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花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原有的教學管理手段上,各大高等院校的教學管理手段不斷的在發(fā)生著變革與更新。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手段,走進了各大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在日常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也確確實實的為各大高校實現(xiàn)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推動了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柔性管理相關的概念入手,探討柔性管理作為一種教學管理手段在應用過程中做出的貢獻與主要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柔性管理? 大學教學管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038-01
“柔性管理”的概念是相對與“剛性管理”而提出的。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相比于“剛性管理“的強硬,“柔性管理”更強調(diào)的是以尊重人性為第一要素。在管理過程中,以個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作為實施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據(jù),通過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來滿足被管理者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從而激起被管理者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通過這樣的一種管理手段,管理者最終要實現(xiàn)的是充分挖掘被管理者的個人潛能,提高個體對大的集體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從本質上來講,柔性管理是一種對“穩(wěn)定和變化”進行管理的新方略。有關于柔性管理理念的確立,其前提必須是管理者的思維方式完成從線性思維到非線性思維的轉變。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其中前者的特征是歷時性,而后者的特征則是共時性,即同步轉型。柔性管理的最顯著的特征是“人性化”,在實施柔性管理的過程中,強調(diào)跳躍和變化、速度和反應、以及靈敏與彈性,柔性管理注重于雙方的平等和尊重、創(chuàng)造和直覺等一系列科學的管理觀念,它依據(jù)信息共享、虛擬整合、競爭性合作、差異性互補等,最終實現(xiàn)科學管理的目的。
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新型的管理理念,柔性管理在高校管理機構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與高水平院校的建設工作。柔性管理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規(guī)律,對大學生來說,這種管理具有內(nèi)在的驅動性、持久的影響力等。大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其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如果采用剛性管理的手段,只會阻礙管理者與學生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同時還會阻礙大學生本人的個性化發(fā)展,這種做法完全與我們實施高等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不值得管理者去推崇借鑒。相反的,柔性管理結合學生的內(nèi)心訴求,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突出學生的個人感受,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高校管理機構展開管理工作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2.1 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
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管理者要意識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系,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做到對彼此的尊重。在管理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相應的平臺,科學合理的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同時,重視教師的教學需求和科研需要。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平臺,通過激勵手段調(diào)動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科研熱情,做到教學科研兩手抓,從而推進高水平大學的建設。
2.2 教師學生一起參與管理工作,實現(xiàn)多元化管理
一直以來,高校中教學管理這一工作的擔任者都是學校老師,但從柔性管理的觀點來看,僅僅只有老師參與管理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學生的參與。學校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組成的,因此,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也需要學生參與到其中,一起完成教學管理工作。盡管許多高校中有學生會的存在,但在通常情況下,學生會更像是管理老師在管理工作中所使用的一項工具,并不能直接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去。對此,我們要充分的發(fā)揚民主精神,向部分表現(xiàn)優(yōu)異且有管理意愿的同學發(fā)出邀請,師生攜手,共同實施高校管理工作。通過師生共建的管理手段,不但能有效的改進管理工作,減輕管理老師的工作負擔,還能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2.3 建立有效的師生溝通渠道
在高校的建設過程中總會存在一些問題,如果要求學校的管理者來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這無疑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而學生和老師作為對整個校園環(huán)境最熟悉的兩大群體,他們的體驗則是最真實的,也是最直觀的。因此,在師生共建美好校園的前提下,要及時建立一個或多個有效的師生溝通渠道。如通過網(wǎng)上匿名留言等方式。通過大力宣傳,鼓勵學生和教師去留言,在全校人員共同的監(jiān)督下,學校的管理工作一定能得到及時的并且有效的改進。
從科學的觀點出發(fā),柔性管理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能夠能很好的滿足高校的教學管理需求。因此,我們還需要對柔性管理做出更深層的研究,使其為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易潔.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05).
[2] 任燕.談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長江叢刊,2016(13).
[3] 李進.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運用分析[J].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08).
[4] 劉蒙壯.譚珍媛.談柔性管理在大學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 教育探索,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