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盧濤
在彩帶工作室里見到藍延蘭的時候,她正要去換上民族服飾。每周二和周末,她都會在這里,演示彩帶編織的過程,這也是她作為畬族彩帶非遺傳承人工作的一部分。
坐在工作室的長廊上,藍延蘭聊著過去20年編織彩帶、接待來賓、走遍中國的經(jīng)歷,也對自己非遺傳承人的身份有了更多認知。但藍延蘭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她希望“就像看到銀飾,便知這是苗族一樣”,讓彩帶成為被人記住的畬族標志。采訪的過程中,一批批孩子在博物館里穿梭著,就好像一條條美麗的彩帶一樣。隨著他們的長大,相信彩帶的足跡,也會觸及更多的地方。
記:藍老師,您作為畬族彩帶編織項目的傳承人,最初是怎么接觸到彩帶的?
藍:我的外婆藍龍銀是靠編織彩帶為生的。小時候到外婆家玩,外婆做著各種形式的彩帶,我就在邊上一邊玩耍,一邊看著她編織。彩帶是我們畬族人的一種生活用品,以前我們?nèi)鄙倮K子,就用自己編織的彩帶代替繩子。根據(jù)用途的不同,彩帶可以分為刀削帶、布裙帶等。刀削帶是上山時固定砍刀的,通常有15厘米寬,系在刀的兩頭。布裙帶是背孩子用的,從前小孩子出生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綁著,便用布料織成窄些的彩帶,圍起來把小孩背身上。彩帶還可以用來做我們的服裝,服飾的搭襟、袖口,都可以用彩帶點綴。
記:外婆是個怎么樣的人呢,能不能和我們聊聊她的故事?
藍:我外婆的手藝也是跟著她的外婆學(xué)的。畬族一直有織彩帶的傳統(tǒng),它既是一種生活用品,也是年輕姑娘的定情信物。年輕姑娘到十七八歲時,會把自己編織好的彩帶送給情郎,定自己的終身大事。小時候,外婆會買點線,然后自己搓成麻線,再染上顏色織成彩帶。有的婦女不會編織便向我外婆買,所以她編織的彩帶在四里八鄉(xiāng)都算有名。
記:還記得小時候在外婆身邊學(xué)習(xí)編織彩帶的情形嗎?
藍:小時候,我對畬族彩帶很好奇。到了13歲,我便開始學(xué)習(xí)編織彩帶,剛開始編織的是素色彩帶。小時候覺得編織彩帶很簡單,我外婆又總編得很漂亮,我就覺得自己也能編好,沒想到織起來的成品可難看了。那時,我會把媽媽買的線當(dāng)玩具,大人去山上,我就自己拿線摸索織法,還是經(jīng)??楀e。有時織錯了,外婆說這條就不用改了,直接織下一條,她也不告訴我是哪里出錯,所有的織法一定要讓我自己摸索。后來,她在家拉線的時候,我就站在旁邊,不說話也不用她教,只是在她引線的時候自己一點點留意制作過程。畬族彩帶有13根、15根、19根等不同的花紋編法,我們小時候?qū)W的是13根,后來我自己嘗試著編19根,再后來又學(xué)會了25根織法?,F(xiàn)在我看到別人織的花紋,觀察一下就可以織出來。
記:剛才聊到彩帶是定情信物,這里面有什么傳說和獨特的儀式呢?
藍:畬族的女始祖三公主要上天了,她把報曉雞留給畬家小妹,讓報曉雞每天告知天下大事。后來,報曉雞與小妹訣別時說:“在封金山,我喝過千年露水,嘗過萬種花草,內(nèi)臟被露水花草染化了。我死后,你將我的腸子取出,就成為一條彩帶,將胰子取出,就成為一只香袋,當(dāng)你定親時,把彩帶和香袋當(dāng)作定情物,會祝福庇佑你們夫妻恩愛,白頭到老的。”小妹照辦了,生活果然美滿。于是,畬族婦女就照這式樣織起彩帶了。
定親時候,男方先要叫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前兩趟都會無功而返,第三趟來才是我們定親的環(huán)節(jié)。父母都同意了,就叫親戚們過來吃面條,女孩子就把自己織的彩帶送給男方,才算定了親。我也為我的愛人做了條圍裙帶。那是我自己買的麻線,染成了紫紅色,上面編織了簡單的連體布格柳條花紋,可以綁在腰上。
記:成為非遺傳承人前后,您的生活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
藍:以前沒有傳承人的身份,游客不會特別留意我的彩帶,評完之后,大家更愿意買我編織的彩帶了。我自己是很少宣傳這個身份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做得還沒有那么好。走出去和其他地方的傳承人一比,我們會覺得對方的作品更優(yōu)秀,所以我覺得畬族彩帶還是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民族特色。
記:您覺得一名好的非遺傳承人應(yīng)該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
藍:傳承人最重要的是對于非遺沒有私心。隨便哪個人來學(xué),只要愿意來,我便愿意把我會的都教給他。來我藍延蘭家學(xué)習(xí)織彩帶的人,我一分錢都不收。我覺得更多人學(xué),更多人會,這項非遺傳承下去的可能性才更大。這種想法,是我從成為非遺傳承人至今從未改變過的。
記:畬族彩帶在不斷傳承、傳播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變化呢?
