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筆者翻出這些年她在工作之余寫下的厚厚的幾本教學筆記和反思,不禁暗暗地慶幸。筆者從來不知道這些年來她一直都在做著成全別人的事情,她也從來沒有意識到成全別人是如此的幸福。老師的幸福源于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源于十幾年工作中的細細碎碎……
關鍵詞老師 幸福 點點滴滴
在日復一日的“傳道授業(yè)”中,在繁雜的日常事務中,漸漸地對“怎樣做一名好老師?”就不再那么執(zhí)著了。直到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筆者結識了一位看上去非常儒雅的老教研員,才重新喚醒她當年的教學激情與教育夢想。言談中,老教研員對她說“教師是一份成全人的職業(yè),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你也就成就了自己!”這是筆者第一次聽到的關于教師職業(yè)全新的詮釋,在震撼之余,她更多的感觸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敬意。這句話與著名教育專家林格先生的“真正的教育,絕不僅僅是講道理、傳授知識,更不僅僅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傳遞給孩子,維護孩子的心力,讓他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能承擔后果、應對變故、改善自身和環(huán)境的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是此時老教研員那句樸素的話卻更能讓筆者為之動容,從這句樸素的話語中她仿佛聽到了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幾乎一輩子的經歷譜寫出來的經典。
1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
如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寬泛了,他們需要的老師是博覽群書的。常言道:品讀名著似飲清露;鑒賞圣書如含甘飴。專業(yè)書籍可以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提高我們的業(yè)務水平。還可以通過看一些有意義的書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所以筆者認為老師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買書。從中外經典文學,到歷史著作,到教育教學著作……家里的四個書柜都裝得滿滿當當。
筆者認為老師愛讀書的習慣漸漸會感染孩子們,所以每天中午她總在孩子們的午餐后講一個他們“看”好的故事,有時也會隨意地抽取其中的一本課外書,講上一個聲情并茂的故事,聽得小家伙們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完全地沉醉其中了。其實,這樣做也因為她別有用心,想讓孩子們知道這里無論哪一本書上的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無論哪一本書上描繪的世界都是繽紛的。這樣的潛移默化還真有效果,果然,孩子們來看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了,共享書柜成了每天中午最熱鬧的地帶,書柜里的共享圖書也越來越多。有時課間十分鐘也不放過,而當有的孩子無意中看到老師曾經給他們講的故事時,常常會一臉興奮地跑過來,手里高舉著書,說:“老師,你看,這個是你給我們講過的故事,被我找到了?!蹦莻€激動啊,真的很難用語言來形容。每每回想起這樣的畫面筆者都欣喜不已,她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成全了孩子們求知若渴的心靈,也成全了孩子們一生閱讀的習慣。
2做一個幸福的“傳遞人”
擁有一份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愛自己,愛生活。用幸福踐行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我想: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不僅僅只在你的生活中體現(xiàn),它一定會在你的工作中流露出來,從你的眼神,從你的微笑,從你的言語中傳遞給學生。正因為心中充滿對生活的熱愛,所以也能給學生更多的關愛,魯迅先生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盡管愛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卻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心中有愛,才會容忍學生的缺點;只有心中有愛,才會對學生多給予關懷與幫助;只有心中有愛,才能走進學生內心,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只有心中有愛,才會對學生既講道理,也講情義;只有心中有愛,才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心中有愛,孩子們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用“愛”成全孩子們的愛,用“愛”成全孩子們的快樂與幸福;所以,我愿把開在我心中的幸?;úシN到孩子們的心田,愿他們的世界處處鳥語花香,時時芬芳怡人。
我們用雙眼去觀察生命的美好,用耳朵去傾聽身邊的感動,用心靈去感受生活的每一處珍貴……這還不夠,我們的情感需要找到一個出口,需要傾訴,需要交流,需要表達。于是,筆者用手中的筆寫下一首首小詩,她把小詩讀給孩子們聽,他們或瞇起眼,或托著腮,或歪著腦袋,一臉的陶醉與向往。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們常常會拿著他們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送到辦公室給我看“老師,老師,我又寫了一首詩!”一張張小臉洋溢著掩藏不住的自信與驕傲,盡管他們的語言還很稚嫩,甚至有些笨拙,那又有什么關系呢?孩子們不就是在一次次這樣的文化浸潤中成長起來的嗎?
3做一個幸福的“分享者 ”
筆者喜歡畫畫,只要一有閑暇,就會拿起畫筆隨意地畫一畫。她把自己的畫作發(fā)在朋友圈,引得孩子們紛紛點贊。事后,常常有孩子圍在她身邊問:“老師,您畫畫這么好,為什么不去當美術老師呢?”她說:“我教你們語文是想告訴你們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兒,畫畫是讓老師感到更幸福的事兒?!焙⒆觽凕c點頭看似懂了似乎又沒懂。
用心做事,不問收獲。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總是事無巨細,面面俱全,隨時還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突發(fā)事件。因此,我們做事需要用心用腦,做事時克服深入浮躁心理,善始善終。常聽老人們說: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們還要有“只求耕耘,不問收獲”的平常心態(tài),要相信只要有付出,收獲總會有的。
4做一個幸福的“ 引路人”
每個老師都會遇到那么幾個“問題學生”,他們或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自制力差,或逆反,或偏執(zhí)……對于他們,我采取的辦法只有一個——多鼓勵他的受歡迎行為,如:對于他的每次發(fā)言、好的作業(yè),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報以微笑和表揚,并鼓勵他再接再厲,讓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或許不能完全達到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標準,但是在課堂紀律、完成作業(yè)以及和同學的人際交往方面都有了進步,同學也開始和他們交往了,家人也能明顯感覺出他們的努力。于我而言,這就足夠了。
一樁樁,一件件,歷歷在目,雖然樸實無華,雖然平常無奇,卻是如此珍貴。每每想到這些,我的內心總能泛起漣漪,繼而綻放出嬌艷的花朵!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隨文練筆培養(yǎng)小學中段學生寫作興趣的策略研究”(編號:19PTYB01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楊秋紅,中小學一級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