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強
紫砂壺是我國陶瓷史上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顯耀于我國乃至世界陶瓷藝術之林,引無數(shù)紫砂壺收藏愛好者折腰,藏家眾多。人們在品茶休閑之余,還能夠在欣賞把玩紫砂壺的過程中得到無盡的樂趣,或得無盡禪機,或得滿室道趣,或得超脫之意,或得歡喜之心。紫砂壺所帶來的享受和快樂雖然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些體驗美感的獲取不僅僅局限于紫砂壺的實用價值,引人入勝的應該是它身上所承載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在紫砂界自古以來就有“壺以字貴、字以壺傳”之說,這里所說的“字”應該是泛指書畫、陶刻家(陶刻匠人)刻繪在紫砂壺上的圖文裝飾,這種圖或文字無疑是提升紫砂壺藝術品味、藝術價值乃至經(jīng)濟價值的很重要的途徑;“貴”一方面是指紫砂壺的經(jīng)濟價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無疑就是指紫砂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鐫刻名士與制壺藝師合作“固屬兩美”,確切的講名壺是以名士銘款而聞名。紫砂壺不加陶刻是一件獨立的作品,但是對于喜愛老壺并長期浸潤在古人壺銘意境里的人來說,沒有銘文鐫刻的紫砂壺,似乎就總覺著缺少點什么,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件清中期“阿曼陀室”款的“漢鐸壺”,試著通過對銘文的解讀,來探討古人在紫砂銘文創(chuàng)作上的點滴,以期對紫砂從業(yè)者尤其是陶刻作者有所啟發(fā)。壺上銘文為“蟹眼珠鳴,以木鐸清。曼生。”蟹眼湯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初沸的水。出自于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蔣》:“《食經(jīng)》云:‘藏菰法:好擇之,以蟹眼湯煮之,鹽薄灑,抑著燥器中。密涂稍用?!薄K未笤娙岁懹巍段缢吩娨灿兴峒埃骸傲暮粜费蹨?,瀹我玉色塵?!彼未~人張元干《浣溪沙》詞中也出現(xiàn)了這個詞:“蟹眼湯深輕泛乳,龍涎灰暖細烘香?!蔽覀儾浑y想象“蟹眼珠鳴”的情景,水將沸,有形同蟹眼的小氣泡翻滾騰降,同時還有鳴沸之聲伴隨,馬上就能喝到好茶了,心里怎能不激動莫名?高興喜悅之心肯定會溢于言表。這種歡喜也會很好地傳遞,周圍的朋友又怎能不生“歡喜之心”?古人的壺銘是有來由、有出處的,很多的典故讓人讀后有意外之思。倘若沒有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的積累,制壺藝人怎能在短短的四個字中,將古人品茶水沸之情狀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呢。
“漢鐸壺”是大家所熟知的壺型之一,而木鐸一詞似乎稍顯生僻。漢鐸者,即漢朝之鐸。鐸是一種中國古樂器,是一種銅制打擊樂器。鐸可以直白地解釋為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器具,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多用于軍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鐘,但比鐘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fā)聲。舌分銅制與木制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另外的記載:“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眽劂懙淖髡哧惵俏娜耍娜恕拔氖隆碑斎灰澳捐I”了。以筆者粗淺的解讀,“以木鐸清”似乎可以理解為以形似木鐸的紫砂壺來品茗清心,八個字將情景和人的體驗感受濃縮于紫砂壺之上,且會隨著紫砂壺的流傳把玩而傳之久遠。
由此延展開來,我們會耳熟能詳?shù)卣f出諸如“月滿則虧。置之左右,以為我規(guī)”、“內清明,外直方,吾與爾偕臧”、“笠蔭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無說”等等,這些壺銘不但給紫砂壺增添了文化品位和藝術內涵,而且還是紫砂史以及人們精神領域里的一種寶貴的財富,它仿若一盞明燈,明耀指引著后來人以虔敬之心投入到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