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強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24)
新建橋梁采用多跨變截面連續(xù)鋼梁,橋梁分為左右兩幅,橋梁每幅橋?qū)捑鶠?4.5 m,跨徑布置為51.85+52.502+127.226+147.992+127.226+52.502+51.85=611.448 m,主跨跨中梁高3.3 m,根部梁高7.5 m,邊跨端部及其余橋跨跨中梁高均為2.5 m,根部梁高分別為4 m和6 m。橋面寬度為14.5 m。主梁采用工廠節(jié)段加工,現(xiàn)場支架拼裝的施工方法。橋梁立面圖見圖1。
長青橋新橋分為兩幅,分別位于原長青橋兩側(cè),由于東側(cè)橋梁位置與地鐵10號線平面有交叉部分。為了避免對地鐵有所影響,東側(cè)鋼箱梁支架的基礎(chǔ)與西側(cè)有差別,故導(dǎo)致上部支架形式也有差別。鋼箱梁支架順橋向間距12 m~15 m。
1)東側(cè)鋼箱梁支架。
東側(cè)鋼箱梁支架采用格構(gòu)式鋼管支架。格構(gòu)式鋼管支架水平截面形式設(shè)計成2.1 m(縱橋向)×9.0 m(橫橋向),支架立柱縱橋向間距2.1 m,橫橋向間距為2.8 m+3.4 m+2.8 m。支架立柱選用φ377×9鋼管立管,φ159×6水平桿,φ133×6斜綴條組成兩組格構(gòu)式柱,鋼管材質(zhì)Q235B,一組格構(gòu)式柱受力G=36.25 t,柱自重g=8.5 t,施工機具及人員重G1=2 t,支架高度H=9.7 m。東側(cè)鋼箱梁支架現(xiàn)場圖見圖2。
2)西側(cè)鋼箱梁支架。
西側(cè)鋼箱梁支架采用格構(gòu)式鋼管支架。格構(gòu)式鋼管支架水平截面形式設(shè)計成3 m(縱橋向)×7.8 m(橫橋向),支架立柱縱橋向間距3.0 m,橫橋向間距為3.6 m+4.2 m。支架立柱采用φ630×10 mm的Q235B鋼管,支架連接系采用材質(zhì)為Q235B的φ114×5 mm鋼管、φ140×5 mm鋼管及2L100×6角鋼。上部為H400×400×13×21橫梁,計算時按照最大墩高10 m計算。西側(cè)鋼箱梁支架現(xiàn)場圖見圖3。
3.1.1總體落架順序?qū)Ρ?/p>
鋼箱梁支架總體的落架一般分為兩種:1)總體的落架順序是從兩邊橋臺向主跨跨中落架,即第1跨與第7跨→第2跨與第6跨→第3跨與第5跨→第4跨;2)從兩邊橋臺向主跨跨中落架,即第4跨→第3跨與第5跨→第2跨與第6跨→第1跨與第7跨。
從受力方面來分析,第1,2,6,7跨跨度較小,分別為51.85 m與52.502 m,且這四跨每跨跨中位置只有兩組支架,經(jīng)計算拆架后鋼箱梁變形較小,第1,7跨跨中落架后變形值為13 mm;第1,7跨落架后,再第2,6跨落架變形值為4 mm。落架的撓度值13 mm與4 mm在施工過程中更易實施,并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從橋臺側(cè)向主跨跨中落架順序較為合理。
本橋最中三跨(第3~5跨)跨度為127.226 m+147.992 m+127.226 m,此三跨落架順序有兩種落架順序:1)先落兩側(cè)127.226 m,再落中跨147.992 m,每跨從墩向跨中落架;2)先落中跨147.992 m,再落兩側(cè)127.226 m,每跨從墩向跨中落架。計算結(jié)果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中間三跨兩種落架方案反力對比
