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紅
[摘要] 目的 評價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應用價值,為糖尿病腎病檢驗工作提供參考。 方法 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間行糖尿病腎病檢驗的50例患者以及同期體檢健康者50名,分別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比2組實驗對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況以及陽性率占比率情況。另外,比較觀察組不同病程糖尿病腎病檢驗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以及陽性率情況。 結(jié)果 觀察組糖尿病腎病檢驗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含量以及陽性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糖尿病腎病檢驗患者,病程越長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越高、陽性率越高(P<0.05)。結(jié)論 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聯(lián)合檢測價值顯著,且后者敏感度更高,是此疾病患者早期診斷的主要指標之一。
[關(guān)鍵詞] 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病;檢驗價值;病程情況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5(b)-0048-02
糖尿病是常見性慢性疾病代表,屬于代謝性疾病,疾病發(fā)生和人們?nèi)粘o嬍沉晳T、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關(guān)。當前,糖尿病患者呈明顯多發(fā)趨勢,疾病有較高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健康狀態(tài)。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發(fā)癥問題,占同期疾病并發(fā)癥越1/3,患者有蛋白尿、高血壓以及水腫等癥狀體征表現(xiàn),疾病發(fā)展至晚期階段患者有腎衰竭情況,嚴重情況下致殘、致死。針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盡早診斷以及有效的干預,是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降低致殘以及致死率的關(guān)鍵。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主要指標代表,為疾病的診治工作提供了有效參考。相關(guān)資料指出,糖尿病腎病診斷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應用價值顯著,尿微量白蛋白較尿蛋白敏感度高[1]?;诖?,本文就選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該院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以及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總結(jié)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驗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總計100例。納入標準:①糖尿病腎病患者;②健康體檢者;③對實驗知情參與者;④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排除標準:①其他器官功能障礙患者;②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③其他原因?qū)е聦嶒灆z測指標水平異常者。觀察組:糖尿病腎病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區(qū)間42~76歲,年齡中位數(shù)(51.05±7.05)歲;病程區(qū)間2~20年,病程中位數(shù)(12.50±5.60)年。對照組:體檢健康者,男性29名、女性21名;年齡區(qū)間40~75歲,年齡中位數(shù)(52.03±6.80)歲。健康體檢者、糖尿病腎病患者組間性別以及年齡均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清晨在受檢者空腹12 h情況下取尿液(5 mL),其中3 mL使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UF-1000i)進行尿液尿蛋白定量檢測,剩余2 mL尿液3 500 r/min離心10 min后,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進行尿液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檢測。為了保證實驗結(jié)果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要求整個操作嚴格遵守流程,且實驗在2 h內(nèi)完成。
1.3? 觀察指標
記錄觀察組、對照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情況以及觀察組不同病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情況。
1.4? 陽性率評價標準
尿微量白蛋白陽性——尿微量白蛋白含量>30 mg/L。
尿蛋白陽性——尿蛋白含量>100 mg/L[2]。
1.5?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健康體檢者以及糖尿病腎病患者檢驗指標結(jié)果計算。計數(shù)觀察指標陽性率結(jié)果以%形式展開,χ2檢驗;計量觀察指標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結(jié)果以(%)形式展開,行t檢驗。實驗對象相同觀察指標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組間計量觀察指標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糖尿病腎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況見表1。組間2項計量指標結(jié)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組間計數(shù)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糖尿病腎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情況見表2。組間2項計數(shù)指標陽性率結(jié)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病程糖尿病腎病患者情況分析
觀察組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況:病程2~6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為(32.05±4.03)mg/L、病程7~12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為(59.02±5.65)mg/L、病程13~20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為(90.88±7.55)mg/L;陽性率情況:病程2~6年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13.33%(2/15)、病程7~12年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55%(11/20)、病程13~20年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為93.33%(14/15)。同組病程2~6年、7~12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t=27.479 4,P=0.000 0、χ2=6.373 8,P=0.011 5);病程7~12年、13~20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t=23.688 5, P=0.000 0、χ2=6.171 7,P=0.012 9);病程2~6年、13~20年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陽性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t=48.114, P=0.000 0、χ2=19.285 7,P=0.000 0)。
3? 討論
受到社會人口老齡化、人們不良生活習慣養(yǎng)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糖尿病逐年遞增發(fā)病趨勢,糖尿病患者有明顯血糖升高表現(xiàn),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且病程時間延長期間并發(fā)癥情況明顯,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受損以及心、腦、腎、眼睛、足等,增加患者生命安全風險。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下藥物治療無法有效逆轉(zhuǎn),所以盡早預防是關(guān)鍵。糖尿病腎病患者一般早期癥狀無典型性,所以增加了疾病的誤診、漏診率,導致部分患者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影響患者治療預后效果。糖尿病腎病患者有持續(xù)性蛋白尿、高血壓等癥狀表現(xiàn),嚴重者有全身水腫、腎功能損傷等癥狀表現(xiàn),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基于此強調(diào)盡早診治對病情控制的積極意義。人體腎臟功能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屏障、靜電排斥作用下多數(shù)白蛋白無法通過腎小球濾過膜,所以尿液蛋白含量低,反之屏障功能下降,大量蛋白含量漏出,從而導致尿液蛋白含量明顯升高。另外,血流變異常直接影響腎小球重復吸收功能,從而導致毛細血管白蛋白溢出,增加腎小球負荷量、白蛋白含量,未達到蛋白質(zhì)最終指標情況下則形成尿微量白蛋白。所以,尿微量白蛋白是反應腎功能損害的常用指標,能夠通過動態(tài)觀察腎臟功能情況為臨床診治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另外,糖尿病腎病患者病程時間的延長,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呈明顯上升表現(xiàn)[3]。鄭玉芳研究指出,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可以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提供有效參考依據(jù),為疾病早期治療提供參考[4]。
結(jié)果顯示:和張勝瑩研究結(jié)果有一致性,糖尿病腎病患者A組尿蛋白(55A4±6.28)mg/L以及尿微量白蛋白(37.64±4.35)mg/L均高于同期健康體檢者B組,且病程越長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則越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診斷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價值明顯,具有盡早發(fā)現(xiàn)患者疾病問題,且尿微量白蛋白敏感度高,需格外重視。另外,糖尿病腎病有可預防性,需積極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延緩疾病發(fā)展進程,降低相關(guān)并發(fā)癥情況。
[參考文獻]
[1]? 胡金權(quán).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8,31(5):46-47.
[2]? 劉建華.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185-187.
[3]? 呂梅,董媛媛.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的效果分析[J].心理醫(yī)生,2018,24(30):132-133.
[4]? 鄭玉芳.探討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檢驗中的應用價值[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6,23(6):40-42.
[5]? 張勝瑩.糖尿病腎病檢驗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應用[J].特別健康,2017(18):72.
(收稿日期: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