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F(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速度迅猛。紙質化的學習工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數字化辦公成為各行各業(yè)的主流發(fā)展方向。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學校教育逐漸引入了多媒體智能語音系統(tǒng)、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等信息化教學設備。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學校沒有實現(xiàn)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師依舊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主導者。移動學習是信息時代新興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思維對教學模式的束縛。移動學習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借助先進技術,創(chuàng)新、改良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移動學習,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繼續(xù)進行知識學習。個性化成為信息時代學習模式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社會大眾的生活必需品,憑借方便、便攜、功能強大等多種優(yōu)勢迅速占領了人們的空余時間。我國逐漸實現(xiàn)了無線網絡技術,各大電子設備生產商不斷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生產技術。智能手機的功能趨于完善,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發(fā)展前景良好。
關鍵詞:智能手機;移動學習;教學改革;應用
一、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
(一)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是信息時代新興的技術領域,領域內學者尚未統(tǒng)一移動學習的概念。根據研究視角,學者們提出了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以技術為中心;第二種觀點,以認知和學習為中心;第三種觀點,以技術和學習為中心。第一種觀點由Paul Harris提出,他認為,移動學習是一項結合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學習技術的新技術,可以改善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學習者可以使用移動電話或移動終端持續(xù)享受教育。第二種觀點由雷根斯堡大學Franz Lehner和Holger Nosckaher提出,他們認為,移動學習為學習者提供了全天候的數字信息和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知識。第三種觀點由中國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xié)作委員會提出,他們認為,移動學習的技術支撐是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通過使用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多種無線設備,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開展交互式教學活動,交流科技信息和教育信息。
(二)移動學習的特點
(1)移動性
傳統(tǒng)課程和遠程教育都無法完全實現(xiàn)全天候自由學習。學習者參與遠程教育必須時刻端坐于電腦前。具有便攜性、移動性、無線性等特點的移動學習設備幫助學習者隨時隨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習者可以在公交、地鐵、課堂外隨時參與學習、交流信息。
(2)交互性
當學習者離開課堂后,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無法支持學生和教師保持溝通,難以實現(xiàn)師生及時溝通。移動學習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移動終端便攜性強,無線網絡已經全面覆蓋城市地區(qū),學習者可以使用電子郵件、QQ、微信等網絡軟件,繼續(xù)和教師保持溝通。學習者對網絡溝通的接受度高于現(xiàn)實溝通。
(3)普及性
移動設備的性能日益強大、價格逐漸降低,學習者參與移動學習的設備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智能手機已經逐漸普及向全國。移動學習擁有了龐大的群眾基礎和潛在群眾基礎。
(4)網絡性
移動學習的技術基礎是計算機技術、軟硬件技術、無線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這些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移動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時,可以接收的知識總量是有限的。當遇到問題時,學習者可以及時解決、及時學習新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學習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無需按部就班地進入學校班級參與學習活動。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移動學習模式和正常學習模式,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控制學習進度。移動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的重要方式。
二、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基本模式
(一)基于手機功能的移動學習模式
手機自帶的功能可以滿足學習者的部分學習需要。手機安裝的音頻播放器、電子詞典等,都是學習者可以用于學習的功能。學習者在手機上預先下載學習資源,使用手機播放器播放學習資源?;谑謾C功能的移動學習模式無需要求學習者連接網絡,學習者可以反復查看存儲于手機內存中的電子學習資料,一次下載長久使用,增強了移動學習的可控性。
(二)基于外部連接的移動學習模式
手機自帶的學習軟件和學習資源極為有限,一般無法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目前,以移動網絡技術、無線網絡技術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術已經發(fā)展成熟,基于外部連接的移動學習模式成為發(fā)揮智能手機功能優(yōu)勢的重要途徑。學習者使用智能手機接入互聯(lián)網,可以隨意下載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瀏覽學術專著,和領域內專家進行交流互動?;谕獠窟B接的移動學習模式已經在個人電腦中實現(xiàn)。移動學習的智能終端由個人電腦轉變?yōu)橹悄苁謾C。學習者可以下載各種手機學習類APP,參與APP內提供的學習活動。智能手機廣闊的普及范圍為移動學習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習者可以使用聊天通訊類APP和其他學習者交流學習經驗和學習心得,互相幫助,共同達成學習目標。社交類軟件為學習者提供了共享學習資源的平臺。
三、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技術分析
(一)網絡通信技術
移動學習的網絡服務支撐是無線通信技術。我國無線通信技術發(fā)展趨于成熟,大部分城市已經全面覆蓋了無線網絡。無線局域網是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無線通信技術,簡稱WIFI。WIFI的覆蓋范圍可達一百米,為任何處于覆蓋范圍內的用戶提供無線接入服務和客戶端協(xié)議關聯(lián)服務。WIFI舍棄了傳統(tǒng)電纜連接方式,使用射頻技術實現(xiàn)無線網絡通信。機場、車站、圖書館、公園都可以架設WIFI。學習者連接無線網絡后即可參與移動學習。WIFI技術不依賴網絡布線和數據線,真正實現(xiàn)了無線網絡通信。
