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開艾
“精準教學”,是指通過精準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的教學內容、精確的教學過程與方法而展開的課堂教學。精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精準掌握數學知識的能力,并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拔n}”是指教師針對某一具體易錯點、知識點、能力點或檢測點,從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或方法入手,精選一些例題和相應的習題,編制而成的能夠在一節(jié)或兩節(jié)課內完成的微型專題。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糾正易錯點,強化重點,突破難點,彌補盲點。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教學,因微小而精準,因微小而細致,因微小而深入,切實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它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內容,細化教學過程和方法,還可提高學生精準掌握數學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精準定位,明確目標
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教學內容,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高考考試大綱、學生學情的基礎上,適當地選擇一些入口較小、針對性強的專題。精準定位的前提是準確把握學情,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起點。在精準教學理念下微專題的選題范圍包括:考點細化深入;易錯點辨析;重難點突破;思維拓展延伸。例如,數列是函數知識的延伸,而研究數列的函數性質,首先要從數列的通項公式入手。數列通項公式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知識點,而且對于大部分學生也是一個難點。所以,精準定位在學習完等差、等比數列知識后,可以設計一個《由遞推關系式求數列通項公式》的微專題,通過微專題讓學生精準掌握求數列通項公式的基本方法、基本數學思想,并讓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精準教學,高效課堂
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研究,與傳統(tǒng)教學并不沖突,而且是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改進和創(chuàng)新。在大的知識框架下,對知識的深化和鞏固是高效課堂的必然要求。微專題教學穿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的問題,著眼于細微,課堂容量小而深入,老師通過適時引導,更有利于學生總結歸納,其思維和能力得到拓展。例如,幾何體外接球問題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針對性設置《定義確定球心》《構造法確定球心》《由性質確定球心》三個微專題,這些深入透徹的微專題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達到以小博大的作用。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教學設計,應該本著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由應用到探索的方向設計,設計富有探究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精準把握,有效拓展
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設計教學過程中,應該準確把握學生知識生長點,通過變式拓展學生的知識生長的空間,有效地優(yōu)化已有的知識結構圖,從不同的方面聯系所學知識,形成橫向、縱向的知識網。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的本質,提升學生的能力。一個有價值的微專題,基于充分挖掘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提煉問題形成知識模塊,通過微專題的學習將隱性經驗顯性化,將看似雜亂無章的數學思想方法變得有章可循。有效變式使大多數學生跳一跳能夠夠得著,層層深入,在變式練習的過程中理清邏輯掌握通性通法,突破難點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深度的思維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學習信心。例如,以近幾年的數學壓軸題、熱門考題來精準設計微專題《不等式模型x/(1+x)≤lnχ(x+1)≤x》,學生通過對微專題的學習,把握問題本質,拓展學生思維,從而觸類旁通掌握這一解決問題的利器。
精準總結,升華思維
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總結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對所學知識的精準小結和對思維的升華。數學微專題總結應分為兩部分:一是梳理相關知識或方法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利用圖文并重的方法將知識形象化,更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并提升學生的思維。二是提煉微專題蘊含的核心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工具,通過不斷總結學習過程中使用到的數學思想,并有意識地在解決數學問題中使用數學思想,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能力,提高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利用微專題的典型性特征,在透徹理解掌握的基礎上對典型問題、思想方法的總結并加以應用,提升學生的應用遷移能力。
精準發(fā)力,鞏固提升
在學生掌握微專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礎上,通過一定量的作業(yè)及時鞏固,讓學生精準發(fā)力,對所學知識鞏固提升,這是精準課堂理念下微專題設計的必然要求。同時,教師也可通過學生作業(yè)反饋出的信息,評價其學習效果,了解學生是否能利用所學內容解決數學問題。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不相同,所以精準發(fā)力還體現在根據學生作業(yè)反饋出的信息,適時個別指導,關注到每個學生的需要。
在精準教學理念下的微專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選取是建立在充分了解高考考試大綱、學生的學情的基礎上的精準選擇,教學方法也是根據學生因材施教,而且?guī)熒ㄟ^互動交流,也會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這將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微專題教學目標更明確,內容更加精準,教學方法更加細致,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促進學生的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保席.高三數學微專題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16(20):46.
[2]李寬珍.再談高中數學“微專題”教學:微專題的編制策略與方法[J].中學教研(數學),2016(6):5-8.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