由表1可以看出,方案1(先落兩側(cè)127.226 m,再落中跨147.992 m),支架反力最大的增加系數(shù)為2.95;方案2(先落中跨147.992 m,再落兩側(cè)127.226 m),支架反力最大的增加系數(shù)為7.90,相比兩種方案,方案1更為合理。由于落架時的反力與架梁時的反力相比,增加了1.95倍,施工單位進行支架驗算時應(yīng)按照落架時的反力進行計算,方可保證支架的安全性。
3.1.2每跨落架順序?qū)Ρ?/p>
每跨鋼箱梁支架的落架順序也可分為兩種:1)從兩邊墩臺位置向各跨跨中;2)從各跨跨中向兩邊墩臺。承接上文方案1,對各跨落架順序進行計算結(jié)果對比分析,此三跨各跨落架順序分為兩種:方案A各跨從橋墩至跨中落架;方案B各跨從跨中至橋墩落架,計算結(jié)果對比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方案A(各跨從橋墩至跨中落架),支架反力最大的增加系數(shù)為2.95;方案B(各跨從跨中至橋墩落架),支架反力最大的增加系數(shù)為5.91,相比兩種方案,方案A更為合理。
綜合以上兩種計算結(jié)果,鋼箱梁的落架原則為:長青橋鋼箱梁落架方案為總體上,從兩邊橋臺向主跨跨中:1)落第1跨與第7跨;2)落第2跨與第6跨;3)落第3跨與第5跨;4)落第4跨,各跨落架順序為從墩臺向各跨中,可選擇支架反力較大位置選擇對稱位置同時落架以減小支架反力,支架驗算時應(yīng)按照落架過程中最大反力進行計算。
第一步:同時拆除70號~71號跨、76號~77號跨支架,拆除順序為由兩邊向中間。
第二步:同時拆除71號~72號跨、75號~76號跨支架,拆除順序為由兩邊向中間。
表2 中間三跨落架順序方案A與方案B反力對比
第三步:同時拆除72號~73號跨、74號~75號跨支架,拆除順序為由兩邊向中間。
第四步:拆除73號~74號跨支架,拆除順序為由兩邊向中間,完成落梁及支架拆除。
每一跨的支架拆除均遵守以下步驟:
1)同時拆除第1跨(70號墩~71號墩),第7跨(76號墩~77號墩)支架,各跨從橋墩向跨中方向拆除,各跨內(nèi)、兩跨間拆除支架位置需對稱、同步??缰袃蓚€架子,需同時拆除。
2)同時拆除第2跨(71號墩~72號墩),第6跨(75號墩~76號墩)支架,各跨從橋墩向跨中方向拆除,各跨內(nèi)、兩跨間拆除支架位置需對稱、同步??缰袃蓚€架子,需同時拆除。
3)同時拆除第3跨(72號墩~73號墩),第5跨(74號墩~75號墩)支架,各跨從橋墩向跨中方向拆除,各跨內(nèi)、兩跨間拆除支架位置需對稱、同步。各跨拆除剩跨中4組支架時,每次同時落架兩個對稱位置的支架,落架過程中需嚴格控制落架速度與同步性。
4)拆除第4跨(73號墩~74號墩)支架,從橋墩向跨中拆除,拆除支架位置需對稱、同步,跨中4個支架,需兩兩同時拆除??缰袃蓚€架子,需同時拆除。
長青橋鋼箱梁落架方案為總體上,從兩邊橋臺向主跨跨中:1)落第1跨與第7跨;2)落第2跨與第6跨;3)落第3跨與第5跨;4)落第4跨,各跨落架順序為從墩臺向各跨中。
由于落架過程中的支架反力與架梁時的支架反力相比,成倍數(shù)增加,故驗算支架時應(yīng)根據(jù)落架時的支架反力進行計算,以保證支架結(jié)構(gòu)和支架基礎(chǔ)的安全性。
對于支架反力較大的工況,可在施工中要求某些對稱位置支架同時進行落架操作,以減小拆架過程中的支架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