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展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而讀圖能力作為學生地理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性,探討在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讀圖能力;高中地理;地理教學
一、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學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新課程標準對地理學科教學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對相關地圖學習的要求,其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其形成一定的學科素養(yǎng)與學科品質,可見讀圖能力對于地理學習展開的重要性,其是高中地理直觀教學的體現(xiàn)。與此同時,讀圖能力的形成有助于使得學生更加明確地圖之間的信息關系,掌握不同地圖中所展示的地理事物的不同形態(tài),從而促進其促進地理學習,增強地理學習優(yōu)勢,而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讀圖能力之后,就可以逐漸的轉化為地理綜合分析能力,實現(xiàn)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良好轉變,幫助其形成相應的地理學科思維,提升地理學科品質,進而促進其地理學科的學習與進步。
二、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一) 轉變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讀圖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其大多作為教學課堂的中心處于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占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對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接受,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僅僅根據(jù)教學大綱來進行相關教學目標的設定,而在進行教學內容選取的過程中也并未注重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基礎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師在進行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缺乏對基礎教學理念的認知把握,又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教學,在對學生進行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興趣引導,進而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上的低效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積極轉變當前課堂教學形式,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讀圖興趣為原則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展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地理學習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相關區(qū)域地理知識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自己收集相關的地理資料與地理圖示,可以依托互聯(lián)網,可以通過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可以讓學生圍繞相關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來進行相關地圖搜集并向同學進行展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科學習?;蛘咴谶M行工業(yè)地域形成與發(fā)展的學習過程中,通過進行一定的地域展示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讀圖基礎與能力進行一定的選擇,并給予一定的理由,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從而有所收獲與學習。
(二) 引導學生正確讀圖,養(yǎng)成良好讀圖習慣
在培養(yǎng)學生進行讀圖能力養(yǎng)成的過程中,首要之處在于要對學生實現(xiàn)正確讀圖步驟的引導??赡茉谶M行地理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不同,其在進行讀圖過程中對圖形的整體把握步驟也不同,而用統(tǒng)一化的讀圖方法可能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但是基礎的讀圖方式的傳授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讓學生基于一定的讀圖基礎技能之上再進行相關的拓展延伸,從而實現(xiàn)讀圖能力的形成與提升。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指導學生正確掌握比例尺、方向和圖例這三個在地理讀圖過程中的關鍵要素,讓學生明白借助其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圖中的基本信息,還可以掌握一定的隱藏信息,讓學生在熟練運用的過程中進而有所突破;而另一方面則是在于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地圖知識體系,例如運用“圖名”來明確地圖的大致信息與讀圖方向,利用“圖解”來把握讀圖的不同角度與方向,從整體性對圖進行分析并進而展開局部觀察,從而幫助其形成正確的讀圖步驟,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地理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圖的運用實例,并用相應的讀圖思維來進行相關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探索,并在日常的課堂上進行相關的強調與訓練,實現(xiàn)對學生讀圖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面對地圖時有意識地依靠讀圖步驟,轉變?yōu)橄乱庾R的看圖解決,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實現(xiàn)地理課堂教學的高效。
(三) 建立空間概念,學會自主分析讀圖
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進行,分別是科學分析、正確使用和思維提升。因此要想實現(xiàn)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促進其學科思維和學科品質的形成,幫助學生自主建立相關空間概念,形成自主分析探究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空間概念不足,無法正確把握地域關系、天體運動關系也是導致地理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空間概念的培養(yǎng),一方面可以利用一定的地理模型,例如相關的地球儀模型這樣的實體模型,抑或是借助于相關的輔助教學模型進行形象生動化的講解來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的理解與掌握,形成相關的空間概念。而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將現(xiàn)代化技術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對于相關天體運動,大氣流動等利用多媒體播放設備將其轉化為視頻、動畫以及圖片的形式來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到整個動態(tài)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一定的課題訓練,課后展開來對學生進行相關讀圖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分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水平的提高,實現(xiàn)地理課題教學的高效。
三、 結語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相關教師應明確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對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通過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圖步驟,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同時進行一定的延伸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讀圖能力,形成相應的學科思維,促進地理學科的學習,實現(xiàn)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種化東.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9,21(2):200.
[2]史剛鋒.培養(yǎng)地理讀圖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2018(9):55-57.
[3]巴珍.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2018(6):40-43.
[4]杜首章.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讀圖能力[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作者簡介:
李會娟,云南省騰沖市,騰沖市益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