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要目的:探究聲導抗測試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價值。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兒44例作為觀察組,選擇健康兒童45例作為對照組,均進行聲導抗測試,對比兩組經(jīng)過診斷后的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經(jīng)過診斷后的總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聲導抗檢查在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診斷過程中有極高的診斷準確率,將診斷結果作為醫(yī)護人員的參考內(nèi)容,對于患兒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患兒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 聲導抗測試;分泌性中耳炎;診斷價值
分泌性中耳炎是兒科的一種較為常見的耳部疾病,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這種疾病的出現(xiàn)。該病不僅會出現(xiàn)中耳積液或有液體流出方面的問題,同時還會導致患兒聽力的持續(xù)下降,甚至還有可能致聾"。雖然可采取氣壓耳鏡和鼓膜切開術的方式對患兒進行診斷,但這2種檢查屬于侵人性操作,會導致患兒在診斷期間產(chǎn)生疼痛感,致使患兒配合度下降,不利于患兒聽力的恢復”。因此為了避免相關問題影響診斷質量,檢測人員逐漸將聲導抗檢測運用到了相應的工作過程中,通過鼓室導抗圖分型、聲反射陽性率等判斷中耳情況,收獲良好的效果。為進一步分析分泌性中耳炎診斷中應用聲導抗檢查的臨床價值,對分泌性中耳炎患兒44例和健康兒童45例進行了診斷研究工作,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8年3-11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兒44例作為觀察組,健康兒童45例作對照組。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8歲,平均(4.33±1.44)歲。觀察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3~7歲,平均(3.65±2.08)歲。(1)納人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診斷標準,耳部存在阻塞感、不適感,耳痛不明顯,并且存在聽力較弱的問題。②倫理委員會同意醫(yī)院所進行的研究工作,患兒家屬簽訂了研究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健康體檢兒童經(jīng)過檢查后發(fā)現(xiàn)存在著心、肝、腎等不同類型的疾病,并且還患有其他耳部疾病,對于檢查工作的開展有極大的阻礙。②兒童對于診斷研究的開展缺乏良好的依從性,不利于計算診斷準確率。
診斷方式:診斷人員在對所有兒童使用聲導抗測試方式進行診斷時,為了保證診斷工作具有較高的質量,不僅需要將兒童送人隔音室內(nèi),同時均采用國際聽力聲阻抗機對所有兒童進行診斷,有利于避免診斷人員所進行的診斷工作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在診斷的過程中,診斷人員需要先行純音聽閾測試,并且還要對診斷過程中相應的參數(shù)進行嚴格的設置,比如講探測純音設置為226Hz,將聲級設置在85dBSpL帶AGC,設置儀器壓力+300~-600daPa。再行聲導抗測試,包括聲反射和鼓室導抗圖,控制聲導抗范圍0.1~6.0mL,聲反射聲強80~120dBSpL,頻率設置1~2kHz。而在對所有的兒童進行診斷時,診斷人員不僅需要進行同側的檢測工作,還要對其對側給予測試。如果在診斷的過程中相應的儀器存在反應,即表明該兒童的診斷結果為聲反應陽性,具有一定的準確率。而對于不太配合的患兒進行診斷時,為了避免診斷準確率受到影響,需要采用兒童功能聲阻抗測試方式,這對于接下來相關工作的開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觀察指標:對比和分析兩組聲反射陽性情況,聲導抗圖像鼓室分型按照LidenJerger標準將所得圖像分為A型(正常型)、B型(平坦型)以及C型(負壓型)。
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SPSS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研究,計量資料(x±)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經(jīng)過診斷后的總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聲導抗檢查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檢查手段,之所以需要將這種檢查手段運用到患兒疾病的診斷過程中,主要是因為相比氣壓耳鏡和鼓膜切開術這兩種侵入性的診斷措施,聲導抗檢查不僅不會給患兒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并且在診斷準確率方面也相對較高,有利于患兒在接受診斷期間有極高的配合度,能彌補其他有創(chuàng)檢查的不足凹。鼓室聲導抗對中耳積液的敏感性和診出率較高,臨床可對鼓室導抗圖動態(tài)變化進行觀察,從而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和轉歸。
分泌性中耳炎的初期階段,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咽鼓管功能不良方面的問題,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一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就會影響耳外空氣正常進人到患兒的中耳內(nèi),導致中耳內(nèi)的空氣被黏膜吸收,致使患兒中耳腔內(nèi)壓力的持續(xù)增長,進而導致鼓膜內(nèi)陷方面的問題。此期患兒的聽力雖然沒有較為明顯的損傷,但是如果對患兒進行診斷,依舊能夠得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結論。鼓室負壓會隨病情的發(fā)展而增大,進一步引起中耳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外滲,導致鼓室積液,增加的液體對中耳傳音系統(tǒng)有顯著影響,聲導抗測試時傳音結構質量增加,導抗圖峰值降低,甚至無峰,聲順無改變或變化減小,呈現(xiàn)B型改變。故聲導抗測試可反映鼓室功能的變化,能客觀反映聽力功能變化情況,為病情嚴重程度提供客觀依據(jù),有利于醫(yī)護人員結合患兒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shù)闹委煷胧?,對于患兒疾病問題的改善擁有著顯著的效果。
本院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對所有的兒童進行分泌性中耳炎的聲導抗檢測之后,發(fā)現(xiàn)對照組的健康兒童的總陽性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此表明,對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兒使用聲導抗檢測,有利于促進該病診斷準確率的提升,對于患兒疾病治療的開展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聲導抗檢查對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診斷有極高的診斷準確率,將診斷結果作為醫(yī)護人員的參考內(nèi)容,對于患兒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患兒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李英來,逯素艷,高永海.嬰兒分泌性中耳炎聲導抗檢測的臨床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7,15(7):148-149.
[2]劉輝,莫玲燕,呂靜,等.226Hz和1000Hz鼓室聲導納在不同年齡嬰幼兒分泌性中耳炎應用探討[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28(10):701-704.
[3]陳杰,朱麗明,迮景媛.聲導抗測試對分泌性中耳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17,6(1):54-55.
[4]劉世吉.分泌性中耳炎診斷中應用聲導抗檢查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8,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