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晴,張駱軍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南通 226002)
甘膽酸(CG)是膽酸與甘氨酸結合而成的結合型膽酸,也是膽汁酸的主要成分,肝臟是其代謝的重要器官。當肝細胞受損時,肝細胞攝取CG的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升高[1],故臨床常將CG作為肝細胞損害的指標,同時CG也可作為肝病嚴重程度以及肝損傷疾病鑒別診斷的指標[2]。目前CG檢測的常規(guī)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和均相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法試劑穩(wěn)定性差、檢測用時長、環(huán)境要求高,臨床廣泛應用受限,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試劑性能劣于均相酶免疫法[3-4],故均相酶免疫法更能滿足臨床檢測CG的需求。本研究按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的相關文件要求,以我室當前使用的蘇州博源公司CG試劑為參考試劑,將其與其它四個廠家的試劑進行性能驗證、分析比對,為臨床實驗室選擇適合自己實驗室的CG試劑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1.1 所有標本均為清晨空腹8 h后采集靜脈血,并立即離心分離血清,避免使用溶血、脂血、黃疸標本,血清分裝后于-20℃凍存。
1.1.2 精密度驗證標本:選取3份高、中、低濃度的CG血清,分別為0.9 mg/L,2.8 mg/L和45.0 mg/L。
1.1.3 線性范圍評價標本:選取接近試劑盒標注線性范圍的高、低值血清標本各1份,低值為1號,高值為6號,二者再分別以4∶1,3∶2,2∶3,1∶4比例混勻,形成6個濃度梯度的混合血清。
1.1.4 比對標本:隨機選取201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新鮮血清40份,其中異常標本20份。
1.2 試劑與儀器 5種CG試劑均為均相酶免疫法,分別為A:蘇州博源,B:安徽,C:浙江,D:重慶,E:貴州。各試劑均使用各自配套的校準品及質控品,按照廠家推薦的參數(shù)進行校準,檢測各自配套的質控品且均在控。儀器為日立 HITACHI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方法
1.3.1 精密度評價:依據(jù)CLSI EP15-A文件所提供方案[5],用5種試劑分別測定高、中、低值3個水平的CG血清,連續(xù)測定5天,每天測4次,計算各試劑各水平的批內(nèi)CV及總CV(CV%within,CV%total),并判斷精密度是否符合廠家標注。
1.3.2 線性范圍評價:依據(jù)CLSI EP6-A文件所提供方案[6],用5種試劑分別檢測6個濃度梯度的混合血清,各濃度測定3次并計算平均值,檢查離群值及重復性,將預期值與實測值進行曲線擬合,多元回歸分析,以r2>0.95,斜率b在0.95~1.05范圍內(nèi)判斷該試劑驗證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良好。
1.3.3 比對試驗:依據(jù)CLSI EP9-A2文件所提供方案[7],用5種試劑分別檢測40份比對血清,以A試劑測定結果為X,分別以B,C,D,E試劑結果為Y,繪制散點圖,顯示回歸方程,計算平均絕對偏倚,以超過10%為標準判斷兩者是否等效。
1.3.4 一致率比較:將40份標本的比對結果分別按照各試劑提供的參考范圍上限為標準,高于標準為陽性,低于標準為陰性,比較判定CG異常的一致率,并進行Kappa一致性檢驗,以Kappa值≥0.75表示兩者一致性為優(yōu)。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Microsoft EXCEL 2003及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K-S正態(tài)分布檢驗檢查數(shù)據(jù)正態(tài)性,以P>0.05表示數(shù)據(jù)呈正態(tài)分布。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線性回歸采用簡單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比較各試劑與參考試劑判定異常時的一致性。
