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芝,潘磊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當前醫(yī)療服務業(yè)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護理的需求不斷增加且日益多樣化,在繁雜的工作任務下,護理人員該怎樣合理的進行情緒管理,由此引出情緒智力這個新名詞。首先情緒是人們在面對一些事情時會表現出來的某種反應,是對于特定事件態(tài)度的內心體驗[1]。護理工作是一項比較特殊的工作,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順心的時候,這就會對護理人員的情緒造成影響,而他們又面對著眾多的病人及家屬,自身情緒變化很容易影響到病人及家屬?!扒榫w智力”的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Salovey 和Mayer[2]正式提出,是以眾多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提出的,并于1993 年、1996 年進行了修改,1997 年才大體定型。定義為:精確的知覺、評估和表達情緒的能力;接近或產生促進思維的情感能力;理解情緒和情緒知識的能力;調節(jié)情緒促進情緒和智力發(fā)展的能力。關于這一概念,我國學者也有研究,徐小燕等[3]認為情緒智力是包括情緒覺知、情緒表現、情緒適應、情緒評價、情緒調控能力在內的影響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成功與否的非認知性心理能力;許遠理[4]將情緒智力界定為加工和處理情緒及情緒信息的能力;盧家嵋[5]對情緒智力做出的解釋為“人成功完成情感活動所需的個性心理特征”。
近年來醫(yī)患矛盾緊張,究其原因不僅是醫(yī)療技術水平,而更多的是與患者溝通不到位。護理人員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大量研究表明情緒智力在人際關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其對于人的身心健康、事業(yè)成就等也有著重要的影響。護理人員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性行業(yè),長期高負荷、高風險的工作,使得護理人員情感波動較敏感,因此注重他們的內心需求、情緒在構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減少醫(yī)療糾紛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調查臨床一線護理人員情緒智力現狀,分析其原因、探索其解決方法。
選用由Schutte 等人(1998)根據Mayer 和Salovey的情緒智力理論編制而成的情緒智力量表。經檢測其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0。納入標準為隨機抽取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yī)院臨床一線護士工作編號尾數為基數號為調查對象,調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表示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樣本量計算:本次研究的目標人群為本院的注冊護士,描述性研究的樣本含量至少為目標人群的10%。本院注冊護士共800 人,考慮到10%樣本流失或不配合等因素,本次研究的樣本含量最低為160 人?,F場共發(fā)放問卷160 份,收回160 份,回收率為100%。護理人員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護理人員的一般情況分析[n(%)]
在護理人員情緒智力的影響因素中得分較低的前3 位的因素為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我很難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見表2。
表2 護理人員情緒智力的影響因素[n(%)]
在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我很難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這三個維度中得分較低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護理人員工作負擔重,而且工作有著特殊的性質,高標準、嚴要求,得不到患者的信任。
(2)護理人員在繁雜的工作中,要應對眾多病人及家屬的需求,產生極度厭倦感。
(3)三餐不準時致使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疾病,長期倒夜班造成生物鐘紊亂。
(4)護理隊伍年輕化,護理人員多數為獨生子女,剛剛步入社會,他們的人生經歷、經驗相對很少,心理不成熟,對自己及他人的情緒無法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不會換位思考,更不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醫(yī)療機構為護理人員提供單獨的減壓工作室、交談室、心理咨詢室,如放置一些橡膠假人、開展打拳擊活動等,有利于護理人員釋放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雖然工作非常忙碌但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些健身娛樂活動,適當地放松心情,加強鍛煉愛惜自己的身體,要積極參加護理人員心理減壓培訓[6,7]。
(2)護理管理者在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的同時,也要注重其情緒認知能力的提升,護理人員的情緒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其心理素養(yǎng),情緒的好壞會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積極性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對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護理人員既是病人的治療者,更要充當病人的朋友、親人,要認真地向病人解釋其病情和治療的方法,耐心地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對于病人出現的不良情緒,要積極疏導,真誠地關心、幫助病人,提高病人的信任感,從而積極配合治療[8]。
(3)學會換位思考。一方面醫(yī)護人員要對病人及其家屬出現的情緒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另一方面病人和家屬也要對醫(yī)護人員的工作給予更好的理解和配合,我國是人口大國,護患比例嚴重失調,護理人員更為短缺,每天面對繁多、瑣碎、復雜的就醫(yī)環(huán)境,難免有時應付不來,護患彼此信任,共同戰(zhàn)勝病魔[9]。
(4)對情緒智力進行科學的培養(yǎng),將特質情緒智力理論作為依據,從情緒性、自我控制、社會性和幸福體驗四個方面作出努力,促使醫(yī)護人員的情緒智力水平不斷提升,護理人員應具備敏銳的覺察力,能夠對自身和他人的情緒進行感知,保持自身情緒的穩(wěn)定,以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時改善護理質量[10]。要學習自我控制情緒的方法,不將消極情緒壓抑在心里,同時也不用不良的方式表達,通過人際交往訓練,學習社交技巧和情緒表達方法,以病人為中心能夠促進和諧護患的維持;通過積極的心態(tài)訓練使醫(yī)護人員的幸福感得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