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5-103-02
摘 要 在當今的現(xiàn)代化科技社會,科研人員對于各項事物的本質探知越來越深入,逐漸發(fā)現(xiàn)了原子內部的能量,即原子核聚變與裂變,由此也引發(fā)了一系列輻射問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本文主要針對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工作進行探究,分析了各種輻射的危害性,并根據(jù)實際的危害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的策略,以便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性,加快社會發(fā)展的進程。
關鍵詞 輻射安全 防護管理 輻射場所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原子核技術的利用項目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等放射技術與設備已被較高頻率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由于放射性物質無色、無味、無形,難以被人體所感知,且其自身多具有極強的化學毒性,如若管理不當極易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輻射安全管理體系,使人員免受輻射傷害的侵襲。
一、各種輻射的危害概述
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人們會受到多方因素的輻射,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其中,最主要的輻射危害就是核輻射與電磁輻射。現(xiàn)如今,電磁輻射已經(jīng)與大氣污染、噪音污染、水體污染并稱為四大公害,被聯(lián)合國列入必須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輻射來源主要包括信號發(fā)射塔、變電站、電磁波發(fā)射塔等運行時所產(chǎn)生的電磁輻射波,同時也包括手機、計算機、微波爐、電視機等家用電器所產(chǎn)生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充斥在人們生活的空間中,可輕易穿透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若長期在其輻射下,易導致細胞被大面積損害或殺死。
同時,核輻射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各種元素的原子在進行核聚變或核裂變時會放出較大的能量,并產(chǎn)生出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中子射線等。隨著核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已經(jīng)被應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科學研究、國防等方方面面,一方面加快了社會建設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核輻射的危害。如果人體長期遭受核輻射的侵擾,極易引起人體自身的不適,更有甚者會使人體器官及生理系統(tǒng)受到損傷,引發(fā)多種疾病,形如,腫瘤、白血病、生殖系統(tǒng)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早衰等,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常進行。因此,研究核輻射的安全與防護管理策略已經(jīng)刻不容緩,這也是本文即將分析、論述的內容。
二、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重視工作場所的監(jiān)測
在科學技術穩(wěn)步發(fā)展并逐漸趨于成熟的階段,原子的核能應用方向也越來越廣,受到了廣大技術人員的重視。在如今各行各業(yè)的工作場所之中,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的輻射危害最為廣泛,對人體造成了較大的威脅。且由于使用的時間較為長久,各儀器設備的老化磨損現(xiàn)象較為嚴重,又或者是相關的輻射安全及防護管理工作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導致整體的行業(yè)核技術運用對人體造成較大的危害,因此應該急需對各個行業(yè)的工作場所展開較為有效的監(jiān)測管理工作。
目前,國家針對核技術的運營已經(jīng)制定了相關的核輻射控制標準,相關行業(yè)及部門在運用這一技術的同時,應該將放射性物質的表面污染、放射源的隔絕包裝、放射性廢物的處理、人員監(jiān)測及驗收工作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的管控,使其各項數(shù)值及信息能夠滿足使用標準。此外,定期對工作場所的輻射狀況進行調查和監(jiān)測,通過詳細的了解來采取更為有效的方案進行管控,減少行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交叉感染及污染擴散的現(xiàn)象發(fā)生頻率。
(二)建立輻射安全防護管理體系
1.制定輻射防護管理體系。在各個行業(yè)的組織結構中應該設置相應的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監(jiān)督小組,由其對輻射防護相關事宜進行處理,全權負責起整個單位工作中的各種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工作,對于那些涉及I類放射源的相關單位,還應該在單位內部配備經(jīng)國家認定注冊的核安全工程師作為單位的輻射防護負責人。
例如:某高校的核實驗室在使用時涉及到核輻射的問題,因此學校的相關職能部門針對這一情況,在學校內部成立了相應的領導管理小組,并在實驗室旁設置了其進行管理的辦公室,以便于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工作的開展與落實,由該辦公室的管理人員負責安全事故的緊急救援處理工作。為將這一任務提升到足夠重視的程度,由該校的校長或是學校專管這一工作的副校長作為該工作的管理負責人。
對于涉及輻射源的二級學院則成了相關的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小組、事故緊急處理救援小組等,將單位應該確保貫徹執(zhí)行的任務確切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之中。如果遇到源項的擴項、退項等重大事件時,應該由小組內的所有成員進行商議,經(jīng)票出表決后方可執(zhí)行后續(xù)的一系列操作,如果出現(xiàn)小組內人員調動的情況時,應該將組內的人員及時進行更新,以便于輻射管控工作的正常開展。
2.建立相關操作制度。在各個單位對核技術的運用過程中,應該依據(jù)國家所出具的各項安全管理條例,對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排查,對接觸放射性物質的相關設備定期進行檢查,并設置相應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令各單位在進行每一項工作時都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時,為了進一步地加強各單位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的落實,提升內部管理、科研及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應該將安全責任制度逐級進行落實,保障工作順利進行。例如:建立單位的領導、管理、基層的三級管理,做好各級之間安全責任遞交工作,可以通過簽署安全責任承諾書的形式將各級的相關責任進行明確,保障整個單位的安全運行。
