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環(huán)境下,對話教學受到了越來越多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應用。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整體的數(shù)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識點,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效率。論文主要從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特點的角度進行深入探析,進而提出加強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旨在提升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特點;途徑
對話教學主要是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學主體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從而分析研究出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增進教師和學生以及書本間的溝通和理解,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對話教學不是教師個人的講授,而更側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提出問題,以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為主導,以益于學生在學習中健康成長??梢?,加強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對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具有重大的影響。
一、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的特點
(一) 對話對象具有多樣性
我們都知道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那么他們所產(chǎn)生的有關問題及對話的方式方法當然也是形式各異、種類繁多的,這也是導致在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中產(chǎn)生對象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所以,當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對話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以及對知識和問題的掌握情況來設置不同的對話方式和內容,要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對話發(fā)展具有整體性
即使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但歸根結底他們都是一個集體,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過程中都有著同一個發(fā)展目標,就是為了學習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并促進學生不斷地成長。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地為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和增強學生開放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 對話需求具有共生性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對話教學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進度以及教學方法的把握,可見,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他們都需要進行對話教學,是一種共生性需求。
二、 試析加強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 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間的對話
要想使對話教學得以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就要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間的對話。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輕松、無負壓地進行學習,有益于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促進在學習中更好地解決問題。當學生間進行對話時,通常都會比較輕松愉快,沒有什么戒備心理,有問題更能勇敢地提出、質疑和思考,通過這種相互間的溝通以及思維上的各種碰撞,更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如在進行《認識物體和圖形》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種質疑和爭議,那就是正方形是否屬于長方形。這時,教師可以將兩種觀點的學生劃分成兩組,讓每一組的學生去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通過這種辯論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強學生間的對話。
(二) 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和書本的對話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以及同學間的溝通時間是十分有限的,最多的還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因此,就要科學、有效地抓住這些時間,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概括學習和提出、思考、解決問題,并對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總結。增進學生與書本間的對話,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效率。如在進行《時、分、秒》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簡要地學習時應當加以思考它們有什么樣的作用,單位大小以及換算比例等問題,進而仔細、認真地學習教材中的內容及知識,不斷地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同時更好地記憶相關知識和內容,最終實現(xiàn)學生和書本間的有效對話。
(三) 增進老師和學生間的溝通,增強學生和教師的對話
教師作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導者,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必須增進教師和學生間的溝通,增強他們間的對話,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并消除心理障礙,進而更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學習和訓練,促進教學質量地有效提升。如在進行《角的初步認識》課程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拋出這樣的問題,如大家知道直角、銳角以及鈍角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嗎等。從而使學生心中出現(xiàn)疑問,進而增強學生和教師間的對話,然后教師再結合實際性的問題展開詳細的解答,使學生更容易掌握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最終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間的有效對話。
(四) 科學促進多因素間的融合,增強學生、教師以及書本的對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和學生進行對話,科學地為學生進行合理、高效地課堂教學以及解決問題等工作之外,還應當增強自身與書本間的對話,不斷分析和總結各章節(jié)的核心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目的,并從大量的教材知識以及內容中提煉重點和難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要和教師、書本進行有效的對話,從而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梢?,學生和教師以及書本之間是一種相互融合的關系,難以分割,不斷加強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促進它們間的對話。如在進行《克與千克》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習做好相應的課前預習引導和提示,使學生和書本間先有一定的認識和對話,與此同時,教師也要認真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還要積極地為學生解決心中疑問,如什么時候可以用克和千克作為計量單位?再給學生布置一些相應的課后作業(yè),從而有效地鞏固教學知識。
三、 結束語
由于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應用特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話,不斷加強對話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昱霖.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基本特征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7):192.
[2]羅雪莉.搞好對話教學 提升教學質量——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的有效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18):107.
作者簡介:
尹國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雷波縣千萬貫鄉(xiāng)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