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才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的課堂效果。
關鍵詞:學講課堂;學生;積極性;課堂效率
著名宋代文學家蘇洵有這樣一篇古文叫作《三人越谷》。原文講述的大概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三個人,一個勇敢,一個一半勇敢一半怯懦,還有一個是怯懦。有人同他們一道來到深谷邊,并且告訴他們說:“能夠跨越這深谷的,就是勇者;不能跨越的就是懦夫?!蹦莻€勇敢的人以怯懦為恥,一定會跨過深谷;那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和怯懦的人就不能。那人又告訴他們說:“能夠跳過去的,給他千兩銀子;不能跳過去就不給?!蹦莻€一半勇敢一半怯懦的人為了追逐金錢利益,也一定能跳過去;那個怯懦的人還是不能過去。一會兒,回頭看見一只兇猛的老虎向他逼來,這個怯懦的人還不等別人告訴他就立即跳起,像走寬闊平坦大道一樣地跨過了深谷。最后文章總結說:人難道有勇敢、怯懦的區(qū)分嗎?只是需要用某種形勢驅使他們罷了。
每次讀完這篇文章我都感觸頗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平時面對的形形色色的學生不也可以大致分為這樣三類人嗎?那么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究竟怎樣去充分調動這三類學生的積極性,來提高課堂效率呢?下面我從以下幾點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一、 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
(一) 對優(yōu)秀生——采用提醒式
學習好的學生,有明顯的優(yōu)勢,他們心理上往往充滿自信,心情愉悅,但又有些自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與其對話時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的同時,也要含蓄地提出其自省點;然后恰當?shù)靥岢龈叩囊?,從而使他們領會到老師的意圖,做到揚長避短,更上一層樓。
(二) 對后進生——采用鼓勵式
這類學生由于多種原因,學習成績較其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常常表現(xiàn)為課堂情緒低落,課堂上不敢積極表現(xiàn)。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多多鼓勵,即使是回答錯誤也要肯定他的行為,但絕對不能諷刺挖苦,以幫助他們挖掘自身的閃光點,看到自己的長處,樹立信心,奮起直追。多采用鼓勵式,多用“你很有潛力”“你能行”“表現(xiàn)不錯”“如果膽子再大點你會更好”等等激勵評價,使他們增強自信心,振作精神,克服自卑。
(三) 對中等生——采用觸動式
這類學生處于中間狀態(tài),他們自認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滿足現(xiàn)狀,本著“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好壞無所謂的態(tài)度。課堂上與這部分學生對話可采用觸動式,要用軟中帶硬、柔中帶剛的語言,幫助建立起奮斗目標,開啟動力點,從而啟動他們的思維,鼓舞其激情,使其猛醒,發(fā)奮向上。
二、 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若能運用幽默的語言、動作、表情,營造良好的氛圍,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就會調動起來,因而學習節(jié)奏加快,課堂效率就高。作為老師,必須“巧借興趣”,在語文課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比如我在講授《口技》一文時,先提出問題:大家喜歡曲藝嗎?看過“星光大道”中劉大成的口技表演嗎?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接著我問誰能為大家描述一下他的表演藝術?在學生的描述和模仿中很自然地認識了口技的特點,順利地過渡到課文內容的分析,并在課堂內自始至終保持著“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講究提問藝術,誘導學生思維
課堂上什么地方該提問,怎樣設計提問,是很有藝術講究的。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運用不同的問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教師要盡量避免“是不是”“行不行”“能不能”等習慣問話,以消除學生認為可答可不答的心理因素。通常采?。河龅揭呻y“啟發(fā)問”,重點強調之處“反法問”,思維休止“激疑問”,討論深入時“引歧問”等等,課堂提問要恰到好處,要極大地誘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勢利導,增強課堂效率。
四、 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 更新教育思想觀念,讓學生從不敢說到敢說
針對學生因懼怕老師而不敢說的狀況,教師要堅決改變觀念,平庸的老師只傳授知識,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優(yōu)秀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習。放下架子,做“周伯通”“孔明”“張藝謀”,營造民主的課堂,讓學生敢說。
針對學生因怕失誤而不敢說的狀況,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①盡力自答;②不會請求組內幫助;③實在不行還可以請高手(包括老師)幫忙等多種方法和途徑綜合使用。給其退路,給其減壓,沒有壓力才敢說。
(二) 改進教師評價機制,讓學生從不愿說到愿說
針對因說不說都一樣而不愿說的狀況,教師及時把學生課堂發(fā)言的情況記入考核簿,對其實施評價與激勵。具體做法是,給課代表一本《小組活動表現(xiàn)評價表》,記錄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一個單元或章節(jié)結束后,教師把課堂評價的成績和單元測試的小組成績合二為一,進行綜合考查,讓其不說不快。
針對因職責不明而出現(xiàn)的誰說都一樣、誰都不愿說的狀況,教師堅決把責任落實到人,職責分工明確。通常情況下,學習小組中的一號是組長,負責管理整個小組,是第一責任人;二號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的共識性問題;三號是衛(wèi)生和紀律的負責人,準備一本錯題集;四號積極舉手,為本小組搶得答題權是其職責。搶到答題權后,由組長或安排人代表本小組回答問題。責任在肩,不得不說。
(三) 科學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從不善說到善說
針對難度大、憑借個人能力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綜合考慮學生成績、性別、性格、興趣、愛好、表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科學合理地組建學習小組,充分發(fā)揮小組內各自的優(yōu)勢,團隊協(xié)作,小組在研討過程中可參照以下程序:①自說,②互說,③互看,④互補,⑤最后達成統(tǒng)一意見;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主動巡視或積極參與到研討中去,不能當“甩手掌柜”,從而順利地解決因個人能力不足而無法解決的問題,讓其會說。
教師的崗位在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提高教學效率意義重大。其實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上是想走很遠的路,只是他們的心不夠寬廣,我們要做的,就是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讓他們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堅定信念,勇于參與,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因地制宜,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肯定會提高的。我們相信,心有多寬,腳就能多遠。
作者簡介:
武洪建,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大屯礦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