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龍
摘 要 玉米是內蒙古重要的商品糧之一,是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飼料來源和工業(yè)原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各種先進技術的使用,玉米的種植技術和種植體系也愈加完善。但是西部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等不良客觀因素仍為玉米的種植造成了一些困擾。本文就玉米的種植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探討,以得出適合內蒙古使用的玉米種植技術。
關鍵詞 玉米;種植技術;技術要點
1 玉米種植中的問題
1.1 玉米品種類型少
托克托縣的氣溫高、土壤肥沃,很適合糧草兼用型的玉米生長,特別是中晚熟的大穗品種。因這種類型的玉米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且產量相對而言比較高,所以很受農民大眾的歡迎。這就間接導致了玉米品種類型比較少,尤其是加工型專用玉米。玉米品種少就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不同品種的玉米能夠適應的生長條件不同,如果遇到特殊氣候,玉米產量就會降低,從而減少農民收入。
1.2 玉米種植技術單一
托克托縣只注重玉米品種的研發(fā)和推廣,對于品種配套的種植技術卻不怎么在意。這樣就引發(fā)了一系列因為栽種技術不規(guī)范、良種栽法不配套等原因而造成的玉米種植問題。根據玉米的生物學和生理學特性研究發(fā)現,玉米品種在玉米增產中的作用占20%-30%,剩下的需要靠合理的種植方式。不合理的種植技術會抵消良種的優(yōu)勢,降低玉米的產量。
2 玉米種植技術要點探討
2.1 品種挑選及種子處理
玉米的品種是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進行選擇的,良好的品種是豐產增收的基礎。適合當地的玉米品種可以降低患病幾率,增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玉米品種的挑選時,要選擇有良好口碑且適合本土種植的品種,如內單314這類優(yōu)良品種,同時要堅決剔除劣質、假冒的品種。
在選好品種,購買種子后,要對種子進行篩選,將腐爛和質量不好的種子清理掉,確保種子的出苗率。除此以外,要對玉米種子進行武力和化學處理。首先,要將種子放在陽光下晾曬,在晾曬時要對種子進行翻動,讓種子得到均勻的晾曬。然后要對種子進行浸泡,以此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但是對于那些不能進行灌溉的干旱地區(qū),最好避免這種浸泡行為。浸泡后的種子要及時播種,不要隔夜放置?;瘜W處理則是用農藥或營養(yǎng)素進行拌種,從而保障種子有足夠的養(yǎng)分,促使種子盡早發(fā)芽。
2.2 增溫育苗
育苗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肥團育苗,另一種是以軟盤育苗。
2.2.1 配置營養(yǎng)土
要育苗首先要有營養(yǎng)土,對于營養(yǎng)土的配置,不能想當然,要結合該玉米品種的習性和所需養(yǎng)料進行考慮。一般情況下,是用30%-40%的有機渣肥加上60%-70%的土壤配置而成。同時,不能忘記加入1公斤的過磷酸鈣和0.1公斤的尿素?;旌现笤诮等敫斓那寮S水,使得營養(yǎng)土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就是配置完成了。
2.2.2 選擇苗床
在選擇苗床時,也要仔細考慮,一般情況下是選擇土質肥沃疏松的地方。幼苗柔嫩吹不得大風,苗床要注意避開風口,面向太陽,使之得到充分的光照。
2.2.3 制作肥團,擺放軟盤
肥團是用營養(yǎng)土制作而成的,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借助肥團制作器。肥團適宜的直徑為5厘米左右,在中央要預留一個播種孔。肥團在苗床內要整齊擺放,以防幼苗生長互相交纏,也方便后續(xù)幼苗移植入土。而軟盤入苗床更細致,需要將軟盤的底整理平整,再將軟盤把放整齊,還需在苗床里撒上營養(yǎng)土。
2.2.4 管理苗床
種植人員在播種之后就要給苗床覆蓋上一層塑料膜,以保證苗床土壤的濕度和溫度。這是一種能夠有效減少幼苗受到外界環(huán)境傷害的物理方法。但是在幼苗出土后,種植人員要加強對苗床的管理,實時監(jiān)測苗床內的溫度和濕度。在苗床內溫度達到30℃的高溫時,要記得將塑料膜揭掉,避免出現燒苗的現象。在揭開膜之后,更要對蟲害和鼠雀害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
2.3 田間管理
施肥能夠改善土壤的性質,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其缺少的養(yǎng)分。種植人員一般會在整地時進行一次施底肥,底肥大多以速效肥為主。需要注意的是,施肥不能太多,適量就好,不要太接近幼苗的根部,否則容易出現幼苗枯萎的現象。在玉米幼苗長出6片葉子的時候,可以再次進行施肥。施肥要避開雨天,或者在雨天之后進行,否則肥料被雨水沖走,對幼苗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玉米的種植間距要依據玉米的品種進行調整,像是抗倒伏的品種可以選擇進行密植,而株型平展的品種要進行疏植,要給予它足夠的生長空間。玉米植株過于緊密時,會使得植株之間的營養(yǎng)分配不均,造成長勢兩極化。而托克托縣的玉米種植是趨向密植型的,這樣可以不僅提高產量還可以增加飼草量。當然,也要種植人員根據玉米的具體品種和生產需求進行調整,以保證穩(wěn)定增產。
2.4 病蟲害防治
糧食作物極易受到害蟲的殘害,尤其是幼苗,幼苗的根莖都很細嫩,一旦受損便會受到致命的打擊。種植人員在選種時可以選擇有良好抗病特性的品種,然后采用適當早播或晚播等播種方法來錯開發(fā)生病蟲害的高峰時期。蟲害主要是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病害主要是青枯病和紋枯病。對于蟲害,可以采取用小黑燈引誘成蟲進行產卵,借機消滅成蟲。對于小地老虎這種害蟲,可以有兩種方法進行防治。一種就是堆積雜草給其制造良好的產卵環(huán)境,在其食物上撒上滅蟲劑,誘使其進食。另一種就是除掉雜草,破壞其產卵環(huán)境和其爬向玉米幼苗的通道。對于病害,可以采取少施氮肥、剝除病葉、集中曬干燒毀等方式才處理。農藥的使用在病害嚴重時也是必須的,但要注意不要將藥撒到雌穗上。
綜上所述,托克托縣在玉米種植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像是玉米品種類型少和玉米種植模式單一等。關于玉米種植技術,本文給出了幾點建議,以供當地人民借鑒參考。在進行玉米選種時要注意結合當地情況選擇口碑好的,適當增加種植類型;在育苗時要注意好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施肥要適量,植株間的距離要依據玉米的品種進行調整;對于病蟲害的防治要適時科學。注意好這幾點,相信農民的玉米種植會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