藍:彩帶的顏色改變了很多,以前只有黑白綠三色,現(xiàn)在色彩更鮮艷了,而且不容易褪色。彩帶的作用也發(fā)生了變化,從原來的生活用品變成更多作為裝飾品。
記:畬族彩帶從家族傳承到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在這個傳播的過程中,您作了哪些努力?
藍:景寧縣文聯(lián)主席很欣賞我的手藝,后來縣里舉行非遺產(chǎn)品展銷會,他就會通知我們。1999年,他安排我參加中國民間藝術(shù)展。我當(dāng)時就是個普普通通、在家務(wù)農(nóng)的村婦,一年到頭才賺兩三千塊錢。那次我自費參賽,零零總總就花了1000多塊錢。結(jié)果我編織的彩帶獲得了特別金獎。
經(jīng)過這樣一系列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我們的這項手藝。后來也有來自韓國、日本的學(xué)者想了解這項非遺,主動來找我交流。一位在上海讀大學(xué)的韓國學(xué)生5次上門求教技藝;也有日本學(xué)者專程在我家學(xué)了3天,后來用日語寫成書,介紹中國畬族彩帶與其他藝術(shù)的不同。彩帶文化可以走出去,這是我的外婆、外婆的外婆她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
記:從學(xué)習(xí)到傳承,您為畬族彩帶作了很大貢獻,您打算織到什么時候呢?
藍:織到眼睛看不見了咯。
記:您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幅,它有哪些獨特之處?
藍:《大團結(jié)》是我最滿意的一幅,它的字很難編織,織一行需要用到35根線?!缎腋<椤芬彩俏液軡M意的一幅作品,由我們縣的人大代表帶去北京送給了李克強總理。
記:您覺得當(dāng)下畬族彩帶可以以哪些方式和現(xiàn)代時尚相融合呢?
藍:彩帶本身是一種生活用品,但這些年我們一直用它的工藝,把它融入越來越多的地方。2000年初,市面流行手機掛繩,我就用彩帶做手機帶。后來,我做手鏈、衣服。當(dāng)時我們縣里要求公務(wù)員在周一、周五穿畬族服飾,上面的彩帶裝飾便是我和村里的婦女們做的。一條彩帶三米長,最快要四天,慢點要五天才能織完,有時我們晚上還要加班。但看到大家都能穿著我們做的傳統(tǒng)服飾,我們加班加點也覺得蠻開心的。
記:如果要讓更多年輕人,比如中學(xué)生接觸和喜歡上畬族彩帶,您覺得還可以在哪些方面多作努力?
藍:我們會去當(dāng)?shù)氐闹袑W(xué)教授學(xué)生編織彩帶。喜歡的孩子們會主動來詢問我,還會主動研究花紋的編織方法。不管他們編織得怎么樣,只要愿意參與,我便很高興。非遺展覽、博覽會、旅游促銷會、文化展覽上都有我們的身影。從前我出場會比較多,但現(xiàn)在更多時候我會讓位給年輕人?,F(xiàn)在的年輕人學(xué)得很快,而且有他們自己對彩帶的思考,也能幫助我們景寧更好地展示這種文化。彩帶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我們整個民族的。
記:如果同學(xué)們對彩帶很感興趣卻不知道如何分辨畬族彩帶的優(yōu)劣,對此您有什么建議呢?
藍:主要還得看彩帶編織的精細程度,像有的彩帶彎彎曲曲,邊上也沒有拉均勻,就不能算是好彩帶。彩帶編織對平整度、結(jié)實度、亮度都有要求,太松了不好看,太緊了就會顯得硬邦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