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改變學生的錯誤心態(tài),因材施教,就可以在根本上解決掉學困生數(shù)學學習困難的問題,同時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學困生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武靜東.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16(25):101-102.
[2]馬蓉.芻議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和轉化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5):25.
作者簡介:陸有榮(1977—),壯族,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