(二)移動流媒體技術
流媒體是一種基于流式傳輸的媒體格式,可以被因特網識別并播放。音頻、視頻、多媒體文件都是流媒體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移動流媒體技術是基于通信技術的、可供移動終端播放的媒體文件。即時播放、無需保存,是移動流媒體技術的突出優(yōu)勢。
(1)即時播放
移動流媒體技術實現(xiàn)了聲音、影像、動畫的即時播放。學習者觀看學習資料無需等待全部資料下載完畢,大幅度縮短了下載時間,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學習者可以選擇下載自己需要的部分,放棄下載和學習無關的內容,節(jié)省網絡流量,縮短下載時間。移動流媒體技術增強了學習者的自主選擇性和互動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2)無需保存
無需保存是移動流媒體技術的重要優(yōu)勢?;谝苿恿髅襟w技術的學習資源可以隨時傳輸、隨時播放。學習者無需考慮手機內存大小、手機存儲空間大小,直接在線觀看學習資源。觀看完畢后,學習者可以直接關閉學習資源頁面,節(jié)省下載時間和手機存儲空間。
(三)移動終端
文章研究的是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文章提到的移動終端均為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具有撥打電話、收發(fā)短信、無線聯(lián)網、PDA等多種功能,操作系統(tǒng)開放、手機服務人性化。智能手機的優(yōu)勢可以歸納為五點:
(1)可移動性強
從智能手機問世開始,智能手機的重量、大小持續(xù)下降,便攜性逐漸提高。群眾的使用需求決定了智能手機的發(fā)展方向。根據目前社會大眾的智能手機使用狀況,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智能手機是便攜性最強、最適合應用于移動學習的移動終端。
(2)連接性強
智能手機可以連接移動網絡、無線網絡等多種類型的網絡。藍牙技術實現(xiàn)了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其他智能手機的數據連接。USB技術實現(xiàn)了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數據同步。
(3)交互性強
語音功能、短信功能,是智能手機自帶的即時溝通功能。手機APP開發(fā)商針對智能手機推出了多款手機社交類第三方軟件,數量充足、功能強大、種類豐富。學習者可以使用第三方軟件完成實時互動,進行信息交流、知識共享和實時溝通。
(4)兼容多種多媒體格式
智能手機的多媒體功能極為強大。智能手機可以不借助任何第三方軟件識別、解碼、播放各類格式的音頻、視頻。圖片查看軟件可以直接編輯本機圖片。手機自帶的照相機已經可以和普通照相機媲美。錄音、文檔處理等功能為學習者進行移動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5)信息處理能力強
智能手機的信息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了個人電腦的能力水平。學習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機處理WORD文件、EXCEL文件、PPT文件、PDF文件、TXT文件等多種格式的文件,通過下載第三方軟件實現(xiàn)圖像編輯、音頻編輯和視頻編輯。
四、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應用于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課堂的可行性
(一)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應用可行性分析
學習是累積知識的過程,任何學科的學習成果都離不開大量的知識積累。智能手機是累積知識的重要工具,擁有攜帶方便的特性。文章分析了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的學習目的、智能手機在移動設備中存在的優(yōu)勢、移動設備使用情況、學習者的經濟條件,表示智能手機可以作為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學習的工具。
(1)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的學習目的、需求、特征
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作為“設計”類專業(yè),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創(chuàng)意可行性分析能力等,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智能手機具有可隨身攜帶的超強移動性和實時交互性,學生看到、聽到美好景象時,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拍攝、錄音、作筆記、作備忘錄,可以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一些突發(fā)的靈感;學生游覽、參觀優(yōu)秀的環(huán)境設計作品時,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查閱環(huán)境設計的來源、風格、效果、靈感和設計師的資料信息。
(2)智能手機在移動設備中存在的優(yōu)勢
移動設備使用數量最多的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學習機。平板電腦作為可移動電腦設備,使用方式較為復雜,自身體積較大;智能學習機的學習內容大多是固定的,每隔一段時間需要去往特定的地方進行升級,無法通過智能學習機學習新鮮事物。智能手機擁有合適的體積大小,方便隨身攜帶;智能手機擁有良好的通信連接能力,方便討論交流;智能手機擁有多種類型多媒體支持,功能一應俱全;智能手機擁有超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學習內容與時俱進,學生可以學到世界最新穎、最頂尖的教學內容。
(3)移動設備的使用規(guī)模
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曾對中國手機網民使用人數進行多次統(tǒng)計,近年來,統(tǒng)計數字不斷攀高。據最近一次統(tǒng)計,中國手機網民已占中國互聯(lián)網總使用人數九成之多,智能手機已是中國人民上網的第一大終端設備。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習慣于智能手機上進行學習、工作、處理事物,為智能手機支持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4)學習者經濟條件
我國人民智能手機擁有率較高,幾乎每人一部智能手機。智能手機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競爭,導致智能手機的價格逐漸降低,智能手機使用率逐漸增長。
(二)新課程改革對環(huán)境設計教學的影響
新課改的提出給予了教師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教師要打破固定教學思維,脫離管理者、傳授者的教學角度,融入學生群體,成為學生教學內容開展的組織者、引導者、研究者、監(jiān)督者。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步伐,學習世界最新的專業(yè)知識,通過自身良好的教學水平拓寬學生視野、引領學生學習成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昉璇,程敏熙,張華.基于智能手機的多普勒效應演示實驗教學設計[J].物理教學,2018,40(10):77-80.
[2] 石峰.“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8):260+262.
[3] 黃淑敏.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4] 鄭國強,劉露,楊小竹.新媒體技術給廣告帶來的巨大影響[J].藝術科技,15-20+32+127.
[5] 郎曉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師范大學,2016.
[6] 李曉蘭.移動環(huán)境中e-learning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3.
作者簡介:方愉(1985.05- ),女,漢族,江西景德鎮(zhèn)人,景德鎮(zhèn)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