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琴
2018年港股教育行業(yè)走勢呈現(xiàn)前高后低的特征,行業(yè)估值明顯受政策影響。8月出臺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細則送審稿是分水嶺,在這之前,港股教育類上市公司平均估值在40倍PE左右,8月10日送審稿出臺后,整個板塊快速下跌,目前平均估值20倍左右,除了業(yè)績繼續(xù)增長,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的估值下殺是主要原因。展望2019年,民促法實施條例定稿預計在上半年出來,我們預期與送審稿不會有太大出入,在政策不確定性已經被劇烈波動的股價消化大部分后,受政策影響相對小的高等教育板塊仍是我們首選,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機構類公司登陸港股,也會是2019教育行業(yè)投資的一個重要領域。
民辦高等教育集團已取得先機
對于民辦高等教育來說,監(jiān)管的主要意圖是區(qū)分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類管理。民辦高等教育可以選擇登記為營利性,短期利潤率會有一定負面影響(土地成本的輕微上升、稅率的明顯上升),但長期來看我們認為行業(yè)外延式并購擴張的發(fā)展模式并沒有遭到顛覆。民辦職業(yè)教育是政策鼓勵的,而現(xiàn)在國家基本上不批新的民辦本科學校,加上獨立學院需要加快脫離公辦母體,民辦本科基本上進入存量整合的時代,已經上市的民辦高等教育集團手握豐厚資本,在行業(yè)整合中已取得先機。
課外培訓機構空間廣闊
隨著卓越教畜集團、滬江教畜、新東方在線(已遞交上市申請并通過聆訊階段)等大型培訓機構在港股市場上市或排隊上市,我們相信明年培訓機構值得關注。雖然校外培訓受到政策監(jiān)管,短期培訓機構的成本面臨上升的壓力,但是行業(yè)整頓對于龍頭企業(yè)絕對是利好,目前市場份額最大的五間培訓機構的市占率合計不超過2%,未來行業(yè)整合空間超大。
民辦K12集團需觀察政策落地情況
由于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都是涉及學前教育及9年義務教育和高中學段,基本上無法將它們拆分。學前教育是受到政策監(jiān)管最為嚴格的階段,政策導向是堅決遏制學前教育過度逐利的行為,以發(fā)展普惠園為主,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比)達到80%。政策明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fā)行股份或支付現(xiàn)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可以說將幼兒園資產證券化的路給堵死了。至于已經上市的怎么辦,市場普遍認為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多數(shù)不會被要求拆分出上市主體,但是仍是一個令投資者擔憂的點。而且民促法實施細則送審稿也對義務教育階段做出諸多限制,因此我們認為K12教育學校類資產的確面臨更多的政策不確定性風險,需等明年民促法實施條例定稿出來(預計是兩會前后)再觀察。但是,優(yōu)質的教育一向是稀缺資源,在我國教育資源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尤為突出,那么真正能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的民辦K12教育集團,我們認為它很有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