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鳳
摘 要: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只有具有良好的教學領導行為,才能改善課堂教學品質(zhì)。文章從如何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以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討論、學會“動手”、學會學習這幾方面進行闡述,為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思路和方法,從而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教師;教學領導力;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活動主要體現(xiàn)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如何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呢?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學會質(zhì)疑是開啟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第一步。但是當學生未能掌握方法的時候,所提的問題往往會東一塊西一塊,或遠離文章中心,或刁鉆古怪。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使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自學生疑。自學生疑強調(diào)的是學生在自主預習中,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學教材,根據(jù)教材提出疑問,依靠已有的知識進行思考,初步解決疑問。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之前,筆者事先布置自學提示。有學生預習之后提出問題:為什么五壯士打死了敵人,還要跳崖,不可以投降嗎?為什么要把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很明顯,學生的問題已提到了點子上。因為有了自主性學習目標,學生在課堂上的求知欲愈發(fā)強烈。
其次,引導深疑。“深疑”指的是當學生深入學習教材時,引導學生往深處質(zhì)疑,重視教會學生把握發(fā)問、思考的方向。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文章的中心、文章的重難點提問,使問題更為集中。如教學《金色的魚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魚鉤”這條主線,緊緊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展開提問,學生的思路與課文內(nèi)容合拍,提出的問題就會比較集中、比較深入。
二、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引導學生學會討論
“討論”是一種集體學習,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首先,對于預習中存疑的地方以及課文的難點,教師要給學生留下討論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嘗試表達。一般情況下,筆者把學生分成十多個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習共同體內(nèi)設小組長、記錄員(考核記錄、交流記錄)、檢查員(檢查預習等)、中心發(fā)言人各一名。小組長組織共同體成員進行學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同時要求記錄員做好記錄,對于普遍難以解決的問題,交由中心發(fā)言人提出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一些個性化意見。如在教學《宿新市徐公店》時,為了深入理解詩意,筆者讓學生根據(jù)詩文進行詩配畫,并提出疑問:要不要把蝴蝶畫出來呢?有的學生說:“要畫蝴蝶,因為詩里說到‘兒童急走追黃蝶?!庇械膶W生說:“不能畫蝴蝶,因為詩里說到‘飛入菜花無處尋。”究竟要不要畫呢?學生意見不一。這時,筆者抓住機會啟發(fā)學生:“請同學們注意蝴蝶的顏色。”有學生立刻醒悟過來:“有一種蝴蝶的顏色是黃色的,它和菜花的顏色相似,把蝴蝶畫在菜花叢中也就是‘飛入菜花無處尋。”也有學生補充道:“我們可以畫一只剛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身子的蝴蝶。”……俗話說:“燈不拔不亮,理不爭不透?!弊寣W生適當?shù)卣归_爭論,自主地探索,等到解決問題時,學生的成就感會特別強,這正是教師教學領導力有效發(fā)揮的最好體現(xiàn)。
第三,鼓勵學生善聽樂評?!袄蠋焼?,學生答,教師簡單評”這一貫以來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改進。可以先讓學生認真傾聽,然后評一評,教師適當總結補充。這樣處理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教師的匠心和較高水平的課堂領導力。
三、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引導學生學會“動手”
實踐證明,小學生動手操作的時候,在親身體驗中,他們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學習更為主動。
首先,鼓勵學生動手畫一畫。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可以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教學難點。如《詹天佑》一文中,八達嶺和居庸關隧道的挖掘及“人”字形線路,就學生有限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來說,有點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畫一畫,再讓學生自己斟酌文字,提煉總結,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協(xié)作等活動,學生較容易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時,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彰顯無遺。
其次,鼓勵學生動手演一演。小學生的表演欲較強,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特點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情景進行表演。《將相和》一文中描寫藺相如神態(tài)的一個詞為:理直氣壯。通過個別學生的演,其他學生能深刻體會到藺相如不畏強暴的精神氣概,從而加深對文章主題的認識和體會。
第三,鼓勵學生動手練一練。知識的習得通常包括口頭練習和書面練習。語文課堂以口頭表達的訓練為主,書面訓練較少。其實,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沒有書面訓練是不行的。在教學中,教師發(fā)揮教學領導力把握訓練的時機,訓練也能做得“有滋有味”。例如教學《匆匆》時,學生都喜歡朱自清清新的語言、細膩的抒寫、詩意般的意境,筆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詩化的語言,通過仿寫再現(xiàn)自己感悟時間流逝的情形,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敝挥薪探o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才能順利地開展自主性學習,語文教學才能邁進“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首先,引導學生在示范實踐中習得方法。有一些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反復示范,學生才能領會。如抓關鍵詞理解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去閱讀去思考,讓他們在學習中反復練習,掌握規(guī)律,才能習得方法。
其次,引導學生在交流中習得方法。如教學《曼谷的小象》一文時,關于“顛簸”一詞的理解,有位學生說:“我坐車回家的時候,小路高低不平,坐在車上就是顛簸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上下左右晃動?!边@個學生主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這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法。這時教師要敏銳地抓住教育契機,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引導其他學生也運用這種方法理解其他生詞。
“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本C上所述,只有充分地發(fā)揮教師的教學領導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