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 魏 群
作者單位:江西省人民醫(yī)院 干部病房一部 330006
腦卒中是中國人群中最主要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而腦卒中后疲勞(post-stroke fatigue,PSF)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是指腦卒中后自覺疲勞、乏力或能量缺乏而影響自主活動的一種感覺[1],它在腦卒中發(fā)生短時間內就可發(fā)生,并且有別于抑郁情緒,可長時間存在于腦力及體力勞動后。腦卒中后疲勞也是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一種常見癥狀,腦卒中后疲勞是腦卒中后自覺疲勞、乏力或能量缺乏而影響自主活動的一種主觀感受。腦卒中后疲勞會影響患者神經功能障礙的恢復,影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因素,進而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卒中預后。
延續(xù)護理是指保健機構、地點、時間不同的情況下,均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協(xié)調性、整體性、有效性的一種保健活動,該護理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加快康復,院內服務可被延續(xù)到家庭及社會中,是一種互動性較強的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全過程的護理服務[2]。所以延續(xù)護理在患者出院后的康復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過觀察腦卒中后疲勞患者運動功能,探討運用音樂運動療法的延續(xù)護理對腦卒中后疲勞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ADL)能力及疲乏嚴重程度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腦卒中后再入院的腦卒中后疲勞患者6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41例,年齡61~89歲,平均(68.8±3.2)歲;失訪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入選標準:①患者疾病診斷滿足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且經過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證實;②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嚴重語言和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心臟病或者肝腎疾病、精神疾病,所有患者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同時患者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患者年齡≥60歲;④采用腦卒中后疲勞擬定標準:患者在過去1個月指標出現明顯疲勞,并與最近的勞累水平不相稱;患者由于感覺疲勞而導致維持和完成日常生活困難;患者勞累后不適持續(xù)數小時;患者關于感受疲勞的憂慮十分明顯。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不能配合評價與治療;②存在系統(tǒng)性癌癥與重癥肝腎疾??;③臨床資料不完善或中斷治療者;④不同意接受本研究,未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患者個人檔案:包括姓名、年齡、電話、職業(yè)、家庭住址、聯系方式、教育程度,主要照顧人的一般情況等,對其進行追蹤觀察。
1.2.2 患者接受相似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運動療法,另加每天下午15:00和晚20:00運用老年跳舞機學習第五套“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床上、臥位、輪椅、站立均可以,每次30min,不要求動作完美,只需跟著學,每次訓練后再一起交流動作要領,出院后要求患者繼續(xù)每天2次進行第五套“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訓練。
1.2.3 患者在出院前和出院后電話隨訪2周、4周、12周,由專門培訓人員采用ADL及疲勞嚴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 FSS)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疲勞程度評估及評定。ADL共10個項目4個等級;FSS共9個項目,每項7個分值點。
1.3 效果評定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及疲勞嚴重程度量表(FSS)對患者在出院前,出院后電話隨訪2周、4周、12周生活能力與疲勞程度評分進行評分。
ADL及FSS評分出院前與出院2周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與出院4周、12周比較,AD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出院12周后意義更顯著;FSS出院4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出院12周FS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音樂運動療法堅持的時間越長對生活自理能力及疲勞的程度均有改善,見表1。
表1 出院前與出院2周ADL及FSS評分比較
腦卒中后疲勞是腦卒中常見臨床癥狀,但是極易被忽略,其特點是疲勞或活動后疲勞,休息后不能緩解。主要表現為過度的、異常的、慢性的、持續(xù)性的身體疲勞。疲勞是一種在精神活動中早期出現的筋疲力盡的感覺,伴隨著疲勞,可出現缺乏活力和動力,同時出現身體和心理疲倦。
音樂運動療法是一種在運動治療的同時通過聆聽音樂使患者的行為、感情及生理活動產生一定變化的治療技術,它綜合應用了音樂療法與運動療法兩種治療手段[4]。一方面進行運動治療作用,一方面通過聆聽音樂減輕運動的疲勞感,提高運動耐力,改善動作完成的質量,從而增強運動治療的效果,促進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音樂通過聽覺傳導通路傳入皮質相關中樞,使局部皮質興奮,并將沖動傳至腦干網狀結構及其他部位進行整合,通過傳導纖維影響下丘腦、垂體等結構的內分泌功能,促使其分泌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激素、酶等活性物質,調節(jié)局部血流量,提高細胞興奮性,改善神經、心血管、消化及內分泌等系統(tǒng)功能,維護正常生理節(jié)律和心理平衡。
“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是融合了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多種運動形式,融入流行歌曲等現代時尚元素,追求人體健康與美的運動項目[5]。節(jié)奏感較強的樂曲對提高動作完成的質量有幫助,對減輕運動疲勞也有益,能促進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練習“佳木斯快樂舞步健身操”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狀況和患者生活質量。音樂運動療法是一種促進腦卒中
患者神經功能障礙恢復的康復治療技術,對腦卒中后疲勞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本研究指導患者堅持音樂運動療法,結果顯示:腦卒中疲勞患者經過音樂運動療法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疲乏的嚴重程度在出院12周均有明顯改善,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音樂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后疲勞患者疲乏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改善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運動療法對腦卒中后疲勞患者疲勞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有積極影響,效果顯著,是一種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安全,簡單方便,可以量化執(zhí)行,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但本組病例數較少,還需今后擴大樣本量,應用更為有效的統(tǒng)一的評估手段對影響因素、病因及治療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