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林
【內容摘要】怎樣完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是有關教育者十分需要探究的課題。本文主要探究課堂小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有效教學
初中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與發(fā)展來說十分關鍵,初中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和學生本身的發(fā)展緊密相連,在現(xiàn)實的教育當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老師還未脫離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同時沒有把學生當作課堂學習的主體,導致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低,未實現(xiàn)優(yōu)良的教學成效。怎樣完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形式,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是有關教育者十分需要探究的課題。
一、有效課堂模式的萌芽
1.網絡上之前鋪天蓋地的對某中學的“先學后教”進行報道,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形式,無論是哪一種教學形式,我們所面對的均是老師在課堂當中是沒有負擔的,老師們就好像一個指揮官,引領學生們演奏,這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師展現(xiàn)著主導作用嗎?十分羨慕上述的老師,最基本40分鐘的課堂上他們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不需要歇斯底里的講解每一個問題。
2.目前部分老師還停駐在以老師的教為核心的“滿堂灌”的世界當中,低估了學生的水平,老師為核心的課堂阻擋了學生的發(fā)展,學生并未切實的動起來,并沒有對問題進行思考,沒有變成課堂當中的真正主人,并不是課堂的主人。如此的課堂學習感受不到成功的樂趣,不是樂學好學的課堂,長期以往會覺得課堂乏味。
3.學生不會解答問題的因素解析,最嚴重的問題就在于學生們不明白題目提問的是什么含義,換一句話說,他們的語文閱讀水平不達標,但是我們不可以將閱讀水平差的問題推卸給語文老師,我們只能自己絞盡腦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1.課堂小結
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中,我們一般都重視導入和授課,殊不知結課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結,可以引導學生整理、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深化對課堂教學主題的理解和把握;指導學生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知識結構,使所學知識融為一體,找到知識的精華,使學生真正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對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在教學“維護社會公平”時,老師運用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去加深學生對于這堂課知識的印象,在教學的經過當中老師需要主動落實好和學生的溝通工作,綜合課題,老師需要激勵學生展開表達,有關成為初中生的心態(tài)和觀念,綜合課堂學習之后的知識進行問答:“社會公平的現(xiàn)狀?”“怎樣能夠有效維護社會公平?”等等問題,讓學生可以上臺和大家展開溝通,之后教師進行課堂小結。通過課堂小結之后,學生對社會公平有著更清晰的認識,明白社會與法制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形成了道德與法制知識網絡。
2.小組互相幫助展開道德與法治教學
老師在展開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候,需要把分離的學生個體組織成小組的模式展開管理,以免出現(xiàn)沒有照顧到的學生,出現(xiàn)被遺落的。比如,在教學“自覺維護正義”一課時,老師可以把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經過對教學內容的講述,老師設計問題,比如,“你眼中的正義是什么?”“怎樣能夠有效地維護正義呢?”等等問題的設計以后,老師組織學生們展開小組探討,這一經過當中需要激勵學生表述多樣化的答案,有利于學生思維邏輯上的拓展,小組探討以后,老師應該讓學生們針對問題進行詳細的回答表述,這一經過的探討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汲取,還能促使課堂環(huán)境變得更加生動,并且激起了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興趣,促使道德與法治教育實現(xiàn)了預想的教學成效。老師還能夠設計小組比賽活動,把所學的知識有關的問題展開辯證談論,設定反面方和正面方。比如,針對目前最具備爭論的一個實際社會狀況:老人在路上摔倒了是否應該去扶,正面方表達應該去扶的原因,反方面說出不去扶的原因,通過兩方面的探討,針對結論老師開展歸納,得出正確的觀念,辯證的方式去對待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具備精準的道德理念,防人之心不能沒有,可是當其他人需要幫助時還是需要義不容辭的。老師經過和實際生活的有效融合,展開道德上的教育,經過小組互相幫助的形式,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性格內向的學生也主動加入了進去,落實了整體的教學目標。老師還能夠在學生的探討當中獲得一定的收獲,能夠精準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在道德與法治教育學習當中存在的弊端,繼而加以針對性地處理,經過小組互相幫助的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成效得以加倍。
結束語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其目的為的是培育學生,具備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和法律觀念,老師需要了解課程對于學生發(fā)展的意義,在教學經過當中拓展新思路,完善其教學形式,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同時經過翻轉課堂還有小組合作教學形式,引發(fā)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還有加入度,讓教學效率有效獲得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常麗. 試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7(47).
[2] 郭莉雅.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有效教學策略之我見[J]. 考試周刊,2018 (27).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第六中學)