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作為我國民間一種獨特的手工絕技,以瓷為“紙”,以刀代“筆”,在素面瓷器上通過鏤、鑿、刻劃出各種圖形和圖案。
刻瓷所用的特制刀具用高碳鋼和金剛鉆石制成,頂端呈錐狀,便于在堅硬的瓷器表面刻、鑿。
刻瓷的步驟分為兩大步。首先是構(gòu)思,或者稱之為起稿。每個刻瓷師在雕刻之前,要將所刻畫的內(nèi)容仔細的想象在作品表面。這一步不僅需要刻瓷師具有深厚的藝術(shù)底蘊,也需要刻瓷師有豐富的制作經(jīng)驗。起稿之后便是落稿??檀蓭熞扔妹P和墨水將所構(gòu)思的內(nèi)容描繪在作品表面,為之后的下刀打好基礎(chǔ)。
刻瓷的技法分為三種。一是鏨,刻瓷師手拿一個小錘子,有節(jié)奏地敲擊鉆石刀頂部,用點來組成線,再用線來組成面。落點時疏密有致,過渡自然,力求用刀刻的輕重、深淺、疏密來決定畫面的濃淡和層次。二是刻,刻瓷師手執(zhí)鉆石刀,在落稿后的瓷器釉面上刻畫線條,刻出的線條纖細若絲,刻主要用于表現(xiàn)畫面的光線強弱,色度深淺,以及需要強調(diào)的細節(jié)。三是鐫,鐫用于起底兒,通常只限于刻畫輪廓,比如作品中需要雕刻一個人物,首先要在人物的邊緣,鐫出他的衣著輪廓,隨后,再用鏨或刻的技法,來細致描繪細節(jié)。
雕刻完成后,刻瓷師需要用顏料在畫面需要上色的地方,反復地染上顏色。上色時需要多層、多次,這樣才能保證顏色的自然、清透。通常一件作品,需要刻瓷師十幾遍甚至幾十遍的上色,才能最終完成。
每位刻瓷師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步驟因個人習慣略有不同,以下我們來了解李錦文刻瓷的基本流程。
主要分兩步,先是構(gòu)思起稿,之后開始鑿刻,有些作品需要再上色。
刻瓷使用的工具有瓷盤、刻刀、小銅錘、刷子等。
刻刀分尖刀和扁刀兩種,扁刀又有寬窄之分,一般的作品用這兩種刀便可完成。
如果要創(chuàng)作復雜圖案的作品,先畫或打印在紙上,再拓印到瓷盤上;簡單的圖案直接用筆畫在瓷盤上。
鑿刻時,一手握刻刀,一手拿著小銅錘敲打??痰吨拢兜兑姾?,由點成線,由線成面,最后完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根據(jù)作品畫面內(nèi)容,用油畫筆先上最淺的顏色,由淺到深,多次、多層地上色方能充分體現(xiàn)出畫面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