(三)做好現(xiàn)場安全防護管理
1.配置防護設備與貯藏室。在核技術運用單位的工作場所,應該依據(jù)國家明確的規(guī)定條文,將涉及放射性物質的人防、物防、技術防控等相關工作依據(jù)具體的規(guī)定進行編排,使責任制度與安全管理制度在工作之中不斷地得到完善。單位內部的安全管理部門應該將輻射物質的數(shù)據(jù)檔案、管理體系、責任制度、應急處理預案等進行明確,確保其能夠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要求與標準,在嚴格管控下,保障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能夠標準化地執(zhí)行,為人們的安全提供保障。
2.做到有效監(jiān)測監(jiān)督。在各單位的工作場所,應該保證核反應堆臨界裝置的的各項運行數(shù)值均在限值之下,并定期做好核事故安全演習工作,保障在事故發(fā)生后全體的工作人員能夠有序撤離,同時還應該加強對放射源的管理,將廢棄的放射物質進行集中處理。在單位的實驗研究室中,應該加強對環(huán)境及表面污染的控制工作,防止內照射的危害存在,應該采取特制的有機玻璃做好實驗室與外界屏蔽防護工作。如果出現(xiàn)放射性同位素暫存現(xiàn)象時,應該實行雙人管控的原則,并實行完善的登記制度。
3.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在各單位的核技術運用的工作場所,進行輻射的安全管理時,重在于防護二字。例如:如果單位的工作場所是處于一種開放的環(huán)境下,執(zhí)行各項操作工序時都無法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那么就應該對工作場所的室內環(huán)境與表面污染狀況進行嚴格把控,保障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在采用一系列的核輻射污染控制措施后,還可以運用特殊材料的有機玻璃進行遮擋,起到對輻射射線進行屏蔽的功效。此外,還可以在工作場所通行處設置門禁系統(tǒng)對出入人員進行管控,并通過登記制度將外來人員的出入信息進行嚴密把控。
4.定期體檢及持證上崗。核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主要是用來提升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這對這一具體目的,就要求單位的管理人員將涉及到輻射危害的全部在崗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健康體檢,要求體檢周期最長應該達到一年一次,保障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此外,因為此項工作所涉及的專業(yè)技術含量較高,相關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一定要經(jīng)過專業(yè)的培訓并取得相關上崗證明證件方可正常地進行崗位上的工作,尤其是其中部分特殊性崗位,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更高,且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在在上崗之前一定要保證其取得了國家的相關證件。
5.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為了提升輻射安全防護管理工作的成效,應該對工作人員定期的開展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員對輻射安全的認知,培養(yǎng)其形成對輻射安全文化的健康認知。倡導安全的文化,運用科學方法將工作人員態(tài)度上存在的安全問題合理解決,提升單位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其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提升防范意識,加快輻射安全管理進程。另一方面,還應該以工作指導為原則,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通過將單位的管理方法進行改良,提升工作的整體效率,確保后續(xù)輻射的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四)加強核技術與民眾的溝通
在當代的社會中,核技術雖然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但是廣大民眾對于核技術的觀念卻仍停留在對原子彈和氫彈的認知上,對于這一技術更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并不是特別的清楚與了解,對于相關信息并沒有實現(xiàn)知情權,以至于對核技術的運用存在了不放心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放射源存放、管理的單位,周圍的民眾會表現(xiàn)出一種對自身安全的恐慌。
例如:在各大高校的核實驗室,由于存放著放射性物質且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區(qū)域,人們對自身的安全感到擔憂也在所難免。對于這一現(xiàn)象,高校的管理人員應該及時與民眾做好溝通交流,加強核輻射安全及防護管理相關信息的宣傳。在執(zhí)行時,可以借助于當今飛速發(fā)展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網(wǎng)絡的平臺將相關信息進行宣傳,加強民眾對核技術信息的了解。此外,校方還編寫了具體的工作文件,針對宣傳工作定期開展研討會議,并為設立了專項的啟動經(jīng)費,保障整個宣傳工序能夠順利進行,保障民眾免受核輻射的危害,使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各個單位的核技術工作場所中,輻射安全與防護管理工作都是永恒不變的話題,通過對工作過程中各項弊端的修正,既可以在問題發(fā)生時將其良好的解決,又可以做到良好的預防工作。在進行輻射安全管理工作時,應該重視對工作場所的監(jiān)測,并建立起管理體系,對現(xiàn)場進行嚴格的管理,最后還應該將信息及時向民眾宣傳,如此,才能夠保障整個核技術工作順利進行,使所有人免受輻射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金雪明,龔宇,陳永清,等.實驗室輻射與防護安全管理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04):172-174+178.
[2] 何榮天,符蘭.伴生礦輻射安全管理及防護策略探析[J].電子測試,2019(08):111-112+106.
[3] 李函珂.淺析場所的輻射監(jiān)測和核安全輻射防護的管理工作[J].科技風,2018(02):149.
[4] 丁泮,盧翔,黎吉偉.核電廠放射源與射線裝置安全與防護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6(3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