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
【摘 要】本文從幼兒園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必要性出發(fā),對兒童導視系統(tǒng)的國內外應用現狀進行總結,分析了國外優(yōu)秀案例,結合兒童人機工學、兒童心理學和可視化設計的相關理論,歸納出幼兒園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原則及方法,探討兒童導視的多感官體驗設計的新思路。
【關鍵詞】幼兒園;導視設計;兒童群體特征;多感官體驗
中圖分類號:J52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134-02
一、幼兒園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必要性
幼兒園是一個綜合性的特殊的環(huán)境,它是一個集教室、餐廳、兒童休息室、兒童活動室和娛樂設施于一體的公共空間。幼兒園導視系統(tǒng)是兒童公共服務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兒童與公共空間連接在一起。導視系統(tǒng)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它的作用有:一、美化校園,可以使幼兒園的設計具有整體統(tǒng)一性;二、進行早期的兒童教育,培養(yǎng)兒童的審美,兒童方向感和空間感,促進兒童的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
在幼兒園,這個專門的、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的公共環(huán)境下,研究兒童群體的特點,關注不同年齡段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同需求,在設計導視系統(tǒng)時,可以更好地滿足兒童的需要,給予他們人文關懷和一定的教育意義。
二、兒童導視系統(tǒng)設計國內現狀分析
國內現代意義的導視設計仍處于萌芽階段,近年來,國內的兒童導視設計借鑒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經驗,促進了國內兒童導視系統(tǒng)的發(fā)展,但是缺乏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的理論體系,缺乏創(chuàng)新,機械式的原樣照抄手法屢見不鮮,尤其是對于兒童這一群體的導視系統(tǒng)設計理論和成熟的實踐成果很難找到。
目前大多數兒童導視系統(tǒng)中仍舊存在許多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實用性缺乏, 以通用導視設計及成人用導視代替兒童導視
試圖以通用設計來滿足兒童的需求,沒有考慮兒童的真正需要,即對兒童群體特征需求的研究理論還未完全獨立應用于兒童視覺導視設計。
(二)導視標示混亂,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
部分兒童導視標志出現將卡通形象隨意堆疊的情況,安全警示標志未使用國家標準圖形,整體缺乏系統(tǒng)規(guī)劃和統(tǒng)一感。
(三)單一,缺乏趣味性和教育性
兒童獨立意識的發(fā)展需要大量適合他們的活動。雖然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是為兒童設計的公共場所,幼兒園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擴展,但是原有的導視系統(tǒng)設計與現實生活存在問題。機械的、單一的、不安全的、缺乏環(huán)保性的通用導視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要,急需打破相對簡單的設計模式。
三、幼兒園導視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一)基于兒童人機工學、兒童心理學的兒童群體特征需求
幼兒園中的3-6周歲兒童稱為學齡前兒童,3-6歲兒童身體活動比較自如, 手腳比較協(xié)調, 攀爬能力增強,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喜歡模仿的行為特征,對危險的預見及自我保護意識嚴重不足。因此,兒童導視外形設計應該從兒童自身的安全性考慮,避免尖角,使用圓角,柔和外觀,必須保證兒童的安全。
兒童導視最直接的作用是引導指示,應該能與兒童的認知能力相符合,便于兒童接受,實現信息的傳達。三歲以下的兒童僅可辨認明度大的色彩,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色彩認知能力會提升,3-6歲的兒童已經可以對純度不高的混色辨認。3-6歲的兒童具有色彩偏好,整體從純度較高的鮮亮顏色向較柔和的中間色轉變。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抽象圖形的識別能力差,他們更傾向于較為具體的,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例如動植物圖案是能讓他們感到親切易識別的。此外,3-6歲的學齡前兒童普遍對文字的識別力差,所以更傾向圖形占比高的導視。
(二)基于可視化設計要求的兒童導視設計表現形式
一個優(yōu)秀的可視化設計應該具備如下五個特征:真實、明晰、迷人、深刻、啟發(fā)。
本文結合兒童觀認知和成長教育的需求,總結出兒童導視設計表現的三原則:功能性、趣味性、成長性。
功能性,即真實、明晰的導視信息。兒童導視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導指示,應該能與兒童的認知能力相符,實現信息傳達的功能。趣味性對應迷人的導視外觀。兒童導視為了貼合兒童群體的需求,建議采用兒童喜歡親近的卡通圖案,但是注意不要過于堆砌,要保持整體的統(tǒng)一性。成長性是指導視系統(tǒng)對孩子審美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功能。要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不同學習需求設計。
(三)兒童導視系統(tǒng)的多感官體驗設計
1.多感官體驗
隨著體驗時代的到來,設計的重心發(fā)生了改變,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衍生出多感官體驗設計理念。感官體驗主要指個體感覺器官受到外在刺激后所產生的情感體驗, 主要有5種感官體驗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 這5種感官體驗共同促進感知覺的發(fā)展。多感官體驗是指綜合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中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觀感體驗。這種綜合化的感官體驗不僅可促進個體感知覺的發(fā)展, 而且能給個體帶來豐富的審美體驗和愉悅的感受。
2.多感官體驗兒童導視系統(tǒng)設計的意義
兒童處在認知的發(fā)展階段, 需要通過各種感覺器官來接觸和理解生活環(huán)境中的各種事物。多樣化的、豐富的感官體驗, 有助于加深兒童對事物的認知及理解。
兒童導視系統(tǒng)的多感官體驗設計,不僅可以實現導視系統(tǒng)的功能性,也使兒童導視標識更具有趣味性和成長性。從兒童感官體驗入手,豐富了導視設計的體驗形式,滿足了不同階段兒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提升了兒童對環(huán)境的認知能力,真正實現為兒童服務,以兒童為本的設計理念。
四、結語
進行導視設計時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基于兒童群體特征需求和可視化設計原則,在導視設計中融入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感官體驗,利用多感覺手段,采用一種持續(xù)而開放的方式,鼓勵用戶并讓他們參與其中,推進故事的發(fā)展,甚至引導孩子自己去完成故事。
參考文獻:
[1]趙寅,吳文爽.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與材料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8(10):131-132.
[2]洪興宇 :《標識導視系統(tǒng)設計》[M],湖北美術出版社,武漢,2010.
[3]徐宏介,王瑋,倪婕.基于服務設計理念的南京明城墻導視系統(tǒng)設計研究——以中華門為例 [J].大眾文藝,2018(08):106-107.
[4]戰(zhàn)寧.童話般的視覺體驗──墨爾本皇家兒童醫(yī)院導視系統(tǒng)設計探析[J].裝飾,2014(04):139-140.
[5]羅昊,何人可.以傳播意圖為導向的知識可視化設計探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3):150-154.
[6]劉嘉欣.兒童醫(yī)療空間趣味性設計初探[J].設計,2018(16):137-139.
[7]師曄蘭,郁舒蘭,薩興聯(lián).產品設計中的“時間”思考[J].設計,2016(17):22-23.
[8]劉純,田飛.基于感官體驗的兒童玩具設計發(fā)展[J].包裝學報,2012,4(03):83-87.
[9]劉潤熙,呂九芳,梁驍,全源.我國兒童家具安全性現狀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