2結果
2.1 精密度評價 見表1。
表1 五種試劑的精密度
A,B,D,E試劑實測精密度均小于試劑盒標注的精密度,其中E試劑CV%within及CV%total最小。C試劑低值CV%within和低、中值CV%total均高于廠家標注,精密度驗證未通過。D試劑低值水平CV%total大于本實驗室CG檢測的最大允許誤差(CV%total<10%)。
2.2 線性范圍評價 A~E試劑線性范圍分別為0.89~43.58 mg/L,0.90~44.72 mg/L,0.96~41.31 mg/L,0.82~42.29 mg/L和0.78~46.24 mg/L。CG實測值無明顯離群值,最佳擬合方程為一次多項式,預期值與實測值擬合方程斜率b分別為1.038,0.964,0.908,0.984和1.040,r2為0.993~0.998,平均絕對偏差分別為4.16%,5.17%,8.85%,4.92%和4.38%。C試劑線性范圍驗證未通過。
2.3 比對試驗 見圖1。B,C,D,E試劑與A試劑比對結果。
圖1 B,C,D,E試劑與A試劑比對結果
B~E試劑與A試劑比對均呈良好的線性關系,r2為0.924~0.990,平均絕對偏倚分別為6.67%,36.3%,9.80%和16.45%,C,E試劑與A試劑結果不等效。
2.4 一致率比較 B~E試劑與A試劑一致率分別為90%,82.5%,82.5%和90%,經(jīng)Kappa檢驗,Kappa值分別為0.80(P=0.000),0.65(P=0.000),0.65(P=0.000)和0.75(P=0.000),B,E試劑與A試劑一致性優(yōu)。
3討論機體內(nèi)CG是由肝臟合成、分泌、攝取,膽管膽囊參與排泄,臨床多種常見的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癥等)血液中CG均顯著升高,且具有出現(xiàn)早、消退晚、敏感度高的優(yōu)點[8]。妊娠中晚期,產(chǎn)科常用CG來反映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癥的嚴重程度以及預測是否發(fā)生胎兒窘迫[9-10]。同時CG也作為判斷腸道惡性腫瘤發(fā)生、診療效果及預后的指標[11]。因此實驗室開展CG檢測,對多種疾病的診斷、治療、預后判斷均具有指導意義。
臨床檢測CG廣泛使用均相酶免疫法,它采用酶標記半抗原和標本中未標記半抗原與定量抗體競爭性結合,推算標本中半抗原的含量。該方法敏感度高、穩(wěn)定、方便。本室參考CLSI文件,對國內(nèi)常見的5種CG試劑精密度、線性范圍進行驗證,并對結果進行比對。研究表明除C試劑外,其它試劑精密度驗證均通過,但D試劑在低值水平處CV%值大于本室CG的最大允許誤差。故在本實驗室現(xiàn)有的日常常規(guī)檢測條件下,A,B,E試劑均可滿足臨床需要,尤以E試劑最佳。C試劑精密度驗證未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C試劑從檢測第4天起,低、中值水平檢測結果輕微下降,而第5天各批次血清下降更為明顯,最終導致總變異上升超標。考慮一方面各廠家試劑存在差異,開瓶后穩(wěn)定期不同,另一方面我室試劑開瓶上機后,試劑存儲的環(huán)境波動以及反復接觸檢測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累積污染,C試劑更易引起變質。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A,B,D,E試劑線性范圍良好,驗證通過,但C試劑在低值處多點偏差大于可接受范圍,驗證未能通過。所以我們應當注意廠家提供的線性范圍是在特定儀器及環(huán)境中制定的,同一試劑在不同實驗室、不同儀器上檢測時,線性范圍存在一定差異,故各實驗室初次使用某廠家試劑時,不能盲目采用說明書上標注的,應進行線性范圍驗證。
比對試驗中,B~E試劑與A試劑均線性關系良好,但C,E試劑平均絕對偏倚都超過10%,所以C,E試劑與A試劑結果不等效,故我們在臨床應用時應注意結果不可比。異常一致性比較中,C,D試劑與A試劑一致性中等,故實驗室應用C,D試劑時應建立自己的參考范圍,并驗證臨床適用性。
通過此次驗證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廠家的CG試劑各項性能略有不同,建議臨床檢測CG時,各實驗室對試劑和儀器組成的檢測系統(tǒng)應進行綜合性能驗證,選用適合自己實驗室的試劑,提高檢測的準確性,為臨床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