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毅,洪文麗,葉浩翊
(廣州市增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廣東 廣州 511300)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AVN)為骨科常見疾病,指股骨頭血供損傷或中斷,導致骨細胞死亡,機體自我修復引起股骨頭塌陷、股骨頭結構改變、關節(jié)功能障礙等疾病。AVN治療難度大,應盡早對AVN進行確診,以指導臨床治療。X線攝片是AVN診斷的重要方法,可顯示Ⅱ期及以上AVN患者陽性病變,如軟骨下骨折、硬化帶、斑點狀硬化等,但對早期診斷較難[1]。MRI掃描可通過MRI信號反映早期骨組織學改變,可為早期AVN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本研究以我院60例早中期AVN患者為研究對象,行X線攝片、MRI掃描檢查,探討MRI診斷早中期AVN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60例早中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腰部疼痛,向股部、臀部蔓延,符合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診斷標準,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7~71歲,平均(49.12±8.67)歲;股骨頸骨折史43例,長期服用激素11例,過量飲酒4例,原因不明2例;單側42例,雙側18例。根據(jù)國際骨循環(huán)學會(ARCO)分期法[2]:Ⅰ期21髖,Ⅱ期34髖,Ⅲ期23髖。
1.2.1 X線攝片 取仰臥位,下肢伸直,內旋,中心線位于腹股溝中點下2~3cm。攝片參數(shù):焦-片距離80~100cm,電壓80~90kV,電流10~13mAs。
1.2.2 MRI掃描 采用GE 1.5T超導Magnetom Avanto磁共振系統(tǒng),取仰臥位,足尖并攏,先頭后足進床,采用體線圈。自髂棘上緣到恥骨聯(lián)合下緣掃描。采用冠狀位、橫斷位T2WI、SE T1WI、STIR序列掃描。采用自旋回波序列T1WI橫斷面、冠狀面成像,TR為500~640ms,TE為16~20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橫斷面、冠狀面成像,TR為3200~3400ms,TE為96~120ms,并行短時反轉恢復序列冠狀面成像,TR為5000~6000ms,TE為60~90ms,激勵次數(shù)2~4次,層厚5mm,層距5mm,視野 380mm×380mm。
(1)對比X線攝片、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陽性率。(2)X線攝片、MRI掃描檢查不同分期AVN情況。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陽性率)用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陽性率95.00%高于X線攝片檢查的71.67%(P<0.05),見表1。
表1 X線攝片、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陽性率(例)
MRI掃描檢查Ⅰ期AVN 19髖,陽性率為90.47%,高于X線攝片的9.52%(P<0.05);MRI掃描檢查Ⅱ期、Ⅲ期AVN的陽性率與X線攝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X線攝片、MRI掃描檢查不同分期AVN情況[n(%)]
AVN的發(fā)生主要由髖關節(jié)脫位、股骨頸骨折等髖部創(chuàng)傷引起,此外酗酒、使用皮質類固醇也可引起AVN。由于AVN早期缺乏明顯癥狀,且X線攝片無明顯變化,臨床診斷困難。而X線攝片顯示明顯改變時,AVN至少進入中期階段,治療難度較大。故盡早確診AVN,并予以針對性治療,對保護患者關節(jié)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MRI掃描是AVN診斷的重要方法,低AVN具有較高敏感性、特異性,在AVN早期僅存在組織學改變時,MRI掃描也可通過不同程度信號顯示病變,在診斷AVN早期診斷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正常股骨頭血液供應來自閉孔動脈、旋股內、外動脈、股骨滋養(yǎng)動脈,股骨頭缺血會造成早期骨細胞壞死,中期骨細胞壞死與修復反應同時存在[3]。早期細胞壞死會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存活骨與壞死區(qū)相鄰處出現(xiàn)毛細血管增生、間充質細胞。壞死骨小梁表面的間充質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引起骨小梁增厚,壞死區(qū)骨髓被硬化骨、纖維組織所代替。而MRI掃描可較好反映AVN組織學變化。MRI可清晰分辨軟組織,多方位掃描關節(jié),直接顯示病變部位與周圍組織關系,敏感度高,可檢出早期病變。馮繼梅[4]研究顯示,MRI影像學診斷早期AVN患者陽性率95.00%高于CT76.67%、X線41.67%,可作為早期AVN診斷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顯示,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陽性率95.00%高于X線攝片檢查71.67%,MRI掃描檢查Ⅰ期AVN陽性率90.47%高于X線攝片9.52%(P<0.05),可見,X線攝片檢查Ⅰ期AVN陽性率較低,而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均具有較高的陽性率。
綜上所述,MRI掃描檢查早中期AVN,可明顯反映AVN組織學變化,陽性率較高,對早中期AVN診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